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是什麼類型的歌(歌手是誰董春輝唱的歌)
2023-04-11 01:20:11 1
在短劇浪潮下,很多類型劇都有過短劇的嘗試。
諜戰+短劇,還未有過成功案例。
此前觀眾熟悉的諜戰劇,基本是30集起。《了不起的D小姐》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僅12集。
可惜,雖然有不錯的陣容和尚可的製作,但這部諜戰短劇並未發揮出二者的疊加效應。
底子本身很弱,又因為篇幅有限,只能把必要的情節過渡和人物塑造省略了,反而讓它成為一部沒諜戰劇情的諜戰劇。
歡迎進入「鳳娛指數-影劇綜榜單」小程序,搜索「了不起的D小姐」並發表你的看法。
女性視角講諜戰,帶點製作
大量諜戰劇都以男性視角展開,以男性主人公的成長為敘事主線。
《了不起的D小姐》凸顯了女性視角。
1930年初的上海,各方勢力風起雲湧,社會動蕩。
寧波的富商之女丁易青(張婧怡 飾)隻身來到上海,因緣際會結識了我黨的地下工作者林默生(牛駿峰 飾)、董紅玉(曾黎 飾)、杜瑛(郎月婷飾)等人。
劇集一方面呈現1930-1940年代上海的風雲變幻,一邊刻畫丁易青的成長。
雖然一開始她對革命沒什麼了解,但接受過新式教育,思想開明。
在接觸了進步人士,並得知自己苦苦尋覓的二哥已為革命犧牲後,丁易青為進步理念所吸引,最終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並利用龐大的商會,為我黨的地下工作做貢獻。
不少人覺得這個劇名有點奇怪。這個「D小姐」,既指丁易青,也指董紅玉、杜瑛等「D小姐」,更代表抗日救國戰線上千千萬萬的女性。
女性視角講諜戰,多少帶有新意。
劉震雲擔任該劇的總策劃,究竟策劃了多少不得而知,也或許只是掛名。
製作上,該劇也並不馬虎。
眾所周知,短劇的盈利空間比長劇少得多。比如一樣的置景,拍12集也是拍,拍30集也是拍,可置景成本卻是一樣的。做短劇,虧錢風險越大。
《了不起的D小姐》並未因此打了折扣。雖然大部分場景都是在影視城拍攝的,但置景細節上還是很契合不同人物、不同身份特徵。
在諜戰情節上,雖然前6集沒什麼槍戰戲份,但還是安排了一段有一定拍攝難度、豐富可看性的追逐戲。
從演員陣容上看,至少是中等以上製作的班底。
除了張婧儀、牛駿峰外,還有梁冠華、曾黎、郎月婷、焦剛、郝平、欒元暉、馮暉等諸多實力派演員「作配」。
所以,撇開劇本不說,《了不起的D小姐》並非那類粗製濫造之作。
精彩程度「短缺」
諜戰劇的劇本創作本身就難度不小,在短劇的體量裡,需要「情節更集中、反轉更高能」,對於編劇的挑戰就更大了。
比如能不能找到小的切入點,不要動輒涉及10多年的歷史背景,就講述一個發生在幾天內的諜戰風雲?
只可惜,《了不起的D小姐》走的是傳統諜戰劇路徑:什麼都想要,結果什麼都講不清楚。
就像一個原本30集的故事,偏偏壓縮到12集,很多起承轉合就成了梗概。
比如曾黎飾演的董紅玉,是 上海地下工作的領導者。犧牲前,她的最大功能就是告訴下線林默生——我們的聯絡點被敵人破壞了,趕緊轉移。
怎麼我黨的聯絡點那麼容易被破壞?怎麼破壞的?劇中一概不呈現。
諜戰是高智商的鬥爭,對於邏輯的縝密性要求非常高,任何瑕疵都會顯得相當刺眼。
《了不起的D小姐》在這一點上做得並不及格。
比如林默生要跟我黨的三號同志接頭,發現三號被逮捕了。林默生需要立即離開上海,以防三號叛變。
林默生欲回家取走重要文件,又怕附近有埋伏。他就裝扮成黃包車車夫,拉著丁易青,請丁易青回家幫他取。林默生就在樓下等丁易青……
這個橋段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林默生發現三號被逮捕了,應該第一時間回家拿文件,因為逼供需要一定時間,何況林默生一直篤定三號不會叛變。
假若三號叛變了,這時他讓丁易青去取,豈不是讓丁易青陷入危險中嗎?
這個文件如此重要,他跟丁易青也認識不久,這麼重要的任務就放心交給丁易青?
他就住那裡,鄰裡都認得他,戴了個帽子、拉了輛黃包車,難道鄰居就認不出他了?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