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全過程設計(梁思成的裝配建築論)
2023-04-11 20:42:34 3
裝配式裝修的話題談了很久,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的觀點就不說了,反對的觀點一直集中在裝配式裝修會造成千篇一律,裝配化裝修的房屋都是簡單的重複,讓人膩味。
其實,我國近代最偉大的建築家梁思成先生(梁啓超之子)早在60年前就提出裝配式建築的概念,並指出建築裝配化未來必然將取代現場手工作坊式的建築裝修方式,是建築工業化的方向,而做裝配式建築,也要千變萬化,而不是千篇一律。
梁思成先生在60年代初期,應周恩來總理的之邀,在人民日報上撰寫了一系列的隨筆文章來闡述他的建築理念。據說梁思成先生回憶,是某日在機場碰到了周總理,周總理拍著梁思成的肩膀說:你的《建築師是怎樣工作的?》一文,我看了,寫的很好,這類文章以後不妨多寫。提高人們對建築的認識。「之後梁思成先生聽從周總理的建議,在人民日報上開筆,說古論今,旁徵博引,並親自手繪文章插圖,寫了10多篇隨筆小文,後都收錄在梁思成的《拙匠隨筆》中。
其中收錄了兩篇梁思成先生在1962年中寫的關於裝配化建築和建築重複和變化的文章,一篇是刊於1962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的《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另一篇是刊於9月9日人民日報的《從拖泥帶水到乾淨利索》
在後一篇文章中,梁思成先生寫到: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在一些技術先進的國家裡生產已逐步走上機械化生產的道路。唯獨房屋的建造,卻還是基本上以手工業生產方式施工。雖然其中有些工作或工種,如土方工程,主要建築材料的生產、加工和運輸,都已逐漸走向機械化;但到了每一棟房屋的設計和建造,卻還是像千百年前一樣,由設計人員各別設計,由建築工人用雙手將一塊塊磚、一塊塊石頭,用溼淋淋的灰漿壘砌;把一副副的桁架、梁、柱,就地砍鋸刨鑿,安裝起來。這樣設計,這樣施工,自然就越來越難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了。」
並提出了「設計標準化,構件預製工廠化,施工機械化」裝配化建築的設想。
同時,作為建築藝術的大師。梁思成先生也預見到了:在建築裝配化的過程中,會遇到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的矛盾。
梁思成先生的建築學定義公式 「建築⊂(社會科學∪技術科學∪美學)」(符號⊂的意思是被包含於,∪表示結合,這是高等數學的符號)。梁思成先生這個公式的含義就是建築是社會科學,技術科學,美學相結合的藝術。建築的三要素就是適用,堅固,美觀。在梁思成先生心中,建築從來都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梁思成先生認為,建築師們必須在「設計標準化,構件預製工廠化,施工機械化」的前提下圓滿地處理建築物的藝術效果的問題,並提出可以借鑑我國前代哲匠的傳統辦法。
這個辦法在梁思成《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的文章中可以找到,在這篇文章中,梁思成先生寫到,故宮裡的每扇門,每個窗,每個牆的圖案,每個部件都是按照明清兩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統一規格,統一形式建造的,連彩畫,雕飾也是如此,都是無盡的重複。我們完全可以說他們是千篇一律,可是從天安門一步步走進去,我們卻會被故宮千變萬化的浩瀚畫卷所折服,梁先生說,這就是建築的重複與變化的辯證統一。
裝配式裝修也是如此,標準化,預製化,並不能影響建築的千變萬化的藝術性。尤其是家庭裝修的硬裝部分,主要還是牆面地板天花的顏色和在造型的搭配,這些通過牆板,地板的顏色的搭配和吊頂龍骨的構架組合,同樣是千變萬化。
所以說裝配式裝修就如積木魔方一樣,建築過程如同搭積木一樣簡單方便,而裝修裝飾亦如魔方一樣千變萬化。
時至今日,裝配式建築在歐美日等國已經成為建築的主流,國內也開始興起推廣,梁思成先生九泉之下,可明目亦。
最後用林徽因女士寫給梁思成先生的詩,來表達我們對這位偉大建築師的懷念。
"忘掉靦腆,轉過臉來,把一串瘋話,說在你的面前"。
積木魔方裝修:關注裝配式裝修,防霧霾新風和智能化建築,點擊下面圖片廣告可以找到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跟我聯繫,評論必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