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9:41:21 3
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包括水泵底座,所述水泵底座與下泵蓋作固定連接,下泵蓋與其上方的蝸殼配合形成水泵的泵室,泵室內設置有葉輪,葉輪安裝在泵軸的下端,蝸殼的一側設有出水管,蝸殼與泵軸的配合處設置有密封室,蝸殼的上方設有與泵軸配合的泵體,所述泵體的上方、穿過泵軸設有風馬達組件,所述風馬達組件包括並聯驅動並分別位於上風室和下風室內、葉片旋向相反的上風輪和下風輪,所述上風室和下風室之間設有混合風室,上風室和下風室上均設有進氣口。本實用新型採用兩級風輪並聯驅動,同時設有雙進氣口,具有動力大、轉速高、揚程高等特點,且其設計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密封性好,適於廣泛使用,容易滿足客戶需求。
【專利說明】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動潛水泵,具體地說是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各廠、礦所使用的風動潛水泵均採用傳統的單級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動力小,流量、揚程偏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現在,市場上急需一種動力大、其流量大、揚程較高的風動潛水泵。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動力大、流量大、揚程較高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包括水泵底座,所述水泵底座與下泵蓋作固定連接,所述下泵蓋與其上方的蝸殼配合形成水泵的泵室,泵室內設置有葉輪,所述葉輪安裝在泵軸的下端,上述蝸殼的一側設有出水管,蝸殼與泵軸的配合處設置有保證水泵室內的液體不能上行的密封室,蝸殼的上方設有與泵軸配合的泵體,所述泵體的上方、穿過泵軸設有風馬達組件,所述風馬達組件包括並聯驅動並分別位於上風室和下風室內、葉片旋向相反的上風輪和下風輪,所述上風室和下風室之間設有混合風室,上風室和下風室上均設有進氣口。
[0006]為解決上風輪和下風輪做工後的上、下餘風相撞的問題,所述混合風室中的上出風口與下出風口為上下交錯岔開一定角度排列的結構。
[0007]進一步的,所述混合風室中分別設有六個上出風口和下出風口,且上出風口與下出風口交錯岔開30度排列。
[0008]為減少噪聲,所述混合風室的一側通過變徑彎頭與消音器相連。
[0009]進一步的,上述消音器包括與混合風室通過變徑彎頭相連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設有消音器本體,所述消音器本體的下埠設有下網罩,所述消音器本體的內壁上設有數個消音孔,內壁向外設有內網罩和外網罩,所述內網罩和外網罩之間還設有消音棉和消音紙,所述消音器本體的上埠連接著上蓋。
[0010]為增加消音器的消音效果,所述上蓋上設有起洩壓作用的洩壓墊圈和彈簧。
[0011]本實用新型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實用新型採用兩級風輪並聯驅動,同時設有雙進氣口,具有動力大、轉速高、揚程高等特點,且其設計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密封性好,適於廣泛使用,容易滿足客戶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混合風室剖視圖。
[0015]附圖3為圖2中A-A向剖視圖。[0016]附圖4為圖2中B-B向剖視圖。
[0017]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消音器組件剖視圖。
[0018]圖中,1、消音器,2、上風室,3、上風輪,4、混合風室,5、泵軸,6、下風輪,7、下風室,8、泵體,9、密封室,10、蝸殼,11、葉輪,12、下泵蓋,13、出水管,14、水泵底座,15、上出風口,16、下出風口,17、變徑彎頭,18、底座,19、下網罩,20、消音孔,21、內網罩,22、消音棉,23、消音紙,24、外網罩,25、上蓋,26、洩壓墊圈,27、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0020]結合附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包括水泵底座14,所述水泵底座14與下泵蓋12作固定連接,所述下泵蓋12與其上方的蝸殼10配合形成水泵的泵室,泵室內設置有葉輪11,所述葉輪11安裝在泵軸5的下端,上述蝸殼10的一側設有出水管13,蝸殼10與泵軸5的配合處設置有保證水泵室內的液體不能上行的密封室9,蝸殼10的上方設有與泵軸5配合的泵體8,所述泵體8的上方、穿過泵軸5設有風馬達組件,所述風馬達組件包括並聯驅動並分別位於上風室2和下風室7內、葉片旋向相反的上風輪3和下風輪6,所述上風室2和下風室7之間設有混合風室4,上風室2和下風室7上均設有進氣口。
[0021]為解決上風輪3和下風輪6做工後的上、下餘風相撞的問題,所述混合風室4中的上出風口 15與下出風口 16為上下交錯岔開一定角度排列的結構。
[0022]所述混合風室4中分別設有六個上出風口 15和下出風口 16,且上出風口 15與下出風口 16交錯岔開30度排列。
[0023]為減少噪聲,所述混合風室4的一側通過變徑彎頭17與消音器I相連。
[0024]上述消音器I包括與混合風室4通過變徑彎頭17相連的底座18,所述底座18上方固定設有消音器本體,所述消音器本體的下埠設有下網罩19,所述消音器本體的內壁上設有數個消音孔20,內壁向外設有內網罩21和外網罩24,所述內網罩21和外網罩24之間還設有消音棉22和消音紙23,所述消音器本體的上埠連接著上蓋25。
[0025]為增加消音器的消音效果,所述上蓋25上設有起洩壓作用的洩壓墊圈26和彈簧27。
[0026]本實用新型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加工製作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製作即可。
[0027]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
1.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包括水泵底座(14),所述水泵底座(14)與下泵蓋(12)作固定連接,所述下泵蓋(12)與其上方的蝸殼(10)配合形成水泵的泵室,泵室內設置有葉輪(11),所述葉輪(11)安裝在泵軸(5)的下端,上述蝸殼(10)的一側設有出水管(13),蝸殼(10)與泵軸(5)的配合處設置有密封室(9),蝸殼(10)的上方設有與泵軸(5)配合的泵體(8),所述泵體(8)的上方、穿過泵軸(5)設有風馬達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風馬達組件包括並聯驅動並分別位於上風室(2)和下風室(7)內、葉片旋向相反的上風輪(3)和下風輪(6),所述上風室(2)和下風室(7)之間設有混合風室(4),上風室(2)和下風室(7)上均設有進氣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風室(4)中的上出風口(15)與下出風口(16)為上下交錯岔開一定角度排列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風室(4)中分別設有六個上出風口(15)和下出風口(16),且上出風口(15)與下出風口(16)交錯岔開30度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風室(4)的一側通過變徑彎頭(17)與消音器(I)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消音器(I)包括與混合風室(4)通過變徑彎頭(17)相連的底座(18),所述底座(18)上方固定設有消音器本體,所述消音器本體的下埠設有下網罩(19),所述消音器本體的內壁上設有數個消音孔(20),內壁向外設有內網罩(21)和外網罩(24),所述內網罩(21)和外網罩(24)之間還設有消音棉(22)和消音紙(23),所述消音器本體的上埠連接著上蓋(2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風輪驅動的風動潛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25)上設有起洩壓作用的洩壓墊圈(26 )和彈簧(27 )。
【文檔編號】F04D29/66GK203717368SQ201320791382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潘波, 喬守濱 申請人:山東星源礦山設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