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21:21:17 3
專利名稱: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屬於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垃圾焚燒逐漸成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流工藝,為提高垃圾熱值,垃圾往往要經過一周左右的發酵,以降低垃圾含水率,因此產生了垃圾焚燒廠滲濾液,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的達標排放是垃圾焚燒廠正常運行和環保達標的重要保證。垃圾焚燒廠滲濾液具有以下特點1)隨著季節、垃圾收集時段和收集地域的不同,滲濾液的產量變化大,汙染物濃 度變化大。2)垃圾焚燒廠滲濾液大多為新鮮垃圾滲濾液,未經過長時間厭氧發酵降解,汙染物濃度高,高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含量高,COD值通常在4000(T60000mg/L之間。3)重金屬和氨氮含量高,氨氮值通常在100(T3000mg/L。生物法是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最常用、最經濟的方法。鑑於垃圾滲濾液的特點,為保證滲濾液處理工藝進水水質和水量的穩定性,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系統必然要建調節池和厭氧反應器,而最常用的厭氧反應器為UASB。目前焚燒廠滲濾液生化處理系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I)進水水質不均勻、不穩定,對後續處理系統衝擊較大,易導致處理效果不佳。2)進水汙染物濃度高導致後續處理系統負荷高,滲濾液停留時間較長池體容積大,造價高。3)汙泥產量大、容易導致UASB布水管道堵塞、調節池清理周期短。4)調節池產生的沼氣任意擴散,存在爆炸等安全隱患,臭氣的任意擴散汙染周圍環境。目前調節池僅有調質調量的作用,故調節池中經常蓄積汙泥,需要定期清泥,同時由於調節池沒有攪拌混合系統,沒有考慮厭氧處理作用,故造成池體的閒置浪費,也不利於後續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該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在起到調節蓄水作用的同時完成滲濾液的預處理並使池體內水質變得均勻,能夠延長清潔周期,具有防爆,洩爆和檢修維護方便的功能。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池、與調節池連通進水管和出水管,調節池上設置有檢修孔和液位報警裝置,所述調節池包括兩個並列設置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之間設置有連
通管,所述連通管上設置有用於控制兩池體的串聯運行的閘閥I,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分別設置有不少於2個的潛水攪拌器,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頂部設置有洩爆孔和沼氣收集裝置;進一步,所述潛水攪拌器分別交錯地安裝在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相對的兩側壁上;[0009]進一步,所述潛水攪拌器包括電機,葉輪,用於防止電機短路、超溫、過載、漏液的保護裝置和用於安裝和更換攪拌器的提升裝置;進一步,所述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側壁內設置有電纜套管,與所述潛水攪拌器連接的接入電纜套裝在電纜套管內;進一步,所述進水管上設有分別連通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的進水支管1、II,所述進水支管1、II的末端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O. 2-0. 5m ;進一步,所述出水管上設有與所述調節池池體I連通的出水支管II1、出水支管IV和與所述調節池池體II連通的出水支管1、出水支管II,所述出水支管I和出水支管IV的管口高度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O. 2-0. 5m,所述出水支管II和出水支管III的管口高度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1. 5-2. 5 m ;進一步,所述進水支管1、II和出水支管1、I1、II1、IV上均設置有用於控制實現調節池的單池運行或兩池並聯運行閘閥II,所述進水支管I與出水支管m、iv的管口在調節池池體I內呈對角設置,所述進水支管II與出水支管1、II的管口在調節池池體II內呈對角設置;進一步,所述沼氣收集裝置包括沼氣收集管、沼氣收集水封池和沼氣排放管,沼氣收集管一端分別連通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頂部,另一端與水封池底部連通,水封池底部頂部與沼氣排放管連通,沼氣排放管上設置有止回閥和阻火閥;進一步,所述沼氣收集裝置包括沼氣收集水封池和沼氣排放管構成,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上設置有傾斜頂部,所述沼氣收集水封池設置在該傾斜頂部的高處且底部與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內部直接連通,沼氣排放管上設置有止回閥和阻火閥;進一步,所述液位報警裝置設置為測量雷達液位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1、由單一的調節水量作用轉變為具有勻質和預處理功能的生化反應調節池。本實用新型通過安裝潛水攪拌器,使池體內水質變得均勻,減輕後續處理系統的衝擊負荷。本實用新型通過接種部分活性汙泥,並保持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內的厭氧環境,使得池內滲濾液中部分汙染物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由高分子難降解汙染物水解酸化為低分子易降解有機物,並去除部分有機物,減輕後續處理系統汙染負荷,降低UASB水力停留時間,降低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處理效果見下表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處理效果__
指標_CODcr (mg/L) BOD5 (mg/L)_氨氮(mg/L)
