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是什麼歌(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景象 隨)
2023-04-10 11:54:46 2
隨波逐流
【成語名字】隨波逐流
【漢語拼音】suí bō zhú liú
【成語解釋】
順著水流而行。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行事。語本《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
【成語典故】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成語註解】
1、凝滯:停滯不動。
【成語出處】
1、《朱子語類.卷七六.易十二.繫辭下》:「佛家有函蓋乾坤句,有隨波逐流句,有截斷眾流句。聖人言語亦然。」
2、《朱子語類.卷一三六.歷代三》:「石林說,王導只是隨波逐流底人,謝安卻較有建立,也煞有心於中原。」
3、《隋唐演義.第三二回》:「我看將軍容貌氣度非常,何苦隨波逐流,與這班虐民的權奸為伍?」
4、《鏡花緣.第一八回》:「學問從實地上用功,議論自然確有根據;若浮光掠影,中無成見,自然隨波逐流,無所適從。」
【成語用法】
一、
語義說明 順著水流而行。
使用類別 用在「順流而行」的表述上。
【隨波逐流造句】
1、因為發動機故障了,如今只能任船兒在海上隨波逐流。
2、泛溪的'小舟隨波逐流而下,才過沒多久,船兒就已經走了好遠。
二、
語義說明 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行事。
使用類別 用在「毫無主見」的表述上。
【隨波逐流造句】
1、我們行事要有定見,不能隨波逐流。
2、所謂擇善固執,就是我們要有主見,不可隨波逐流。
3、一個人要力爭上遊或是隨波逐流,取決於自己的決心和毅力。
4、社會道德淪喪,我們身為知識分子,要力挽狂瀾,不能隨波逐流。
5、我是要隨波逐流,做個平庸的人呢?還是要抗逆世俗,追求自我的發展?
辨識
【近義詞】:同流合汙,與世浮沉
【反義詞】:中流砥柱,特立獨行
辨似:
形音辨誤 逐,追趕。不可寫作「遂」。
同 「隨波逐流」及「同流合汙」都有跟著別人行事的意思。
異 「隨波逐流」側重於沒有主見;「同流合汙」側重於跟著別人做壞事。
隨波逐流 同流合汙 辨似造句
我們行事要有定見,不能隨波逐流。
他因與不法分子同流合汙,被警察通緝。
【參考詞語】:隨波漂流
【漢語拼音】: suí bō piāo liú
【成語解釋】: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1、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若夫說誘甘言,懷寶小惠,泥滯苟且,沒而不覺,隨波漂流,與熛俱滅者,亦甚眾多。」
【參考詞語】:隨波同流
【漢語拼音】: suí bō tóng liú
【成語解釋】: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1、唐.權德輿〈送襄陽盧判官赴本使序〉:「德蕩乎名,名與實軌矣,至有趨世徇物,隨波同流。」
【參考詞語】:隨波逐浪
【漢語拼音】: suí bō zhú làng
【成語解釋】: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1、唐.白居易〈浪淘沙詞〉六首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2、《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這樣沒主意,隨波逐浪的人,不打他更打那個?」
【參考詞語】:逐浪隨波
【漢語拼音】: zhú làng suí bō
【成語解釋】: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1、《五燈會元.卷一四.華嚴慧蘭禪師》:「華嚴今日不可逐浪隨波,擬向萬仞峰前點出普天春色。」
2、清.黃宗羲〈腳氣詩〉十首之一:「籲嗟運中人,逐浪隨波進。」
【參考詞語】:隨波逐塵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