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分割世界上公認的美感比例竟然是一場騙局?
2023-03-30 15:20:34 2
黃金分割是一場騙局?黃金分割是指世界上公認的美感比例,黃金分割的比值大約為1.618,而就是被這個世界上所公認的美感比列,卻有一個更加讓人震驚的事情,那就是黃金分割其實是一場騙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是怎麼回事吧。
黃金分割是什麼?
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1.618。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的發展史:
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斯拉學派研究過正五邊形和正十邊形的作圖,關於黃金分割比例的起源大多認為來自畢達哥拉斯學派,1:0.618就是黃金分割。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索斯第一個系統研究了這一問題,並建立起比例理論。公元前300年前後歐幾裡得撰寫《幾何原本》時吸收了歐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系統論述了黃金分割,成為最早的有關黃金分割的論著。
黃金分割在文藝復興前後,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受到了歐洲人的歡迎,他們稱之為"金法",17世紀歐洲的一位數學家,甚至稱它為"各種算法中最可寶貴的算法"。這種算法在印度稱之為"三率法"或"三數法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例方法。中世紀後,黃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義大利數學家帕喬利將中末比為神聖比例,並專門為此著書立說。
黃金分割是一個騙局?
黃金分割是一個騙局主要是來自兩個人,一個是被錯誤引用,另一個就是出來忽悠人的。第一個人是盧卡·帕西奧利,在1509年這位方濟會修士寫了一本名為《神聖比例》的書。在他的書中,Pacioli並不主張將黃金分割的美學理論應用於藝術、建築和設計上,相反,他支持公元前一世紀的建築大師維特魯威的系統合理比例。
1799年,馬裡奧·裡維奧他寫了一本關於黃金分割的書,將黃金分割冠在了帕西奧利頭上,帕西奧利與達·文西是好朋友,19世紀達·文西的作品再度流行起來,因達·文西的插圖《神聖的比例》,很快大家就說達·文西本人使用黃金分割才創造了這麼精美的油畫。
另一個傢伙是Adolf Zeising,「這傢伙真想讓人把他綁在火刑柱上,他把黃金分割推上了至高峰。」Devlin笑著說,「Zeising認為黃金分割是一個普遍規律,描述了自然和藝術領域的美和完整性,黃金分割無處不在,所有結構、形式和比例、宇宙或者個人、有機或無機、聲或光都能對上號。」
Zeising把黃金分割應用到人體上,其實像人體這麼複雜的東西,很容易找到比例接近1.6的。但是不管是編的還是怎樣,Zeising的理論變得非常流行。就像莫扎特效應一樣,到了20世紀,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的Modulor系統人體比例成了黃金分割,達利《最後的晚餐》畫布形似黃金矩形,接著,藝術歷史學家們開始重新梳理歷史上優秀設計,試圖將黃金分割適用於巨石陣、倫勃朗作品、沙特爾大教堂和修拉作品中。黃金分割和美麗的世界藝術、建築和設計聯繫在了一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