-池體進水 i0000-60000 20000-40000 1000-3000 一 -池體出水 ^5000-40000 15000-25000 900-2600 一去除率丨33.3%-37.5% 丨25.0%-37.5% | 0· 0%-13. 3%2、延長清池周期,減少清池造成的人力、財力投入,降低因檢修引起的火災爆炸等風險。通過安裝潛水攪拌器,使得池體內產生的汙泥均勻的分布於池體內,通過出水泵將汙泥提升出池體外,避免汙泥沉澱板結於池底造成不得不清池的情況發生。未安裝潛水攪拌器前每年必須清池一次,清池需將池體抽乾,工人進入池體內進行人工清池,進入充滿沼氣的封閉池體內,非常的危險,任何用電的設備、照明或火花都可能引起爆炸。[0021]3、採取多重保障措施,確保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的安全可靠。潛水攪拌器的輸入電纜經預埋在池體壁內的套管輸送,可防止在潛水攪拌器攪拌的過程中造成電纜纏繞引起的火災爆炸危險。採用雷達液位計實時監測池體內液位高度,相比超聲波液位計,池體內存在泡沫等複雜情況,存在虛假回波,用最新的微處理技術和調試軟體也可以準確的分析出液位的回波。可避免池內滲濾液被抽至低液位導致的燒泵和潛水攪拌器幹轉引起的火災爆炸等風險。泵的正常工作液位距池底2. 0m,在液位探測器失靈的情況下,仍然可利用犧牲泵來保護潛水攪拌器避免幹轉引起的火災爆炸。如為排空池體,可採用低液位出水。4、檢修維護方便,具有緊急洩爆措施。池內唯一的設備就是潛水攪拌器,當其發生故障時,可通過提升裝置經檢修孔提升出池體外進行檢修,維護非常方便。如遇清池等特殊情況時,工人從該孔進入池體內工作。該檢修孔採用工程陽光塑料板進行密封,當池內壓力過大或發生爆炸等事故時,該工程塑料板被衝開,具有洩爆功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的剖視圖;圖3是圖1的B-B的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調節池,2-進水管,3-出水管,4-洩爆孔,5-電纜套管,6_潛水攪拌器,7-沼氣收集管,8-沼氣收集裝置,9-沼氣排放管,10-雷達液位器,11-連通管,2-1進水支管I,2-2進水支管II,3-1出水支管I,3-2出水支管II,3-3出水支管III,3-4出水支管IV。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圖1的A-A的剖視圖;如圖3所示為圖1的B-B的剖視圖。本實用新型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池1、與調節池I連通進水管2和出水管3,調節池I上設置有檢修孔和液位報警裝置,所述調節池I包括兩個並列設置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之間設置有連通管11,所述連通管11上設置有用於控制兩池體的串聯運行的閘閥I,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分別設置有不少於2個的潛水攪拌器6,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頂部設置有洩爆孔4和沼氣收集裝置8,調節池I有效容積不小於垃圾焚燒廠7天所產生的滲濾液體積,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設置有勻質和預處理功能的生化反應調節池和潛水攪拌器,使池體內水質變得均勻,減輕後續處理系統的衝擊負荷,通過接種部分活性汙泥,並保持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池內的厭氧環境,使得池內滲濾液中部分汙染物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由高分子難降解汙染物水解酸化為低分子易降解有機物,並去除部分有機物,減輕後續處理系統汙染負荷,降低UASB水力停留時間,降低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進一步,所述潛水攪拌器6分別交錯地安裝在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相對的兩側壁上。進一步,所述潛水攪拌器6包括電機,葉輪,用於防止電機短路、超溫、過載、漏液的保護裝置和用於安裝和更換攪拌器的提升裝置;所述提升裝置包括底座、支撐架、導杆、提升鏈、起吊環鏈、起吊柱和手拉葫蘆,提升裝置能夠保證潛水攪拌器6能夠穩定的運行,減少故障率,同時在潛水攪拌器6出現故障時,能夠方便檢修和提升潛水攪拌器6。進一步,所述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側壁內設置有電纜套管5,與所述潛水攪拌器6連接的接入電纜套裝在電纜套管5內,可防止在潛水攪拌器攪拌的過程中造成電纜纏繞引起的火災爆炸危險。進一步,所述進水管2上設有分別連通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的進水支管I 2-1、II 2-2,所述進水支管I 2-1、II 2-2的末端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O. 2-0. 5m,優選的所述進水管2-1、2-2的末端距池體池底的距離為O. 3m,採用 淹沒式進水,進水口低於池內液面,有利於池體內水翻滾,避免汙泥沉澱底。進一步,所述出水管3上與所述調節池池體I連通的出水支管III 3-3、出水支管IV 3-4和與所述調節池池體II連通的出水支管I 3-1、出水支管II 3-2,所述出水支管I 3-1和出水支管IV 3-4的管口高度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O. 2-0. 5m,所述出水支管II 3-2和出水支管III3-3的管口高度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1. 5-2. 5 m,優選的所述出水管3-2、3-3末端距調節池池底的距離為3m,泵的正常工作液位距池底的距離為1. 5-2. 5 m,在液位探測器失靈的情況下,仍然可利用犧牲泵來保護潛水攪拌器避免幹轉引起的火災爆炸,調節池正常運行時採用高位出水,檢修時採用低位出水。進一步,所述進水支管I 2-1、II 2-2和出水支管I 3-1、II 3_2、III 3_3、IV 3_4上均設置有用於控制實現調節池的單池運行或兩池並聯運行閘閥II,所述進水支管I 2-1與出水支管III 3-3,IV 3-4的管口在調節池池體I內呈對角設置,所述進水支管II 2-2與出水支管I 3-1、II 3-2的管口在調節池池體II內呈對角設置,有利於調節池池體內的水的流動,使池體內的水氣質更好,不易結垢。進一步,所述沼氣收集裝置8包括沼氣收集管7、沼氣收集水封池和沼氣排放管9,沼氣收集管7 —端分別連通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頂部,另一端與水封池底部連通,水封池底部頂部與沼氣排放管9連通,沼氣排放管9上設置有止回閥和阻火閥。