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
2023-12-08 18:03:21 2
專利名稱::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西藏紅豆杉葉或枝葉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特別是一種從西藏紅豆杉葉或枝葉中提取紫杉醇粗產品的方法。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有效的抗癌物質之一。國外人工合成紫杉醇的價格是從天然提取的數百倍,目前國內外主要是從紅豆杉屬植物中提取及組織培養來獲得紫杉醇。在天然提取的方法中,關鍵是提取分離方法,但由於紫杉醇在植物中化學性質不穩定,在植物中含量低,因此較中草藥成分的提取分離難度大。據報導,我國主要有紅豆杉屬紅豆杉4個種一個變種,它們是西藏紅豆杉(TasuswallichiannZucc),雲南紅豆杉(T、yumaneusischengetL.k.Fu)紅豆杉(T.chinensis(Pilger)(ehd),東北紅豆杉(T.cuspidataSiehetzucc)和南方紅豆杉(美麗紅豆杉)(T.cbinensisvarmairer(Lemeeetlevl)chengetL.K.Fu)。上述種屬珍貴植物,為了不破壞成樹,保護資源,一般都是從葉或枝葉中提取,但枝葉中紫杉醇含量比樹皮低。已有的從紅豆杉莖葉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是粉碎,溶劑浸提,浸出液濃縮得深綠色膏狀物,溶劑提取,矽膠柱層析後得粗產品。再經重結晶純化和柱層析分離獲紫杉醇。上述方法中,在柱層分離時,至少要1-2個柱分離用梯度洗脫,梯度洗脫所用溶劑量較大,而樣品被分離成分含量越低,分離也麻煩,在柱分離的每個流分均要用薄層層析監測成分後,待合併再分離。因此,有必要提高過柱前被分離成分含量,減少過柱次數,提高過柱質量。另外,用已有的提取方法所獲得的紫杉醇總量較低。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粗產品的方法,該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粗產品的得率高。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提取紫杉醇粗產品的方法包括原料粉粹,滲浸,減壓濃縮,提取,所述的減壓濃縮得到的深綠色浸膏經水稀釋後以石灰水調PH值到7.5-8.0,沉澱過濾後,濾液以溶劑提取,減壓濃縮乾燥得到含紫杉醇幹膏。上述稀釋用水的量與浸膏量比為0.5-1.5∶1,最好控制在1∶1(體積比),所述的提取用溶劑可以是混合多氯代烷、氯仿。以下結合流程框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圖1本發明流程框1中,以紅豆杉的莖皮或葉為原料,原料經粉碎1得粗粉,粗粉經滲浸2,滲浸採用混合溶劑,可採用95%乙醇與氯仿的混合液,滲浸液經減壓濃縮3得到深綠色浸膏,加水稀釋後加石灰水調PH值到7.5-8.0,經沉澱過濾4,並洗滌沉澱至無色,以氯仿提取5,經減壓濃縮、乾燥6,得到含紫杉醇幹膏。實施例1取西藏紅豆杉幹葉5kg,粉碎,用95%乙醇與氯仿(85∶15)滲浸,滲浸液重量為樣品重量的5倍,減壓濃縮得深綠色濃滲液,加水約1倍量(體積/體積),加石灰水調PH值到7.5-8.0,待沉澱後,過濾,洗滌沉澱至無色,氯仿提取,減壓濃縮、乾燥,得100g淺黃綠色幹膏,HPLC(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含紫杉醇1.6%。含10-去乙醯巴卡丁III28%。實施例2取西藏紅豆杉莖皮,採用實施例1的方法,製得紫杉醇幹膏。HPLC測定紫杉醇含量3.3%。實施例1與實施例2提取紫杉醇結果比較見表1表1本發明優點用簡單的沉澱除雜質方法事先除去大部分雜質,提高過柱前被分離成分的含量,減少過柱次數,也不受過柱分離量的限制。經試驗此步沉澱可除去約80%的雜質,而紫杉醇及相關成分如巴卡丁III(baccatinIII)、10-去乙醯巴卡丁III(10-deacetlybaccatinIII)等不受影響,本工藝簡單方便,而且紫杉醇粗品中的紫杉醇含量較其他方法高,例如可達1.6%(以幹葉原料),莖皮原料其紫杉醇含量3.3%。權利要求1.一種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它包括原料粉碎、滲浸、減壓濃縮提取,其特徵在於由減壓濃縮得到的深綠色浸膏經水稀釋後以石灰水調PH值至7.5-8.0,沉澱、過濾,濾液以溶劑提取,減壓濃縮乾燥得到含紫杉醇幹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深綠色浸膏以水稀釋時,加水量∶浸膏量=0.5-1.5∶1(體積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以水稀釋時,加水量∶浸膏量=1∶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濾液的提取溶劑為氯仿。全文摘要一種從西藏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方法,特別是提取紫杉醇粗產品的方法,它包括:原料粉碎、滲浸、減壓濃縮、提取,其中,經減壓濃縮得到的深綠色浸膏經水稀釋後,以石灰水調pH值7.5—8.0,沉澱過濾,濾液以溶劑提取,減壓濃縮乾燥得到含紫杉醇幹膏(粗品)。本方法以簡單沉澱去除雜質80%,而紫杉醇及相關成分不受影響,提高過柱前被分離成分的含量和過柱質量,減少過柱次數,粗產品中紫杉醇含量高。文檔編號C07D305/00GK1182740SQ96120678公開日1998年5月27日申請日期1996年11月19日優先權日1996年11月19日發明者土登申請人:西藏自治區衛生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