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及製備方法
2023-12-08 04:07:5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屬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高熱量及營養攝入不均衡導致了癰腫疔瘡皮膚病患者的增多,同時,也由於審美觀念的提升,青春期發育內分泌失調所致的痤瘡也給年輕患者帶來很大苦惱。臨床實踐證明,這些癰腫療瘡大多數是由熱毒雍盛所致,臨床上應用的藥品包括內服或外用,內服藥主要是抗生素類,外用藥為抗生素類或激素類藥品,這些藥幾乎都是僅對表象症狀進行治療,無法達到根除的目的。同時,由於抗生素類或激素類藥品應用中的禁忌條款多而繁雜,面對各界不同層次的患者很難達到讓病人準確施藥的初衷,致使其毒副作用凸現出來。綜上所述,對於熱毒雍盛所致的皮膚疾病,急需開發相適應的外用中藥製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製劑臨床應用中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它可直接塗敷於患處,達到消炎殺菌、防感染,加速瘡口癒合的效果,且具有無毒副作用、見效快、療程短的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它由藥物活性成分、基質、溶劑及填充劑組成,其劑型為軟膏、乳膏、帶狀製劑或泥敷製劑(tapes),各組分按重量單位計如下藥物活性成分5-80,溶劑5-20,基質65-92,填充劑 0-10,
所述藥物活性成分是指將連翹、梔子、甜地丁、黃芩、龍膽、板藍根、生地黃、玄參、金銀花、石膏十味中藥按1∶1∶1∶1∶1∶1∶1~1.5∶1.2~2.0∶1.5~38~12的重量比例進行混配、製得相對密度為1.1~1.8的提取液。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所述藥物活性成分、基質、溶劑及填充劑的優選含量如下藥物活性成分10-50,溶劑8-15,基質70-80,填充劑 3-7。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所述溶劑選自油酸、肉豆蔻酸異丙酯、甘油三乙辛酸酯、克羅他米通、癸二酸二乙酯、癸二酸二乙丙酯、己二酸二乙丙酯、月桂酸己酯、脂肪酸、脂肪酸酯、植物油、脂族醇或醇中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基質選自白凡士林(礦脂)、黃凡士林、羊毛脂、純化蜂蠟、鯨蠟醇、硬脂醇、硬脂酸、氫化油、烴類膠質、聚乙二醇、流體石蠟或角鯊烷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在其中加入填充劑,所述填充劑為抗氧化劑、抗菌劑、溼潤劑、表面活性劑、增稠劑、膠粘劑、增粘樹脂、軟化劑、多元醇、吸收促進劑、穩定劑或防腐劑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化劑選自生育酚衍生物、L-抗壞血酸、二丁基羥基甲苯和丁基羥基茴香醚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抗菌劑選自對羥基苯甲酸鹽或酯;所述溼潤劑選自甘油、丙二醇和透明質酸鈉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劑選自聚乙烯衍生物、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脫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丙二醇脂防酸酯或卵磷脂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增稠劑選自羧乙烯基聚合物、黃原膠、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膠粘劑選自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丙烯酸酯樹脂;所述增粘樹脂選自脂環族飽、烴類樹脂、氫化松香樹脂或萜烯樹脂;軟化劑選自液體膠或液體石蠟;多元醇選自聚乙二醇;吸收促進劑選擇油酸。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在製備含水帶狀製劑中加入吸水聚合物,所述吸水聚合物選擇聚丙烯酸鈉或聚乙烯醇,並加入少量淨化水。
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它按照以下步驟進行a.製備提取液按配方稱量10味中藥原料,將連翹、梔子、甜地丁、龍膽、板藍根、生地黃、玄參、石膏八味原料先溫浸1小時,煎煮二次,在第二次煎煮時加入金銀花和黃芩,濾過,合併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1.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總溶液量的65%-70%,冷藏靜置,濾過,回收乙醇,加入總溶液量0.5%的活性炭,再加熱0.5~1小時,濾過,濾液即為提取液;b.製備軟膏、膏劑、乳膏、帶狀製劑或泥敷製劑。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軟膏或膏劑按如下步驟進行在水浴上溫熱使基質和溶劑溶解,並向其中加入上述提取液至溶解或在攪拌下使其完全分散,然後在攪拌下使該混合物冷卻,得到軟膏。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乳膏按如下步驟進行在水浴上將固體基質溶解後,將上述提取液加至其中,將水溶性基質溶解在水中,並將其溫熱的溶液加至混合物中,然後將混合物捏合至均勻,得到乳膏。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帶狀製劑按如下步驟進行在膠粘劑中加入膠粘樹脂、基質和抗氧化劑,在攪拌狀態下將該混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或者通過在攪拌下加熱使混合物熔融,向其中加入所述提取液,將所得混合物塗布在釋放紙上,將釋放紙層壓在柔韌載體上,切割成所需大小,得到帶狀製劑。
上述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泥敷製劑按如下步驟進行將增稠劑在多元醇中加熱溶解,冷卻後,摻入所述提取液和其他填充劑至均勻,並向其中加入交聯劑,得到粘合凝膠基質,將凝膠基質塗布在載體上,切割成所需大小,得到泥敷劑。
