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向張富清學習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5篇
2023-04-02 02:14:50 2
世上沒有生而為聖的人,也沒有生而便偉大的人。然而那些最終偉大的,那些最終被尊為聖人的人。下面是學習啦範文模板網為大家收集關於2019向張富清學習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5篇,歡迎借鑑參考。
向張富清學習先進事跡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
95歲的人生,71年的黨齡、深藏63年的戰功,每一個數字,都是不平凡的歲月刻度,都是實實在在的寒來暑往,風雨無阻。張富清選擇紮根苦境,艱苦奮鬥,始終以埋頭奮進的姿態,為黨和國家奉獻他的一生。張富清的堅強黨性和光輝品質,正是新時代「絕對忠誠」的鮮活教材,引導並教育我們,在走向民主復興的光輝徵程中,攻堅克難、甘於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產黨員應當堅守的黨性本身。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
張富清同志一輩子初心不改、本色不變,是黨員幹部和退役軍人的楷模。學習張富清同志,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矢志奉獻,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學習他堅守初心、不忘本色的高尚情操。要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退役軍人對標先進查找差距,切實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感染自己、鞭策自己,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人人爭當「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和「最美退役軍人」。
忠誠和信仰不僅是抽象概念,更是實踐品格;不僅是口頭表態,更是實際行動。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來說,無論歷史條件如何變化,對黨忠誠始終是貫穿一生的精神底色和行為自覺。不忘初心,根本的是不忘忠誠;革命者永遠年輕,年輕的不是容顏而是丹心。94歲的老兵周智夫,「黨指到哪裡,就打到哪裡」;78歲的「最美退役軍人」吳洪甫,「黨叫保守秘密,就守口如瓶37載」;已故的百歲老紅軍張玉華,「把自己視為黨的兒子,以身許黨志不移」。這些老黨員、老軍人、老英雄把忠誠和信仰體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落實在每一次選擇、每一次堅守中,閃耀著生命的無限光華,立起了不朽的精神豐碑。
真正的共產黨員,忠誠從不換崗,信仰從不變老。老黨員張富清,在新時代唱響了一曲忠誠奉獻之歌。共產黨員、革命軍人都應向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紅色血脈,把對黨忠誠詮釋在行動中、體現在崗位上,努力在強國強軍的偉大徵程中書寫絢麗詩篇、演繹精彩人生。
向張富清學習先進事跡
近日,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張富清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
要甘於擔當和奉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學習張富清戰鬥英雄,匡正人生價值坐標,始終以英雄為榜樣,強化擔當奉獻意識,努力幹好本職工作,堅決完成黨交給的每一項任務。因此,要時刻以先進為標杆,以典型為榜樣,做一個永葆黨員本色的好幹部。同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始終不忘自己的理想目標,敢於直面矛盾和群眾的需求,逐條分析解決問題,把嘴上說的、會上定的、紙上寫的,變成一個個的具體行動和一項項的務實有效的舉措。
要牢記初心和使命。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因此,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要傳承和弘揚張富清老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積極投身新時代火熱實踐,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擼起袖子加油幹。
同時,積極響應總書記的囑託,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入到群眾中去,只有腳丫子踩到泥裡,才能真正體會和了解群眾的心聲和疾苦,傾聽群眾呼聲,找到工作的方向,為幹好工作打好基礎。
要強化舍小和顧大。沒有時間是白花的,沒有精力是白費的,只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總會從中得到些許收穫。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學習張富清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不怕犧牲、捨生忘死的奉獻精神,不計得失,淡看得失。同時,要始終保持一顆初心,懷揣著純樸的理想勇敢前行,擁有寬廣的胸懷,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幹事創業中去,不為名利所惑,不受得失所困,也許看起來失去了些許小利,換來的是一方百姓千金難買的真心,收穫的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滿滿幸福。
向張富清學習先進事跡
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5月25日,人民網)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張富清同志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義無反顧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黨指到哪裡,我就走到哪裡,打到哪裡」。憑藉著「越是艱險、越是向前」的奮勇,張富清同志立下赫赫戰功。但是,60多年來,張富清同志,塵封功績,深藏功與名,只一心為黨和人民默默付出自己、奉獻自己。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度,張富清同志積極主動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奔赴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地方,默默為地方人民奉獻自己的青春和血汗。在職30年,他淡薄名利,深藏功與名;時局艱難,他以示垂範;忠孝難全,他堅守崗位;改革開放,他殫精竭慮。他一心忘我工作、任勞任怨、不矜不伐,只默默為黨為民無私奉獻、默默付出。
60年來,這位71年黨齡的老戰士、老黨員的光榮事跡為人所知。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同志就是我們的英雄,就是我們的先鋒。廣大的黨員幹部要深刻學習這位老黨員淡泊名利、一心默默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認真梳理總結半年工傷認定工作,對照任務完成情況,取得一定可喜成績。完成日常工傷認定,熱心接待群眾諮詢,詳細耐心解釋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並聯合相關單位及科室督導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成績取得同時,也是不斷突破自身、創造佳績背後,是一個個人社職工克服困難、披荊斬棘、建功立業的艱辛工作辛勞付出,也是一個個張富清的故事。
向張富清學習先進事跡
張富清,男,漢族,1924年12月出生,陝西洋縣人,1948年3月在陝西瓦子街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1月轉業到來鳳縣,先後在縣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縣外貿局、縣建設銀行工作,1985年1月離休。張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戰鬥中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立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師「戰鬥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看似寥寥數語的評價實則卻是深入人心、字字珠璣。在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即將啟動之際,總書記親自做出重要批示,彰顯出「不能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的錚錚承諾,張富清同志的典型事跡無疑是最為鮮活的「歷史教科書」。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要向他學習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論所處哪種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牢記宗旨、堅定信仰,真正把對黨的絕對忠誠的理想信念融入靈魂,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做好組織交代的每一件事。我們要向他學習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目前,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我們要牢固地樹立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態度和堅定信念,增添攻堅克難、攻城拔寨的勇氣,少一些抱怨情緒、多一些實幹行動,少一些畏難氣餒、多一些堅決堅韌,。我們要向他學習胸懷大局、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他像革命的一塊磚,數十年如一日,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為,幹一行愛一行,不務虛功、開拓奮進,體現了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
向張富清學習先進事跡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
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老英豪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據守初心、不改本性,業績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當地,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素樸實、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闊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典範。要活躍宏揚貢獻精神,凝集起眾志成城鬥爭新時代的強壯力氣。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四個碉堡,戰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窮山區奉獻一生。從此,赫赫戰功被他埋在心底,隻字不提。
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
老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詮釋了英雄的含義。
英雄無言,致敬老英雄!我們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小我融入大我、個人夢融入中國夢,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