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促成了井岡山「朱毛會師」?(圖)-軍事秘聞-軍事頻道-中工網
2023-04-02 04:41:48
北接「彭滕」 轉戰井岡播火種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革命的武裝鬥爭烈火越燒越旺,反動派越來越坐臥不寧,千方百計要把革命的「火種」剿滅。此時,迅速擴大紅軍,把分散各地的武裝力量集中起來,形成「拳頭」,成為我黨我軍的迫切任務。
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和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成立紅軍第5軍,欲求得與湘贛邊朱毛領導的紅4軍連成一片。 獲知這一情況後,即指示何長工組成以他為首的北路行動委員會,帶領部隊去蓮花縣黃陂山村接應彭滕。此間何長工所帶的是一支正在改造中的國民黨起義軍,這樣他肩負著既改造舊軍隊,又迎接彭滕率紅5軍主力上井岡山的雙重任務。為此,何長工按紅軍的建軍樣式,一邊深入做好政治教育和宣傳鼓動工作,一邊在縣委和農民自衛軍的協助下同敵人展開激戰。在何長工率部掩護下,彭滕所部成功奔赴井岡山。這次會師進一步壯大了井岡山紅軍主力,從此紅4軍和紅5軍兩支部隊並肩作戰,在敵人第三次「會剿」井岡山時,有了守山與出擊贛南的分兵,開闢了贛南閩西大片根據地,以至發展為中央蘇區。
1929年初,湘粵贛敵人對以井岡山為中心的湘贛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三次「會剿」。為避敵鋒芒,保存實力,紅軍一度從井岡山轉移。此時,何長工任 寧岡中心縣委書記兼紅32團黨代表、 湘贛臨時特委常委。根據 的指示,他臨危受命井岡山是誰,帶領井岡山周圍6個縣的農民自衛軍與敵周旋井岡山是誰,開展殊死鬥爭。趁國民黨內部矛盾激化時,何長工抓住機會集中兵力,一舉消滅駐紮在茨坪的反動武裝,收復了失地,迎接彭德懷率領的部隊從瑞金重返井岡山。此時何長工把經過戰鬥發展培訓的紅軍獨立第1團補充到紅5軍;同時發動青年積極參軍,動員各縣赤衛隊充實紅軍,使井岡山的革命火種越燒越旺,發展成為燎原之勢。
5 6 共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