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與流程
2023-12-09 15:49:51
本發明涉及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木模是鑄造生產中用來造型和制芯的一種模型,它的成本低,製作周期短,主要用於精度要求較低、大口徑鑄件的鑄造,適合單件、小批量的生產。木模的缺點是,當溫度、溼度變化時,木模會發生變形、開裂、腐蝕,而且其表面硬度低、容易磕碰損壞。現有木模的製作通常是對木材進行機加工成型後,在木模的表面塗上一層防護漆,以延長使用壽命,但是防護漆層大多會因為摩擦等因素脫落,達不到良好的保護效果,木模容易吸水變形和腐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解決現有木模容易吸水變形和腐蝕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鑄件形狀製作子模坯,各子模坯之間設置有相互卡接的結構;
b、烘乾子模坯,控制子模坯的含水率在6~8%;
c、在子模坯的接合面塗覆粘接劑,使各子模坯相互卡接粘合固定,自然風乾後,精加工成型得到木模坯;
d、在木模表面塗刮原子灰,刮灰後1~2小時打磨平整,風乾;
e、在原子灰塗層表面再分兩次噴塗耐磨塗料,形成耐磨層即可。
上述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的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步驟e中耐磨層的厚度至少為0.3mm。
進一步的,步驟d中,塗刮原子灰使用的固化劑為甲乙酮固化劑。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製作子模坯能使木模內部和表面都得到充分烘乾;控制子模坯的含水率在6~8%,木材的幹縮穩定性最佳,不易開裂、變形;子模坯設置相互卡接的結構,並配合粘接,能提高木模整體的牢固性;在木模坯表面塗刮原子灰,可堵塞木模的所有孔洞,能有效避免木模與外界水分子接觸,降低木模變形、開裂和腐蝕的可能性,延長了木模的使用壽命;分兩次噴塗耐磨塗料,增強耐磨度,有效保護木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鑄件形狀製作子模坯,各子模坯之間設置有相互卡接的結構;
b、烘乾子模坯,控制子模坯的含水率在6%;
c、在子模坯的接合面塗覆粘接劑,使各子模坯相互卡接粘合固定,自然風乾後,精加工成型得到木模坯;
d、在木模表面塗刮原子灰,將原子灰和甲乙酮固化劑混合後,在10分鐘內塗刮完成,刮灰後1小時打磨平整,風乾;
e、在原子灰塗層表面再分兩次噴塗耐磨塗料,形成厚度為0.3mm耐磨層即可。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鑄件形狀製作子模坯,各子模坯之間設置有相互卡接的結構;
b、烘乾子模坯,控制子模坯的含水率在7%;
c、在子模坯的接合面塗覆粘接劑,使各子模坯相互卡接粘合固定,自然風乾後,精加工成型得到木模坯;
d、在木模表面塗刮原子灰,將原子灰和甲乙酮固化劑混合後,在15分鐘內塗刮完成,刮灰後1.5小時打磨平整,風乾;
e、在原子灰塗層表面再分兩次噴塗耐磨塗料,形成厚度為0.4mm耐磨層即可。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鑄件形狀製作子模坯,各子模坯之間設置有相互卡接的結構;
b、烘乾子模坯,控制子模坯的含水率在8%;
c、在子模坯的接合面塗覆粘接劑,使各子模坯相互卡接粘合固定,自然風乾後,精加工成型得到木模坯;
d、在木模表面塗刮原子灰,將原子灰和甲乙酮固化劑混合後,在12分鐘內塗刮完成,刮灰後2小時打磨平整,風乾;
e、在原子灰塗層表面再分兩次噴塗耐磨塗料,形成厚度為0.5mm耐磨層即可。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鑄造木模的製作方法,涉及鑄造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鑄件形狀製作子模坯,各子模坯之間設置有相互卡接的結構;烘乾子模坯,控制子模坯的含水率在6~8%;在子模坯的接合面塗覆粘接劑,使各子模坯相互卡接粘合固定,自然風乾後,精加工成型得到木模坯;在木模表面塗刮原子灰,刮灰後1~2小時打磨平整,風乾;在原子灰塗層表面再分兩次噴塗耐磨塗料,形成耐磨層即可。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木模容易吸水變形和腐蝕的問題。
技術研發人員:藍媚;韋春枝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河池市一森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23
技術公布日: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