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發動機的自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4:37:41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發動機的自啟裝置。
背景技術:
發動機是一種為機器提供動力的裝置,隨著社會工業化的進程,電動機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重要,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電動機存在著普遍性的問題,電動機在發生緊急制動後,不能自啟,往往需要操作人員現場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傳動的電動機採用手動搖把啟動方式,使用起來比較麻煩,已經無法跟進現代化的工業進程,為此需要改進發動機的製造工藝,提高發動機的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於發動機的自啟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發動機的自啟裝置,包括機臺和發動機機身,所述發動機機身的內部開有活塞腔室,所述活塞腔室中部設置有活塞,所述發動機機身的下方栓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之間卡接有固定橫梁,所述發動機機身的上方栓接有油箱,所述發動機機身內壁的頂端嵌接有噴油嘴,所述發動機機身的一側中部轉動連接有飛輪,所述發動機機身的另一側開有搖把接槽,所述機臺的上方安裝有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的一端連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與搖把接槽的連接處套接有聯軸器,所述電動機的下方焊接有滑動聯結板,所述機臺的上表面栓接有滑軌,所述機臺的下表面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嵌接有時間繼電器、計數器和自動開關,所述機臺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機櫃,所述機櫃的底端栓接有電池槽,所述電池槽內卡接有蓄電池。
優選的,所述滑動聯結板與滑軌互相配合,所述電動機通過滑動聯結板與滑軌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動機為伺服電機,所述電動機與蓄電池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聯軸器相對於搖把接槽可拆卸。
優選的,所述活塞的一端與搖把接槽轉動連接,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與飛輪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時間繼電器和計數器的輸出端與自動開關。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自動開關的輸出端與電動機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在機臺的上方設置有滑軌,可以實現電動機的滑動調節,為此操作者即可以實現手動啟動發動機,也可以實現電動啟動發動機,通過在控制面板上設置有時間繼電器和計數器,可以實現發動機在停止工作時或者發生異常時自啟,避免操作人員到現場操作,實用性較強,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廣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機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控制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動機;2-機臺;3-控制面板;4-機櫃;5-電池槽;6-蓄電池;7-發動機機身;8-固定橫梁;9-固定底座;10-旋轉軸;11-聯軸器;12-搖把接槽;13-油箱;14-噴油嘴;15-活塞腔室;16-活塞;17-飛輪;18-滑動聯結板;19-滑軌;20-時間繼電器;21-計數器;22-自動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用於發動機的自啟裝置,包括機臺2和發動機機身7,發動機機身7的內部開有活塞腔室15,活塞腔室15中部設置有活塞16,發動機機身7的下方栓接有固定底座9,固定底座9之間卡接有固定橫梁8,發動機機身7的上方栓接有油箱13,發動機機身7內壁的頂端嵌接有噴油嘴14,發動機機身7的一側中部轉動連接有飛輪17,發動機機身7的另一側開有搖把接槽12,機臺2的上方安裝有有電動機1,電動機1的一端連接有旋轉軸10,旋轉軸10與搖把接槽12的連接處套接有聯軸器11,電動機1的下方焊接有滑動聯結板18,機臺2的上表面栓接有滑軌19,機臺2的下表面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上嵌接有時間繼電器20、計數器21和自動開關22,機臺2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機櫃4,機櫃4的底端栓接有電池槽5,電池槽5內卡接有蓄電池6,滑動聯結板18與滑軌19互相配合,電動機1通過滑動聯結板18與滑軌19滑動連接,電動機1為伺服電機,電動機1與蓄電池6電性連接,聯軸器11相對於搖把接槽12可拆卸,活塞16的一端與搖把接槽12轉動連接,活塞16的另一端與飛輪17轉動連接,時間繼電器20和計數器21的輸出端與自動開關22。的輸入端電性連接,自動開關22的輸出端與電動機1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當使用一種用於發動機的自啟裝置時,操作者首先使電動機1在滑軌19上進行滑動調節,並使旋轉軸10與搖把接槽12通過聯軸器11連接,實現發動機的電動啟動,當發動機停止轉動時,通過控制面板3上的時間繼電器20,可以設定好規定的時間,然後電動機1對發動機進行傳動,使其啟動,若發動機再次啟動後,依然發生制動情況,並且計數器21達到設定次數時,會斷開自動開關22,切斷電動機1與蓄電池6的電源連接,使其處於掉電狀態,來達到對發動機的保護目的,起到一種防範措施,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