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脫粒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0:41:56 5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脫粒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脫粒機。
脫粒機作為稻穀和小麥的加工機械,在廣大農村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也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現階段的此類脫粒機存在著以下兩方面的不足之處一是利用動力不完善,現階段的脫粒機的動力有人力踩動和柴油機做功,前者的勞動強度大,就決定了加工量的小規模;而後者由於體積大,搬運不便,需多人操作,柴油機維護繁瑣等也難以大規模的推廣應用。二是功能單一,現階段的脫粒機分為稻穀脫粒機和小麥脫粒機,它們的功能是獨立的,也就是說,稻穀脫粒機只能進行稻穀的脫粒,小麥脫粒機只能進行小麥的脫粒。這樣勢必引起了消費者的重複購買,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多功能脫粒機以彌補現有技術之不足,這種脫粒機具有加工量大、使用維護簡單、功能多樣的特點。
一種多功能脫粒機,包括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脫粒部分前端有風機葉輪,中央有帶脫粒齒的滾筒;下座部分有進風口,進風口與風機相連;進風口下有出料口,另一側有出風口;在下座部分內部還有和進風口相通的吹殼口;下座部分與脫粒部分接觸處有篩網,其特徵在於風機葉輪安裝在滾筒軸上;在脫粒部分上設置有電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將動力傳遞給滾筒,滾筒兩側有兩個進料口;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之間有連接件。
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脫粒機,其特徵在於吹殼口的水平高度低於出風口。
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加工量大、使用維護簡單、功能多樣的優點。而且還有體積小,噪聲小的特點。在實際使用中測得的數據如下每小時可加工小麥760千克,未脫淨率為0,破碎率為0,風淨率>99.8%,雜質<0.2%,拋失率<0.4%。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的A-A剖面圖;圖3為另一個實施例的後視結構圖。
實施例1一種多功能脫粒機,包括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脫粒部分前端有風機葉輪1,中央有帶脫粒齒2的滾筒3;下座部分有進風口4,進風口4與風機相連;進風口4下有出料口5,另一側有出風口6;在下座部分內部還有和進風口4相通的吹殼口9,且吹殼口9的水平高度低於出風口6;下座部分與脫粒部分接觸處有篩網7,風機軸8伸出滾筒外殼15;風機葉輪1通過螺栓或銷安裝在風機軸8的伸出部分上,在脫粒部分上設置有電機11,電機11通過皮帶10傳動將動力傳遞給滾筒皮帶輪17,滾筒兩側有兩個進料口12、13,其中進料口12是小麥的進料口;進料口13是稻穀的進料口,在進料口13處有蓋板16,當小麥從進料口12進入時防止麥粒從進料口13吹出。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之間通過螺栓14連接。在滾筒3外有滾筒外蓋15。
在進行小麥脫粒時,把麥穗從進料口12送入,麥穗在滾筒3的脫粒齒2的作用下,麥粒被脫下,然後通過篩網7的篩選作用下到料鬥16中。從進風口4來風通過吹殼口9將由下往上的將麥殼從出風口6吹出,麥粒從出料口5排出。在整個過載過程中,電機11通過皮帶將動力傳遞給皮帶輪17,從而實現滾筒3和風機1的轉動,滾筒3轉動完成脫粒過程,風機葉輪1轉動將風送到進風口4中。
實施例2將螺栓14去掉,使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開;再把風機葉輪1從滾筒軸8上取下,使風機葉輪1及其外殼和滾筒3脫離。然後將蓋板16取開。再將稻穀穗從進料口13送入,麥穗在滾筒3的脫粒齒2的作用下,麥粒被脫下,然後直接排出機外。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脫粒機,包括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脫粒部分前端有風機葉輪,中央有帶脫粒齒的滾筒;下座部分有進風口,進風口與風機相連;進風口下有出料口,另一側有出風口;在下座部分內部還有和進風口相通的吹殼口;下座部分與脫粒部分接觸處有篩網,其特徵在於風機葉輪安裝在滾筒軸上;在脫粒部分上設置有電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將動力傳遞給滾筒,滾筒兩側有兩個進料口;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之間有連接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脫粒機,其特徵在於吹殼口的水平高度低於出風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脫粒機。主要包括脫粒部分和下座部分,特徵在於脫粒部分內的脫粒滾筒、風機為可拆卸的共軸結構,且由電機帶動。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以往的脫粒機加工量小,操作不便,功能單一的缺點,具有加工量大、使用維護簡單、功能多樣、體積小,噪聲小的特點。
文檔編號A01F12/44GK2357480SQ98229680
公開日2000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15日
發明者謝清榮 申請人:謝清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