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插數字翅膀(數字文明按下加速鍵)
2023-04-14 10:52:33 3
光明網訊(記者 李飛)信息技術改變了人類生產方式,拓展了人類生活的空間,助力人類文明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邁向「數字文明」。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承載著「一體化」和「高質量」融合發展的國家使命。新時代下,如何深刻把握人類社會邁向數字文明的發展大勢,搶佔數字時代發展先機?
11月9日,長三角一體化數字文明共建研討會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該活動是2022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三項「永久舉辦地」特色活動之一。與會嘉賓、專家學者、相關企業負責人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從宏觀經濟、產業發展等多角度探討數字文明新未來。
「現有網絡安全發展範式,無法解決數字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與功能安全交織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認為,沒有內生安全賦能,任何數字基礎設施都是「沙灘建樓」,不堪一擊。實踐表明,內生安全賦能設備在技術成熟度、技術普適性和技術經濟性方面,都達到了規模化推廣應用的程度,可以解決相應問題。
長三角數字文明發展到了哪個階段?浙江大學副校長、浙江大學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先海列舉了一組數據:2020年長三角數字經濟總量達10.83萬億元,佔區域GDP總量的44.26%; 2022年中國城市數字貿易綜合指數前10名城市中,長三角滬杭寧甬佔四席。
黃先海認為,長三角數字經濟一體化發展有現實稟賦作支撐。長三角數字經濟規模大、數字貿易比重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完備,且數據產出規模與綜合算力水平全國前列,放眼全國,長三角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構成要素與綜合優勢明顯。同時,他還建議,要破除跨領域、跨區域的數字經濟發展壁壘,從「點狀突破」到「鏈式創新」,撬動長三角數字創新整體格局,構建數字創新要素樞紐,匯集連結全球各地數位技術與專業人才。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智庫中心主任李繼春認為,人才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助力數字文明共建要搭建高端智庫,制定技術標準、樹立人才標杆、創新體制機制,打造思想高地。同時,聚合全球科創力量,服務長三角創新發展。
嘉興學院經濟學院院長、嘉興學院中國共同富裕研究院執行院長文雁兵認為,數字文明與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最大的區別在於回歸人性,促進發展與共享。長三角作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引領者,必須通過高質量發展,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級城市群的開放、合作和競爭。「關鍵就在於數位化改革、數位化發展和數位化合作。」
「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光靠各地企業單打獨鬥很難,要有組織地進行『大兵團』攻關。」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振表示,長三角一體化要更好發揮數字、技術、市場、產業的協同力、推動力,才能使整個長三角一體化能夠更高質量。
數字文明建設離不開創新平臺的打造和源頭技術的創新實踐。螞蟻集團黨委副書記、首席合規官李臣介紹,數字文明從企業角度來看有數位技術、數字包容和數字治理三個方面。比如,在數字包容方面,「支付寶把殘障人士開發標準作為技術開發強制標準,保障能夠服務殘障人士。」此外,一批「生長」於長三角的硬核技術正深耕各自領域,以企業為核心的數位化創新生態系統逐步搭建。
在數字產業之外,公共服務數位化也是數字文明時代的標誌。目前,長三角「民生一卡通」已加載公共運輸等21項服務功能;13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長三角一網通辦;異地門診直接結算已覆蓋長三角41個城市。「共建共享、開放融合、互助共進、多跨協同」的「數字長三角」合作平臺的打造,激發了長三角地區數字協同創新活力。
本次研討會上,滬蘇浙皖長三角聯席辦和上海青浦、上海松江、杭州、寧波、嘉興、湖州、南京、蘇州、合肥、蕪湖等10個城市人民政府還共同倡議發起組建了「數字長三角共建聯盟」。此外,現場還發布了《攜手邁向長三角數字文明新未來——烏鎮宣言》。宣言指出,該聯盟將致力於謀劃數字基建新布局,激發數字經濟新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新效能,優化數字社會新環境,加快數字素養新提升,共商數字治理新機制,築牢數字安全新屏障。
此外,本次活動在網絡端搭建了一個元宇宙虛擬會場。未能線下參會的嘉賓人員可以通過這一新技術,雲端「親臨」現場,沉浸式感受現場氛圍。
來源: 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