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偃和晉文公是什麼關係?他的佔卜之術如何?
2023-12-08 03:59:06 4
卜官,指的是古代的催眠大師,是自我催眠的高手。《漢書·王莽傳上》:「置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賁三百人。」這說明了,卜官是一種朝廷官職,職責即佔卜。為什麼要設置這樣一個官職呢?歷史學家們通過考古發現,在一些甲骨文以及銅器的文字記載上都有關於祭祀的記載,這種祭祀被稱為「武丁祭式」,主要服務於國君或者是貴族,專門為他們佔卜未來之事。這就跟我們印象中的巫師差不多,他主要是在儀式上飲用大量的溫酒。
根據我們現代的化學和物理知識我們可以知道,由於當時的盛裝酒水的器皿是青銅鑄成的,當酒水在青銅中加熱以後會產生一種叫做鉛的化學物質,會影響人的大腦功能以及荷爾蒙的排放,所以會進入到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人們迷信,將這種狀態認為是和神靈溝通,此時卜官所說的話比國君還具有權威性。
郭偃就是我國古代春秋晉國的一位卜官,而晉文公則是晉國的國君,郭偃曾輔佐晉文公成就稱霸諸侯的大業。要說到郭偃和晉文公之間的關係,不過就死臣子和國君的關係,但是郭偃此人對於晉文公來說具有怎樣的地位呢?在各種的史籍中都記載有郭偃這個人,本文則主要以《左傳》中為例,為大家講述一下名算子郭偃的經歷吧!
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時值晉國剛剛爆發了一場大型的饑荒,晉惠公向秦穆公求助,秦穆公幫助了晉國,將秦國的糧食運往晉國,船隊絡繹不絕,首尾相連,史稱「泛舟之役」。此時的秦國雖然幫助了晉國,但是秦晉之間的關係並不好。後來秦國也爆發了饑荒,秦穆公向晉惠公求助,晉惠公不答應,還發兵攻打秦國。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以後晉國的沙鹿山崩塌突然崩塌了,郭偃就為此事佔卜,預言「大咎,幾亡國」。次年,秦晉就爆發了韓原之戰,晉惠公兵敗被俘。
僖公二十三年,卜偃稱疾不出,曰:「《周書》有之:『乃大明服。』己則不明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德而唯戮是聞,其何後之有?」晉惠公剛剛去世,晉懷公太子圉繼位,因為害怕叔父重耳回國,晉懷公將狐氏、先氏、趙氏等氏族抓起來,逼迫他們將重耳身邊擁護之人召回晉國。狐突是狐氏的代表人,被晉懷公抓住,由於狐突不服從晉懷公的命令,最終被殺。晉懷公這是活生生殺掉了自己的外祖父,天理不容。所以郭偃就稱病不上朝了,指責晉懷公殺戮過重。
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師於河上,將納王。狐偃言於晉侯曰:「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之業而信宣於諸侯,今為可矣。」使卜偃卜之……晉侯辭秦師而下。三月甲辰,次於陽樊。右師圍溫,左師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於王城,取大叔於溫,殺之於隰城。周王朝爆發了子帶之亂,秦穆公決定護送周王回國,結果被晉文公搶先一步。晉文公在狐偃的勸說以及郭偃的佔卜之後,最終下定決心進行尊天子的政策。周王后來特別感謝晉文公,晉國從此成為了周王朝的「憲兵」,晉文公也因此名聲大噪。
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 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晉文公去世了,眾人把他的靈柩送出城的時候,從棺槨中傳出了一陣陣似牛鳴的聲音。郭偃佔卜這件事後,他預言將來晉國的西邊有軍隊經過,若是晉國攻打它,那就會取得巨大的勝利。果然,秦國為了發兵攻打鄭國,途徑了晉國。趁著秦軍回國,晉軍埋伏在崤山,突襲秦軍,大獲全勝。
郭偃在這幾次事件中,運用他高超的佔卜之術,他的預言的很多都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