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治家史浩是個什麼樣的人?史浩作為著名詞人的代表作
2023-12-08 03:15:56 2
史浩是南宋時期重要大臣,歷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三朝,當然宋寧宗一朝算是擦了個邊,算是三朝重臣。在高宗時期得到高宗信任,輔佐宋孝宗繼位,因而得以登臨高位,光宗時期兢兢業業,為國出新不改。
史浩在後世雖然名聲不顯,但是他絕對是南宋不可忽視的一位大臣。不說其他,只說他主持為嶽飛父子兩人平冤昭雪,就可以在後世留下一筆了。
這位南宋大臣,生於公元1106年,去世於公元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是書香世家的子弟。因為是家中長子長孫,所以自幼受到了父親嚴格的教導。後阿里與宋高宗紹興十五年中進士,開始進入朝廷。歷經三朝,封魏國公,位列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中。
史浩出生書香世家,祖父史詔有「八行高士」的御賜稱號,家中的伯父也都是進士出生。史浩小小年紀聰穎機敏,勤奮好學,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貫通經史。不僅僅是在學識方面,在品德方面也拿的出手,小小年紀就繼承了祖父的「八行」家風,克盡孝道,友愛兄弟。
史浩小的時候,經常和自己的弟弟一起玩耍。有一次兄弟兩乘坐牛車玩耍的時候遇到牛突然發狂,拖著車子四處狂奔,弟弟一下子就嚇得哭了出來。速度越來越快,也越來越顛簸,史浩自己也不覺淚流滿面。在這種情形下,他還一邊試著控制牛車,一邊安慰弟弟。
等到後來有幾位壯士發現兩個小傢伙的困境之後,前來解救。史浩第一時間不是想著自己,而是想著自己的弟弟。看著壯士飛奔而來,他連連大聲喊道:「快救弟弟,快救弟弟。」等到壯士們將弟弟抱下來的時候,牛車又拖著史浩跑了一大截。若不是大家發力狂奔,將史浩救下來,以後可就沒有史浩什麼事兒了。
史浩十九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此後由他供養自己的祖父。當時正遇到金軍南下,史浩扶著年邁的祖父逃亡。一路上他自己受盡苦楚和辱罵,但是卻竭力保證家人的安全。
史浩是一個十分會察言觀色,揣摩上意之人。這一點在面對宋高宗,輔佐宋孝宗之時顯得尤為突出。
宋高宗一直無子,所以最後選擇從宗室過繼兩個太祖系的兒童養在後宮,封為普安王和恩平王。其中普安王,就是日後的宋孝宗。
宋高宗對兩個孩童初時是一碗水端平的,但是皇位只有一個,所以一定要選一個出來。於是宋高宗就出題給兩位皇子,算是一種考察。
宋高宗下令讓普安王和恩平王寫《蘭亭序》五百本,普安王初時為難,不願意寫。後來經過史浩的分析,知道這是高宗的一次考驗,於是寫下了七百本呈上去。而恩平王一字也未寫,宋高宗因此更加高看普安王。
高宗又賜宮女各十人奉侍二王。史浩又勸說普安王:「應當用庶母之禮儀相待。」普安就聽從史浩的話去做了。幾天後高宗將宮女全部召回,給普安王的宮女都是處子,而恩平王的則全都動了。所以宋高宗經過考核,最終封普安王為建王,後又封為皇太子。宋高宗退位之後,繼承皇位,是為宋孝宗。
史浩除了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以外,實際上還是一位拿的出手的詞人。
《滿庭芳·烘錦花堤》
烘錦花堤,鋪綿柳巷,曉來膏雨初晴。畫堂初建,碧沼映朱楹。最好芙蓉繡褥,交輝敞、孔雀金屏。那堪更,華裾滿坐,和氣動歡聲。冰清。真美行,棠陰善政,槐市高名。今朝消受得,茜服光榮。況是齊眉並壽,誰雲道、樂事難並。相將見,飛鳧過闕,除目下彤庭。
《點絳唇·千裡歡謠》
千裡歡謠,使君美政高三輔。沸天簫鼓。笑擁鋒車去。
臥轍攀轅,漫擬雙旌住。還知否。禁林深處。已闢金閨路。
《臨江仙·袞繡蟬聯三重客》
袞繡蟬聯三重客,朝回曉日曈曨。綠楊門巷擁花驄。喜承天上語,來作主人公。
況值瑤林風露爽,冰輪碾上晴空。桂香和影墮金鐘。莫辭通夕醉,明日是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