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解釋為了什麼是什麼歌,行政解釋是正式解釋嗎
2023-04-10 15:33:26 1
《蘇月之名》詞曲/音樂:羅剛
第一次看當時的書,在朋友圈發幾句感慨。麵包說,沒想到你對哲學問題感興趣,聊聊吧。於是,我們的第一次聊天就被拉到了「談東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和差異」的程度。
第二個重要的聊天是當我說我要去採訪他的時候。剛開始就被川普打斷了(當時美國大選有新動向,面包正在關注國際時事),所以草草收場。
幾天後,麵包先生突然對我說:「上次接受你的採訪,沒多久我就做了一個決定,我要出來做音樂。」 我懷著激動和驚訝的心情想了想,我們去了這次採訪討論了哪些改變生活的話題?我真的沒有想到,所以我現在有這個採訪。
以下是我們兩個聊天的大部分內容。
第一次:
大慶:麵包先生,你為什麼叫麵包?
麵包:很久以前註冊鍵盤中國的時候,就想取一個很普通的名字讓大家記住。因為我喜歡麵包,所以我把它撿起來了。米飯、麵條、麵包……如果我可以選擇主食,我會選擇麵包,到目前為止就是這樣。
大慶:你大學的專業是什麼?
麵包:我的大學和研究生都在天主教中南神學與哲學學院,在那裡我學習了宗教哲學。
大慶:當年為什麼選這個專業?
麵包:我在星海音樂學院學習了兩年,發現自己喜歡學習宗教音樂和聖樂,所以在完成音樂學院之前就去神學院學習。神聖的音樂包含在宗教哲學中,它被批判性地和投機性地思考,而不是根據我更喜歡的收入評級或社會認可的成功來判斷。
大慶:你小時候和音樂的關係是怎樣的?
麵包:我家有幾位音樂老師,我是在他們身邊長大的。從被祖母帶領學習手風琴開始,我開始學習鋼琴等樂器。
大慶:你學音樂的時候有什麼難忘的事情嗎?
麵包:我在大學有一位老師教即興表演。上課的時候,他在我們面前拿了一幅畫說,你看到這幅畫的第一感覺是什麼,你用樂器彈出來,或者用黑白寫出來,這個是你最真實的感受。
他教給我們作文理論,同時教給我們思想,給了我一個全新的世界。那時我意識到音樂不需要受技術的束縛。你只需要看畫面給你的感覺,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這就是創作。這是我在大學時得到的巨大啟迪。
大慶:在音樂界,你現在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
麵包:以前是一名樂器測試員,希望以後能回到音樂家這個領域。
第二次:
大慶:你說上次採訪後你又開始做音樂了。有沒有當年發生的事情觸動了你?
麵包:你採訪我之後,我反省了一下。我覺得我不應該繼續做一些相同的事情。相同的事情可能與業務有關。我不認為可以說因為面試是在我回答了你的幾個問題之後的第二天,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音樂家更貼近我的心。
大慶:你上一次把自己定義為音樂家是什麼時候?
麵包:大約10年前。從我26歲開始,我就沒有認真寫過歌,也沒有做過音樂。有商業演出,有商業創作,但這些對我來說不叫音樂。從 10 多歲到 20 多歲,我從未上過大學,上過大學,然後上過教堂。我一直在做音樂。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輩子的音樂家。
由於各種原因和家裡的環境,姐姐想出國留學需要賺錢,所以我在出國留學的時候就開始介紹一些鋼琴,就是做貿易的,在國內花了10年的時間眨眼間。
不過,我覺得也不錯。這讓我現在擁有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經濟能力和自己的意識。我對音樂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覺得現在開始做音樂很符合我的生活,是時候重新做音樂了。
大慶:有沒有音樂家啟發了你?
麵包:我以前是不願意說的,現在我的心是散的。我是聽著 lacrimosa 長大的。他們改變了我。一種是宗教的,一種是德國的。我的第一門外語是德語,現在我說得不太好。我在 18、9 歲時學習了德語。當時他們給我的感覺是他們正在為聖經、死亡金屬、美聲唱法、合唱團、教堂音樂和交響樂作曲,用德國的方式,用他們自己的風格。
時光荏苒,二十多年前,在我面前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身邊有很多鍵盤手Annie,Lacrimosa的鍵盤手,她在舞臺上彈奏,她的愛人在她身邊,他們在唱歌讚美詩,如夢如幻。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眼裡還是淚流滿面,尤其是去英國聽他們表演的時候,全場都淚流滿面。你永遠不會忘記那種感覺。
123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