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支架底座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5:46:21
專利名稱:液壓支架底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綜採支護設備液壓支架底座。
背景技術:
液壓支架底座是將頂板壓力傳遞到底板和穩固支架的部件。現有的液壓支架底座前端通常採用以下兩種結構形式一是底板前端向上一次壓彎至豎直後,分別與外主筋、內主筋、前橫棒和上蓋板焊接組成箱體結構,這種結構的缺點是行進阻力大。
二是底板前端向上一次壓彎至水平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後,底板前端與一塊豎直擺放的鋼板焊接成形後,與外主筋、內主筋、前橫棒和上蓋板焊接組成箱體結構,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強度低,外形不美觀。
焊縫表面處理工藝複雜,在受強力作用下,底座前端板與底板之間的焊縫容易拉開,因此,這種結構形式強度低,行進阻力大,而且外形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強度高、行進阻力小,而且外形美觀的液壓支架底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支架底座,由通過過橋連接的並排設置的箱體組成,每個箱體包括底板,以及與底板兩側連接的內主筋和外主筋,內主筋和外主筋上連接有上蓋板,上蓋板與底板前端之間通過前橫棒連接,並且前橫棒的兩端與內主筋和外主筋連接,底板前端向上兩次壓彎形成船形斜面。
需要說明的是壓彎後的底板分別與外主筋、內主筋、前橫棒和上蓋板組成箱體結構。
為了優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含以下技術特徵所述斜面第一次向上壓彎與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α為45°±5°。所述斜面上端第二次向上壓彎與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β為90°±5°。所述斜面上端向上壓彎至豎直位置。也就是說,底板前端經過兩次壓彎,第一次壓彎是將底板前端向上壓彎形成斜面,第二次是對該斜面上端部分再次壓彎至豎直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強度高、行進阻力小,而且外形美觀。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為1為底板,2為前橫棒,3為上蓋板,4為外主筋,5為內主筋,6為斜面,7為過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一種液壓支架底座,由通過過橋7連接的並排設置的箱體組成,每個箱體包括底板1,以及與底板1兩側連接的內主筋5和外主筋4,內主筋5和外主筋4上連接有上蓋板3,上蓋板3與底板1前端之間通過前橫棒2連接,並且前橫棒2的兩端與內主筋5和外主筋4連接,底板1前端向上兩次壓彎形成船形斜面6。
實施例2如圖1、圖2所示,一種液壓支架底座,由通過過橋7連接的並排設置的箱體組成,每個箱體包括底板1,以及與底板1兩側連接的內主筋5和外主筋4,內主筋5和外主筋4上連接有上蓋板3,上蓋板3與底板1前端之間通過前橫棒2連接,並且前橫棒2的兩端與內主筋5和外主筋4連接,底板1前端向上兩次壓彎形成船形斜面6,其中,底板1前端向上壓彎形成斜面6,該斜面6與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α為45°±5°,該斜面6上端部分再次壓彎至豎直位置左右,即β為90°±5°。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支架底座,由通過過橋( 7)連接的並排設置的箱體組成,每個箱體包括底板(1),以及與底板(1)兩側連接的內主筋(5)和外主筋(4),內主筋(5)和外主筋(4)上連接有上蓋板(3),上蓋板(3)與底板(1)前端之間通過前橫棒(2)連接,並且前橫棒(2)的兩端與內主筋(5)和外主筋(4)連接,其特徵在於底板(1)前端向上兩次壓彎形成船形斜面(6)。
2.限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支架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面(6)第一次向上壓彎與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α為45°±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壓支架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面(6)上端第二次向上壓彎與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β為90°±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支架底座,屬於煤礦綜採支護設備液壓支架技術領域,由通過過橋連接的並排設置的箱體組成,每個箱體包括底板,以及與底板兩側連接的內主筋和外主筋,內主筋和外主筋上連接有上蓋板,上蓋板與底板前端之間通過前橫棒連接,並且前橫棒的兩端與內主筋和外主筋連接,底板前端向上兩次壓彎形成船形斜面;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強度高、行進阻力小,而且外形美觀。
文檔編號E21D15/54GK2926507SQ200620035030
公開日2007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5日
發明者龐季洪, 陳建先, 顏珉, 劉水章, 花向陽 申請人: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