本發明的藥物塗敷在損傷處,經臨床驗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具體效果簡述如下1.對常見菌株的抑菌作用固體法抗菌作用以各種試驗菌密集劃線於血皿或普通營養瓊脂平皿上,用8mm打孔器打孔,每孔加入無菌試藥約0.2ml,37℃下培養18~24小時,觀察抑菌圈的大小,判斷其敏感結果如下表。
抑菌圈直徑<9mm.,抗藥-;抑菌圈直徑≥10~14mm,輕度敏感+;抑菌圈直徑≥15~19mm,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徑≥20~29mm,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徑≥30mm,特高度敏感++++。
以上體外抑菌試驗表明,本產品對常見的細菌確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臨床療效本次臨床試驗共58例。女性50例,男性8例;年齡18~40歲,平均23.91歲;病程1周~9年,平均1.01年;皮損分級(度),I級27例,II級22例,III級7例,IV級2例。
分組情況隨機分為2組。其中1組女性23例,男性5例;年齡18~38歲,平均23.75歲;病程2周~9年,平均1.28年;皮損分級(度),I級9例,II級11例,III級6例,IV級2例。2組女性27例,男性3例。年齡20~40歲;平均23.75歲;病程2周~4年,平均0.76年。皮損分級(度),I級18例,II級11例,III級1例。
臨床療效I組28例,痊癒4例,顯效16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基愈+顯效+有效)92.86%;炎性皮損痊癒2例,顯效14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2.14%;非炎性皮損痊癒0例,顯效13例,有效8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5.00%。II組30例,痊癒3例,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70%;炎性皮損基愈5例,顯效10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3.33%;非炎性皮損痊癒0例,顯效7例,有效1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66.67%。兩組分別進行總體療效、炎症性皮損、非炎症性皮疹統計分析比較,經「Riditi」統計分析比較,結果3項P值均大於0.05,兩組差異均無顯著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給出幾個實施例實施例1製備提取液取連翹100g、梔子100g、甜地丁100g、黃芩100g、龍膽100g、板藍根100g、生地黃100g、玄參200g、金銀花150g、石膏1200g,除金銀花、黃芩外,其餘生石膏等八味先溫浸1小時,煎煮二次(第二次再加入金銀花和黃芩),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0分鐘,濾過,合併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1,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5%-70%,冷藏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加入0.5%活性炭,加熱30分鐘,濾過,濾液即為提取液。
實施例2製備提取液取連翹100g、梔子100g、甜地丁100g、黃芩100g、龍膽100g、板藍根100g、生地黃150g、玄參120g、金銀花300g、石膏800g,除金銀花、黃芩外,其餘生石膏等八味先溫浸1小時,煎煮二次(第二次再加入金銀花和黃芩),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0分鐘,濾過,合併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5%-70%,冷藏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加入0.5%活性炭,加熱30分鐘,濾過,濾液即為提取液。
實施例3製備提取液取連翹100g、梔子100g、甜地丁100g、黃芩100g、龍膽100g、板藍根100g、生地黃120g、玄參160g、金銀花200g、石膏1000g,除金銀花、黃芩外,其餘生石膏等八味先溫浸1小時,煎煮二次(第二次再加入金銀花和黃芩),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0分鐘,濾過,合併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17,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5%-70%,冷藏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加入0.5%活性炭,加熱30分鐘,濾過,濾液即為提取液。
實施例4-13(軟膏)按照表1所示的成分,通過在水浴上溫熱使烴類膠質和溶劑(油酸、Tween 80、克羅他米通、己二酸二異丙酯、肉豆蔻酸異丙酯等)溶解,並向其中加入清熱解毒提取物至溶解或在攪拌下使其完全分散。然後在攪拌下使該混合物冷卻,得到軟膏。
表1軟膏成分
實施例14~18(乳膏)按照表2所示的成分,在水浴上使用固體基質溶解後,將溶解或者分散在溶劑中的清熱解毒提取物加至其中。將水溶性基質溶解在水中,並將其溫熱的溶液加至混合物中。將該混合物捏合直至其均勻,得到乳膏。
表2乳膏成分
實施例19~23(帶狀製劑)按照表3所示的成分,向由丙烯酸酯樹脂或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組成的膠粘劑中加入脂環族飽和烴類樹脂、液體石蠟、聚丁烯和抗氧化劑等,並在攪拌下將該混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例如甲苯等中,或者通過在攪拌下加熱使該混合物熔融。向其中加入清熱解毒提取物,並將所得混合物塗布在釋放紙上,如果是溶液型,則將所得混合物塗布在釋放紙上並乾燥。將釋放紙層壓在柔韌載體上,並切割成所需的大小,得到帶狀製劑。
