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和氏璧為何屬於楚國?和氏璧最終的下落是什麼?
2023-12-08 00:13:01 2
大家都知道,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歷史故事,其中秦國和趙國都捨不得的寶貝——和氏璧,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中心。眾所周知,和氏璧是趙國的,秦昭襄王眼紅此玉,這才寫信要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這塊寶玉。相傳,得和氏璧者得天下,所以除了秦昭襄王以外,其餘的諸侯國也想要得到這塊和氏璧。可是,在近期熱播的古裝歷史傳奇大劇《思美人》中,楚懷王統治時期,楚國三大貴族之一的昭氏的昭和卻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向大家展示了這塊傳聞中的寶玉,並且昭和還聲稱這和氏璧乃是楚國的所有物。
從電視劇中我們得知,和氏璧是昭和辛苦找到的,當初和氏璧在昭和所舉辦的一次宴會中丟失,現在他從趙國商販中將這塊美玉重新找了回來。楚國君臣上下都對和氏璧的出現感到驚訝和激動,這代表著楚國會一統天下。那時候楚國的楚巫文化特別濃鬱,楚人相信世間存在神靈,因此每一年都有祭祀神靈的活動,像端午祭祀就是這類活動中的一種。所以,楚國人非常相信「得和氏璧者得天下」這句話。
那麼,和氏璧到底是誰打造的,為何被說成是楚國之物呢?這要從春秋時期說起,楚國有一個叫做卞和的人在深山中發現了一塊還沒有打造雕琢的璞玉,得到了寶物的卞和非常高興,興衝衝的就把這塊璞玉獻給了當時楚國的國君楚厲王。楚厲王當即就召喚了一位工匠來辨別這塊璞玉,可是工匠觀摩了半天卻說這只是一塊非常普通的石頭。楚厲王非常生氣,他沒有想到這個叫做卞和的人膽子這麼大,竟然拿一顆石頭來騙他,於是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腳。
失去了左腳的卞和沒有放棄,到了楚武王執政時期,他又跑到楚國王宮來獻玉石,他拿著的還是當年的那塊被視作普通石頭的東西。楚武王也找來人辨認這塊石頭是不是真的玉石,結果還是得到了否定的答案。楚武王也很生氣,讓人砍掉了卞和的另外一隻腳。楚文王繼位以後,卞和傷心欲絕,他不敢再去獻玉了,於是他抱著這塊陪伴了他多年的石頭在荊山下大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了這件事,就派人去勸解卞和,還讓人將那塊玉石敲開看看。最後,玉石被打開了,裡面露出了成色很美的美玉。後來,楚文王給這塊玉命名為「和氏璧」。
到了楚威王時期,這塊寶玉就傳到了楚威王手中,他把這塊玉當做賞賜,賜給了當時在滅越國之戰中立下大功的昭氏昭陽。昭陽在水淵畔舉辦宴會,大家都慫恿他把得到的和氏璧拿出來一觀,昭陽於是將和氏璧拿出來,放在人群中央。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水中有一條大魚。人們的注意力被分散開了,等眾人再次將焦點放在和氏璧上的時候,卻發現那塊寶玉已經不見了。大家都以為大概是昭陽家中門客所偷,而昭陽也極為懷疑門客張儀。為了找回和氏璧,昭陽對張儀嚴刑逼供,可張儀被打了個半死也沒有承認這件事,反而還逃出了楚國。
張儀因為這件事,特別仇恨楚國,他專門投奔到了秦國去,就是為了打擊楚國。不過,後來事實證明,和氏璧真的不是張儀偷的,因為和氏璧出現在了趙國。而且,幾經輾轉以後,和氏璧又到了趙惠文王手中。秦昭王很想要這塊玉,這才有了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和氏璧被藺相如帶回了趙國,直到趙國被秦國所滅,這塊和氏璧就流落到了秦始皇嬴政的手裡。始皇帝嬴政用這塊和氏璧打造了一個「傳國玉璽」,還在玉璽上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此後玉璽就作為皇帝傳位的信物,比遺詔還要有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