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吸無堵塞清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0:34:56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吸無堵塞清水泵。
背景技術:
普通的自吸泵使用時,每次都需要預先灌水,使用較為麻煩,因此人們發明了自吸泵,只需要第一使用時灌水即可。但是自吸泵中由於存儲有水,因此一般較重,不易移動,且與水泵連接的電機震動較大,產生的噪音也比較大。此外現有的自吸泵通常採用一次機械密封,雜質容易對機械密封造成損傷,從而導致自吸泵被堵塞。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吸無堵塞清水泵。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過快速的安裝和拆卸電機,並且能減小電機的震動,從而降低噪音,便於移動且不易被損壞。
為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吸無堵塞清水泵,包括電機和與電機連接泵體,所述泵體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底部安裝有滾輪;底板上方固定有電機安裝板,電機安裝板上成形有凹槽,凹槽內固定有下彈性墊;卡箍通過螺栓可拆卸與電機安裝板固定連接;卡箍與電機上部之間設置有上彈性墊,所述上彈性墊兩側上凸成形有與卡箍配合的擋條;所述泵體的泵軸與電機相連,泵軸穿過泵體的後蓋與葉輪相連;泵軸與後蓋之間安裝有軸承,軸承臨近處安裝有第一機械密封,葉輪與後蓋之間安裝有第二機械密封;泵體上設置有進口座、出口座和存水腔,出口座下方設置有水汽分離器;泵體上方設置有進液閥,存水腔上設置有回液孔和放液閥。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用於固定繩子的牽引環。
進一步的改進, 所述下彈性墊和上彈性墊為橡膠墊。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卡箍為兩個;兩個卡箍分別固定卡箍的左端和右端。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葉輪包括六個均勻設置的葉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電機與底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並且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具體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 一種自吸無堵塞清水泵,包括電機1和與電機連接泵體2,所述泵體2固定在底板3上,底板3底部安裝有滾輪12;底板3上方固定有電機安裝板4,電機安裝板4上成形有凹槽5,凹槽5內固定有下彈性墊6;卡箍7通過螺栓8可拆卸與電機安裝板4固定連接;卡箍7與電機1上部之間設置有上彈性墊9,所述上彈性墊9兩側上凸成形有與卡箍7配合的擋條10;所述泵體2的泵軸11與電機1相連,泵軸11穿過泵體2的後蓋13與葉輪14相連;泵軸11與後蓋13之間安裝有軸承15,軸承15臨近處安裝有第一機械密封16,葉輪14與後蓋13之間安裝有第二機械密封17;泵體2上設置有進口座18、出口座19和存水腔20,出口座19下方設置有水汽分離器21;泵體2上方設置有進液閥22,存水腔20上設置有回液孔23和放液閥24。底板3上固定有用於固定繩子25的牽引環26。下彈性墊6和上彈性墊9為橡膠墊或其它彈性墊。卡箍7為兩個;兩個卡箍7分別固定卡箍7的左端和右端。葉輪14包括六個均勻設置的葉片。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先將電機固定在底板3上,然後拉動繩子25即可輕鬆的將裝置帶到吸水地點。下彈性墊6和上彈性墊9對電機的震動進行緩衝和約束,從而降低電機的震動,降低噪音。由於採用了雙密封,因此設備更不容易損壞和堵塞。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導向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並不局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