進一步,所述液位報警裝置設置為雷達液位器10,採用雷達液位計實時監測池體內液位高度,相比超聲波液位計,池體內存在泡沫等複雜情況,存在虛假回波,用最新的微處理技術和調試軟體也可以準確的分析出液位的回波雷達液位計10能夠進行穩定和精確的測量,當液位距池體頂部Im時報警顯示液位並關閉該池體的進水管閥門;當液位距池體底部2m時報警顯示液位並關停潛水攪拌器;當液位距池體底部O. 3m時報警顯示液位並關停出水泵。實施例二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厭氧汙泥反應器第二種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比較的區別在於所述沼氣收集裝置8包括沼氣收集水封池和沼氣排放管9構成,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上設置有傾斜頂部,所述沼氣收集水封池設置在該傾斜頂部的高處且底部與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內部直接連通,沼氣排放管9上設置有止回閥和阻火閥,本實施例沼氣收集裝置8結構簡單、施工方便, 收集沼氣速度快。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不再--累述。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通過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池(I)、與調節池(I)連通進水管(2)和出水管(3 ),調節池(I)上設置有檢修孔和液位報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池(I)包括兩個並列設置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之間設置有連通管(11),所述連通管(11)上設置有用於控制兩池體的串聯運行的閘閥I,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內分別設置有不少於2個的潛水攪拌器(6),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頂部均設置有洩爆孔(4)和沼氣收集裝置(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潛水攪拌器(6)分別交錯地安裝在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相對的兩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潛水攪拌器(6)包括電機,葉輪,用於防止電機短路、超溫、過載、漏液的保護裝置和用於安裝和更換攪拌器的提升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側壁內設置有電纜套管(5),與所述潛水攪拌器(6)連接的接入電纜套裝在電纜套管(5)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管(2)上設有分別連通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的進水支管1、II (2-1、2-2),所述進水支管1、II (2-1、2-2)的末端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O. 2-0. 5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水管(3)上設有與所述調節池池體I連通的出水支管111(3-3)、出水支管IV(3-4)和與所述調節池池體II連通的出水支管I (3-1)、出水支管II (3-2),所述出水支管I (3-1)和出水支管IV(3-4)的管口高度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O. 2-0. 5m,所述出水支管II (3-2)和出水支管111(3-3)的管口高度距調節池池體I或調節池池體II池底的距離為1.5-2. 5 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支管1、II(2-1、2-2)和出水支管1、I1、II1、IV (3-1、3-2、3-3、3-4)上均設置有用於控制實現調節池的單池運行或兩池並聯運行閘閥II,所述進水支管I (2-1)與出水支管II1、IV(3-3、3-4)的管口在調節池池體I內呈對角設置,所述進水支管II (2-2)與出水支管1、II (3-1、3-2)的管口在調節池池體II內呈對角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沼氣收集裝置(8)包括沼氣收集管(7)、沼氣收集水封池和沼氣排放管(9),沼氣收集管(7)—端分別連通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頂部,另一端與水封池底部連通,水封池底部頂部與沼氣排放管(9 )連通,沼氣排放管(9 )上設置有止回閥和阻火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沼氣收集裝置(8)包括沼氣收集水封池和沼氣排放管(9)構成,所述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上設置有傾斜頂部,所述沼氣收集水封池設置在該傾斜頂部的高處且底部與調節池池體I和調節池池體II內部直接連通,沼氣排放管(9)上設置有止回閥和阻火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液位報警裝置設置為測量雷達液位器(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池、進水管和出水管,調節池上設置有檢修孔和液位報警裝置,調節池包括兩個並列設置調節池池體Ⅰ和調節池池體Ⅱ,調節池池體Ⅰ和調節池池體Ⅱ之間設置有連通管,連通管上設置有用於控制兩池體的串聯運行的閘閥Ⅰ,調節池池體Ⅰ和調節池池體Ⅱ分別設置有不少於2個的潛水攪拌器,調節池池體Ⅰ和調節池池體Ⅱ頂部設置有洩爆孔和沼氣收集裝置,該預處理厭氧生化調節裝置在起到調節蓄水作用的同時完成滲濾液的預處理並使池體內水質變得均勻,能夠延長清潔周期,具有防爆,洩爆和檢修維護方便的功能。
文檔編號C02F3/28GK202829703SQ20122049177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徐代平, 冉瓊, 詹愛平, 喻本宏, 李亮 申請人: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