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熔體齒輪泵中滑動軸承的強制性自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2:34:11 2
專利名稱:大型熔體齒輪泵中滑動軸承的強制性自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擠壓造粒機組,特別是熔體齒輪泵滑動軸承的潤滑系統。
二、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國產中小型自潤滑熔體齒輪泵得到比較普遍地應用。 但由於對自潤滑理論認識的局限性和缺乏試驗手段,這種熔體齒輪泵只 能局限在自潤滑性能較好的熔體材料上使用。其可靠性和生產效率都不 如人意。尤其缺乏用以製造滑動軸承的抗膠合、抗磨的材料以及缺少控 制和調節自潤滑強度的手段,因而經常發生"幹拉"和"抱軸"等現象, 從而導致轉子斷裂的嚴重後果,特別是生產能力大的大型熔體齒輪泵中 的滑動軸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問題,提供一種大型熔體齒輪泵中滑 動軸承的強制性自潤滑系統,結構合理簡單。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大型熔體齒輪泵中滑 動軸承的強制性自潤滑系統,齒輪泵輸出端熔體的高壓將一部分熔體引 向滑動軸承摩擦副實現潤滑,再將其送回輸入端。所述齒輪泵的輸出端和輸入端之間開出一條熔體流動的通道。 本發明利用輸出端熔體的高反壓將一部分熔體引向滑動軸承摩擦 副實現潤滑,再將其送回輸入端,這種循環通道,在本質上完全不同於 依靠滑動軸承摩擦副間自然形成的間隙。由於參與自潤滑的熔體在不斷 地更換,熔體不會被局部汙染,整套裝置也不會有異物雜質混入到熔體 中去。另外,本自潤滑系統設有檢測和調節手段。可以觀察到參與自潤 滑的熔體的流動情況。並且可以加以調整。
四
圖1為本發明滑動軸承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滑動軸承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自潤滑檢測和調節裝置。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 2所示的自潤滑熔體的流動迴路,始於輸出端(高壓區)的 溝槽1,(見附圖1)熔體通過溝槽1,被壓向處於軸承內表面4上的溝
槽2和3,(見附圖2)實現對軸承的潤滑。溝槽3比較窄,起阻尼作用。 熔體從溝槽3出來後,經由平面11進入溝槽5,再進入孔6。當閥杆7 處於圖示位置時,熔體經閥杆上的孔8和流道孔9回到齒輪泵體的輸入 腔內,完成自潤滑熔體的循環。如果改變閥杆7的旋轉角度,就可以改 變參與自潤滑熔體的流量。而當閥杆旋轉90'時,孔8就和孔10接通。 此時,自潤滑熔體經由孔8和孔10被排出齒輪泵泵體外。操作人員就可 直接觀察到自潤滑熔體的流動情況。必要時可以進行適當調整。
伴隨著自潤滑系統的採用和改進,大大地提高了熔體齒輪泵的產量和質量。但隨之造成容易洩漏的負面影響。為了防止參與自潤滑的熔體 的洩漏,本裝置採用端面通水冷卻和密封套內表面開反向螺旋槽等措施。
權利要求
1. 大型熔體齒輪泵中滑動軸承的強制性自潤滑系統,其特徵是齒輪泵輸出端熔體的高壓將一部分熔體引向滑動軸承摩擦副實現潤滑,再將其送回輸入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熔體齒輪泵中滑動軸承的強制性自潤 滑系統,其特徵是齒輪泵的輸出端和輸入端之間開出一條熔體流動的 通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大型擠壓造粒機。大型熔體齒輪泵中滑動軸承的強制性自潤滑系統,齒輪泵輸出端熔體的高壓將一部分熔體引向滑動軸承摩擦副實現潤滑,再將其送回輸入端。本發明利用輸出端熔體的高反壓將一部分熔體引向滑動軸承摩擦副實現潤滑,再將其送回輸入端,這種循環通道,在本質上完全不同於依靠滑動軸承摩擦副間自然形成的間隙。由於參與自潤滑的熔體在不斷地更換,熔體不會被局部汙染,整套裝置也不會有異物雜質混入到熔體中去。另外,本自潤滑系統設有檢測和調節手段。可以觀察到參與自潤滑的熔體的流動情況。並且可以加以調整。
文檔編號F04C29/02GK101265902SQ20081001107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6日
發明者吳俊功, 張福國, 方鳴鉦, 殷秋娟 申請人: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