一種離心式汙泥脫水機的製造方法與工藝
2023-12-08 05:37:36 4
本發明涉及汙泥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離心式汙泥脫水機。
背景技術:
離心機是利用離心力分離汙水中的泥和水。然而現有的離心機結構複雜,操作繁瑣,分離效率較低且分離效果較差,並且無法對分離的水收集起來。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離心式汙泥脫水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離心式汙泥脫水機,所述離心式汙泥脫水機包括底板、位於所述底板上方的框體裝置、收容於所述框體裝置內的旋轉裝置、位於所述旋轉裝置下方的電機裝置、位於所述電機裝置下方的敲擊裝置、位於所述框體裝置左右兩側的支架裝置及位於所述敲擊裝置下方的過濾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於其下方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撐塊、位於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位於其上方的回收箱及位於所述回收箱左右兩側的第一固定塊,所述框體裝置包括進料鬥、位於所述進料鬥左右兩側的第一連接杆、位於所述第一連接杆下方的第一框體及設置於所述第一框體內的定位框,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板、位於所述旋轉板上方的過濾環及設置於所述過濾環上的擋環,所述電機裝置包括第二框體、位於所述第二框體上方的支撐環、設置於所述第二框體上的電機及位於所述電機上方的轉軸,所述敲擊裝置包括氣缸、位於所述氣缸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架、位於所述氣缸下方的推動杆及位於所述推動杆下方的敲擊頭,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二支架、設置於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橫杆、第一斜杆、位於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三支架及設置於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二橫杆,所述過濾裝置包括第三框體、設置於所述第三框體內的第二固定塊、位於所述第三框體下方的第四框體、收容於與所述第三框體內的過濾網。所述第一支撐塊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於所述第一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連接,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一固定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於所述回收箱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固定塊的橫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塊頂靠在所述回收箱的側面上。所述進料鬥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進料鬥位於所述第一框體的上方,所述第一連接杆設有兩個且分別位於所述進料鬥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連接杆呈傾斜狀,所述第一連接杆的上端與所述進料鬥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杆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框體呈橫截面為圓環的柱體,所述第一框體豎直放置,所述定位框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定位框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板呈圓柱體,所述旋轉板水平放置,所述旋轉板收容於所述第一框體內,所述過濾環呈橫截面為圓環的柱體,所述過濾環豎直放置,所述過濾環的下表面與所述旋轉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擋環呈環狀,所述擋環水平放置,所述擋環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環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擋環的上表面與所述過濾環的上表面處於同一平面,所述過濾環收容於所述定位框內,所述過濾環的外表面與所述定位框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框體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第二框體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框體上設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貫穿所述第二框體的內外表面,所述支撐環的橫截面呈圓環狀,所述支撐環豎直放置,所述支撐環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環的上表面與所述旋轉板的下表面滑動連接,所述電機貫穿所述第二框體的內外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轉軸呈圓柱體,所述轉軸豎直放置,所述轉軸的下端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轉軸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氣缸的上表面與所述電機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於所述氣缸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氣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杆呈圓柱體,所述推動杆豎直放置,所述推動杆的上端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推動杆的下端與所述敲擊頭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敲擊頭呈半球狀。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杆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杆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杆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杆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