表3帶狀製劑的成分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其劑型為軟膏、乳膏、帶狀製劑或泥敷製劑,其特徵在於,它由藥物活性成分、基質、溶劑及填充劑組成,各組分按重量單位計如下藥物活性成分5-80,溶劑5-20,基質65-92,填充劑 0-10,所述藥物活性成分是指將連翹、梔子、甜地丁、黃芩、龍膽、板藍根、生地黃、玄參、金銀花、石膏十味中藥按1∶1∶1∶1∶1∶1∶1~1.5∶1.2~2.0∶1.5~3∶8~12的重量比例進行混配、製得相對密度為1.1~1.8的提取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活性成分、基質、溶劑及填充劑的優選含量如下藥物活性成分10-50,溶劑8-15,基質70-80,填充劑 3-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溶劑選自油酸、肉豆蔻酸異丙酯、甘油三乙辛酸酯、克羅他米通、癸二酸二乙酯、癸二酸二乙丙酯、己二酸二乙丙酯、月桂酸己酯、脂肪酸、脂肪酸酯、植物油、脂族醇或醇中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基質選自白凡士林、黃凡士林、羊毛脂、純化蜂蠟、鯨蠟醇、硬脂醇、硬脂酸、氫化油、烴類膠質、聚乙二醇、流體石蠟或角鯊烷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在其中加入填充劑,所述填充劑為抗氧化劑、抗菌劑、溼潤劑、表面活性劑、增稠劑、膠粘劑、增粘樹脂、軟化劑、多元醇、吸收促進劑、穩定劑或防腐劑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抗氧化劑選自生育酚衍生物、L-抗壞血酸、二丁基羥基甲苯和丁基羥基茴香醚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抗菌劑選自對羥基苯甲酸鹽或酯;所述溼潤劑選自甘油、丙二醇和透明質酸鈉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劑選自聚乙烯衍生物、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脫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或卵磷脂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增稠劑選自羧乙烯基聚合物、黃原膠、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其組合物;所述膠粘劑選自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丙烯酸酯樹脂;所述增粘樹脂選自脂環族飽、烴類樹脂、氫化松香樹脂或萜烯樹脂;軟化劑選自液體膠或液體石蠟;多元醇選自聚乙二醇;吸收促進劑選擇油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在製備含水帶狀製劑中加入吸水聚合物,所述吸水聚合物選擇聚丙烯酸鈉或聚乙烯醇,並加入少量淨化水。
6.根據權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按照以下步驟進行a.製備提取液按配方稱量10味中藥原料,將連翹、梔子、甜地丁、龍膽、板藍根、生地黃、玄參、石膏八味原料先溫浸1小時,煎煮二次,,在第二次煎煮時加入金銀花和黃芩,濾過,合併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1.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總溶液量的65%-70%,冷藏靜置,濾過,回收乙醇,加入總溶量0.5%的活性炭,再加熱0.5~1小時,濾過,濾液即為提取液;b.製備軟膏、膏劑、乳膏、帶狀製劑或泥敷製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軟膏或膏劑按如下步驟進行在水浴上溫熱使基質和溶劑溶解,並向其中加入上述提取液至溶解或在攪拌下使其完全分散,然後在攪拌下使該混合物冷卻,得到軟膏。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乳膏按如下步驟進行在水浴上將固體基質溶解後,將上述提取液加至其中,將水溶性基質溶解在水中,並將其溫熱的溶液加至混合物中,然後將混合物捏合至均勻,得到乳膏。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帶狀製劑按如下步驟進行在膠粘劑中加入膠粘樹脂、基質和抗氧化劑,在攪拌狀態下將該混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或者通過在攪拌下加熱使混合物熔融,向其中加入所述提取液,將所得混合物塗布在釋放紙上,將釋放紙層壓在柔韌載體上,切割成所需大小,得到帶狀製劑。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泥敷製劑按如下步驟進行將增稠劑在多元醇中加熱溶解,冷卻後,摻入所述提取液和其他填充劑至均勻,並向其中加入交聯劑,得到粘合凝膠基質,將凝膠基質塗布在載體上,切割成所需大小,得到泥敷劑。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中藥製劑及製備方法,屬醫藥技術領域,用於解決常見皮膚病的標本連治問題。它由藥物活性成分、基質、溶劑及填充劑組成,其劑型為軟膏、乳膏、帶狀製劑或泥敷製劑,各組分按重量單位計為藥物活性成分5-80,溶劑5-20,基質65-92,填充劑0-10,所述藥物活性成分是指連翹、梔子等十味中藥的提取液。本發明對常見的細菌確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將其塗敷在損傷處,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在86.70%以上。
文檔編號A61K9/06GK1742874SQ20051001270
公開日2006年3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29日
發明者郭衛芹, 張 育, 智彩輝 申請人:石家莊製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