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難走出人性的陰霾嗎(我們的名聲該何去何從)
2023-04-13 13:50:47
我們很難走出人性的陰霾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難道我們終其一生在世間忙碌奔波就真的只是為了碎銀幾兩?實則不然,身在浮世,有人逐利,有的人則是為了爭名何為「名」?,名和利孰輕孰重?,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我們很難走出人性的陰霾嗎?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們很難走出人性的陰霾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難道我們終其一生在世間忙碌奔波就真的只是為了碎銀幾兩?實則不然,身在浮世,有人逐利,有的人則是為了爭名。何為「名」?,名和利孰輕孰重?
名是名字,每個人或者每件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是人們主觀為周圍的人或物貼的標籤,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區分他們。名是名聲,名聲是外界對我們的評價,這種評價可以通過人群實實在在地傳播並對人們產生影響。當然這種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說某人品學兼優,道德高尚,又或者是某人聲名狼藉,道德敗壞等等,這些都是屬於一個人的名聲,別忘了!名聲是可以被傳播的。
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為何每個人被傳播的名聲卻是千差萬別,形態各異?直到在一本描述人性的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人性中最深層次的動力是對重視的渴望」,或許真的可以從人性的視角出發去解釋以上的疑問。
卡耐基在他的著作《人性的弱點》一書中這樣描述道:「健康長久的生命,食物 ,睡眠 ,金錢,以及金錢能換來的東西,來世靈魂不滅 ,性生活的滿足 ,子女幸福安康 ,被重視的感受這些東西都是我們人人渴求得到的」,他在書中同時提到:「以上的這些需求,在通常情況下並不難實現,但關於【被重視的感受】這一點確是個例外,人們像渴求食物和金錢一樣渴求【被重視的感受】,卻往往難以饜足」。那麼何為被重視的感受?
感受這種東西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虛無縹緲,卻又實實存在。這應該是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了吧,筆者學淺,對心理學更是一竅不通。關於「被重視的感受」我的理解是他人對我們的關注,欣賞或是認同讓我們產生「自己很重要」的良好感覺就是被重視的感受。而卡耐基先生則說「希望感到自己重要」這是人性。
「讓自己感到很重要」這一人之本性跟我們上文所提到的名聲有什麼直接的關聯嗎?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實則是息息相關。只不過是因為我們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罷了。人嘛,大多數時候都是只關心自己的事,很少會去顧及到他人。
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你便會發現,名聲就是人們為了滿足「我很重要」這一人性需求時所用方式的具體表現。通俗來說就是人們會為了博得他人的關注,認可以及欣賞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當然每個人採取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才造成了他們在人群中聲名各異。
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博得他人關注可以說是用盡了各種方式和手段,這種現象在日益發展的網絡環境中尤為明顯。當然我們不能說別人博取他人關注的行為是錯的,因為這一行為是受人性驅使。即使是當今世上的成功人士,他們也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關注,以此來滿足「我很重要」這一人性需求。
在手機不離手的今天,只要我們打開手機就會看到,網絡上有人靠真才實學去為人們傳遞有價值的信息而贏得別人的認可和欣賞,也有人靠譁眾取寵,編造謠言,用坑蒙拐騙的方式去博得他人的關注,更有甚者為博人眼球不惜走上犯罪之路,真可謂是無所不用極其。靠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獲得關注和認可有什麼區別嗎?本質上確實是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為了滿足人性。唯一的區別是當潮水退去以後,前者會留下受人尊敬的美名,而後者則會罵名遠揚且為世人所不齒。孰優孰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名和利哪個對我們更為重要?我想說的是其實兩者對我們幾乎同樣重要。利得名是錦上添花。只嘆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今的社會生活節奏又是如此的快,在利益爭奪異常激烈的當下,可能我們早就忘了什麼叫做青史留名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