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6:50:07
專利名稱: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
背景技術:
高壓及超高壓電纜在最後一道工序外護套生產完畢後均要進行局部放電和交流耐壓出廠試驗,試驗時要進行外護套及電纜外屏蔽的剝離,外屏蔽的剝離長度要根據水終端的長度來決定,一般IlOkV電纜試驗做終端均要剝離I. 5m左右,電纜兩端共剝離3m,而220kV電纜外屏蔽剝離則更長,一般一端剝離就要接近2m,兩端共要剝4m電纜,而現有傳統的外屏蔽剝離方法是採用玻璃片來刮,因為IlOkV以上電壓等級的電纜外屏蔽是採用不可剝離的外屏蔽材料,在高壓試驗製作電纜終端頭時只能用玻璃片來刮,對於長度約3-4m的電纜外屏蔽用玻璃片來刮,這是一項十分吃力的體力活,用玻璃片來刮,有時不小心容易刮傷手指,既不安全,速度又慢。刮完外屏蔽共約花費2小時以上的時間,所以,做完電纜兩個 終端頭共約花費3小時左右,再加上試驗時間,測試一盤高壓電纜要花費4小時以上,速度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避免了原有剝離方法剝離速度慢、剝切表面不光滑的現象。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所述第一夾持塊上設有剝皮刀,所述第二夾持塊的內側並排設有光面滾軸和螺旋面滾軸,所述第一夾持塊和所述第二夾持塊通過連接裝置連接。作為優選,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調節絲杆、連接板和至少兩根相互平行的導向杆,所述導向杆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持塊和所述連接板固定,所述導向杆的中部穿過所述第二夾持塊,所述調節絲杆與所述連接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調節絲杆一端止擋於所述第二夾持塊。作為優選,該剝離裝置還包括調刀旋鈕,所述調刀旋鈕具有一段螺杆,所述螺杆與所述第一夾持塊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杆的末端與所述剝皮刀的尾端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剝皮刀的刀身設有一個條形孔,所述剝皮刀通過穿設於所述條形孔內的固定螺釘固定於所述第一夾持塊的側面。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夾持塊和所述第二夾持塊上分別設有手柄。作為優選,所述螺旋面滾軸的螺紋直徑為32mm,螺距為I. 5mm。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大大縮短了剝離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得到平滑的剝切面,並在電纜外屏蔽切口處形成均勻的過渡面。
[0011]圖I為本實用新型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A的剖視圖圖3為螺旋面滾軸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剝皮刀與第一夾持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圖I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塊I和第二夾持塊2,所述第一夾持塊I上設有剝皮刀3,所述第二夾持塊2的內側並排設有光面滾軸4和螺旋面滾軸5,所述第一夾持塊I和所述第二夾持塊2通過連接裝置連接。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調節絲杆6、連接板7和至少兩根相互平行的導向杆8,所述導向杆8 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持塊I和所述連接板7固定,所述導向杆8的中部穿過所述第二夾持塊2,所述調節絲杆6與所述連接板7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調節絲杆6 —端止擋於所述第二夾持塊2。所述第一夾持塊I和所述第二夾持塊2上分別設有手柄11。圖3所示為螺旋面滾軸,所述螺旋面滾軸5的螺紋直徑為32mm,螺距為I. 5mm。螺旋面滾軸套設於一根支撐軸上,該支撐軸的兩端分別鉸接於所述第二夾持塊上,以使得螺旋面滾軸可以自由轉動。該剝離裝置還包括調刀旋鈕9,如圖4所示,所述調刀旋鈕9具有一段螺杆91,所述螺杆與所述第一夾持塊I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杆的末端與所述剝皮刀3的尾端連接。所述剝皮刀3的刀身設有一個條形孔31,所述剝皮刀3通過穿設於所述條形孔31內的固定螺釘10固定於所述第一夾持塊I的側面。如圖I所示,高壓電纜由內而外依次包括導體16、絕緣層17和外屏蔽層18。使用時,將待剝電纜絕緣線芯端部夾持在外屏蔽層剝離裝置上後,擰緊開合調節手輪,擰到剛好夾緊電纜絕緣線芯,使光面滾軸和螺旋面滾軸像手指張開一樣託住電纜,剛好擰緊為止;調節剝皮刀的位置,主要靠調刀旋鈕旋轉動來調節剝皮刀的位置,使刀口剛好頂入電纜外屏蔽層內Imm左右,然後擰緊固定螺釘,使刀具保持固定,不能鬆動;剝離時雙手緊握手柄,順時針方向均勻轉動該裝置,轉動時稍微用力向電纜剝離方向推進並且順時針轉動刀具,外屏蔽層就會源源不斷被剝離掉。該刀具還有自動進刀功能,剝切節距均勻。外屏蔽剝切到所需試驗長度時,先將絲杆手輪擰松一點,繼續順時針轉動該裝置約半圈,就可比較光滑地切斷剝離掉的外屏蔽,外屏蔽與絕緣層的過渡切面光滑圓整。採用本實用新型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後,一盤高壓電纜的兩個終端剝離時間約為40分鐘,大大縮短了剝離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外屏蔽與絕緣層的過渡切面光滑圓整,也提高了電纜的外屏蔽剝切質量,還加快了試驗速度。
權利要求1.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塊(I)和第二夾持塊(2),所述第一夾持塊(I)上設有剝皮刀(3),所述第二夾持塊(2)的內側並排設有光面滾軸(4)和螺旋面滾軸(5),所述第一夾持塊(I)和所述第二夾持塊(2)通過連接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調節絲杆¢)、連接板(7)和至少兩根相互平行的導向杆(8),所述導向杆(8)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持塊(I)和所述連接板(7)固定,所述導向杆(8)的中部穿過所述第二夾持塊(2),所述調節絲杆(6)與所述連接板(7)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調節絲杆(6) —端止擋於所述第二夾持塊(2)。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剝離裝置還包括調刀旋鈕(9),所述調刀旋鈕(9)具有一段螺杆(91),所述螺杆與所述第一夾持塊(I)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杆的末端與所述剝皮刀(3)的尾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剝皮刀(3)的刀身設有一個條形孔(31),所述剝皮刀(3)通過穿設於所述條形孔(31)內的固定螺釘(10)固定於所述第一夾持塊(I)的側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夾持塊(I)和所述第二夾持塊(2)上分別設有手柄(11)。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面滾軸(5)的螺紋直徑為32mm,螺距為I. 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壓電纜外屏蔽層剝離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所述第一夾持塊上設有剝皮刀,所述第二夾持塊的內側並排設有光面滾軸和螺旋面滾軸,所述第一夾持塊和所述第二夾持塊通過連接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大大縮短了剝離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得到平滑的剝切面,並在電纜外屏蔽切口處形成均勻的過渡面。
文檔編號H02G1/12GK202564865SQ20122011766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金金元, 王勤良 申請人:浙江晨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