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7:20:12 4
一種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赤芍20g;川芎20g;歸尾15g;地龍15g;黃芪120g;桃仁15g;紅花15g;牛膝20g;木瓜30g;天麻20g;甘草10g;丹參30g。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治療中風後遺症,並可有效預防中風,治療成本低,副作用小,能有效的對急性腦血管病進行救治,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急性腦血管病是由於各種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種非外傷性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出現局灶性神經損害的一組疾病,又稱為腦卒中、中風,急性腦血管病在臨床上根據病因病理不同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大類,其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及復發率很高。
[0003]急性腦血管病屬於中醫學的「中風」、「暴厥」、「薄厥」、「偏枯」等病症範疇,好發於中老年的一種常見病,現在對急性腦血管病缺乏有效的救治措施,或是治療的費用高,副作用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中藥,它的治療效果好,治療成本低,副作用小,能有效的對急性腦血管病進行救治。
[0005]本發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赤芍20g ;川芎20g ;歸尾15g ;地龍15g ;黃芪120g ;桃仁15g ;紅花15g ;牛膝20g ;木瓜30g ;天麻20g ;甘草IOg ;丹參30g。
[0006]本發明中的藥物機理如下:
赤芍性味苦,微 寒,歸肝經,具有行瘀、止痛、涼血、消腫的功效,可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0007]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扑腫痛,頭痛,風溼痺痛。
[0008]歸尾辛、甘、溫,主治活血破瘀、調經止痛。
[0009]地龍性味鹹、寒,入肝、脾、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平肝、止喘、通絡利尿的功效。主治高熱狂燥、驚風抽搐、風熱頭痛、目赤、中風半身不遂等。
[0010]黃芪性味性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託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託瘡。
[0011]桃仁味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跌扑損傷,腸燥便秘。
[0012]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痛經,經閉,產後血暈,瘀滯腹痛,胸痺心痛,血積,跌打瘀腫,關節疼痛,中風癱瘓,斑疹紫暗。
[0013]牛膝性味苦、酸,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閉、痛經、產後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癰腫惡瘡、咽喉腫痛等。
[0014]木瓜味酸,性溫,主治肌膚麻木,關節腫痛,腳氣,霍亂大吐。[0015]天麻味甘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的功效。
[0016]甘草,味甘,歸十二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17]丹參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痺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
[0018]將上述藥物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I劑,一個月為一療程,連續服用四個療程,患者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清等症狀均有明顯改變或痊癒。
[0019]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治療中風後遺症,並可有效預防中風,治療成本低,副作用小,能有效的對急性腦血管病進行救治,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赤芍20 ;赤芍20g ;川芎20g ;歸尾15g ;地龍15g ;黃芪120g ;桃仁15g ;紅花15g ;牛膝20g ;木瓜30g ;天麻20g ;甘草IOg ;丹參30g。
[0021]將上述藥物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I劑,一個月為一療程,經臨床試驗結果如下:治療中風後遺症患者40例,年齡為50~75歲,男性25例,女性15例,連續服用四個療程後,患者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清等症狀均有明顯改變或痊癒。且病人無任何不良反應,三大常規化驗及肝腎功能檢測未發現異常。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中風後遺症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赤芍20g;川芎20g ;歸尾15g ;地龍15g ;黃芪120g ;桃仁15g ;紅花15g ;牛膝20g ;木瓜30g ;天麻20g ;甘草IOg ;丹參 30g。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3845623SQ201210522990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8日
【發明者】廖鳳武 申請人:廖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