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大師卓別林自導自演(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
2023-04-16 03:00:39 2
126年前的今天,在英國倫敦,一名小嬰兒出生了。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分居,小男孩與他的同母異父的哥哥隨他們的母親生活。家境每況愈下,兄弟兩人被送入倫敦蘭貝斯區的一個貧童習藝所,幾周後他們又被送入一個收養孤兒的學校。男孩12歲半時,父親去世,母親患精神病最後被送入一個精神病院。7年後,他離開了孤兒學校,成了一名流浪兒。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小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遊藝場掃過地。誰也沒有想到,他後來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一代喜劇大師,他的名字叫查理·卓別林。
這是後來人們提到他時最先想起的形象——
↑卓別林在影片《摩登時代》中的一個鏡頭
↑卓別林在電影《淘金記》中的劇照
瑞士城市沃韋是喜劇大師卓別林晚年定居和最終安息的地方。
查理·卓別林和妻子奧娜·卓別林就靜靜地躺在這裡。
他生前最後25年在這裡度過。
故居裡至今仍保留許多卓別林的個人物品。
沃韋的沿湖小路上矗立著卓別林的雕像。你可以想像到,卓別林生前也應該會像這樣,在湖邊愜意地散步。
根據美國移民紀錄,查理·卓別林於1912年10月2日隨同卡爾諾默劇劇團進入美國。當時電影導演麥克·塞納特看到卓別林的表演後僱用了他。卓別林在那裡與喜劇演員瑪布爾·諾曼德合作。1914年到1923年間,卓別林拍攝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默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事實上他可以說是第一名世界明星。後來卓別林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
↑卓別林在電影《尋子遇仙記》中的劇照
↑卓別林與喜劇明星馬克思·林代的合影
↑義大利拳擊冠軍普裡莫·卡爾內拉和查理·卓別林的合影
↑卓別林與好萊塢著名影星瑪琳·黛德麗的合影
↑喜劇大師忽然間歡脫的形象
↑卓別林在電影《一個國王在紐約》中的劇照
1930年初,梅蘭芳率領劇團到美國六大城市進行訪問演出。5月的一天,梅蘭芳一行抵達洛杉磯,當晚應劇場經理之邀參加歡迎酒會。賓主剛剛入座,一位神採奕奕的中年人迎面走來,他穿著工作服,連領帶也沒有系,與那些身著正統禮服的參加者相比顯得格外特別。梅蘭芳覺得似曾相識,正思量著在哪兒見過此人時,劇場經理站起來向他介紹說:「這位是卓別林先生。」經理又向卓別林介紹說:「這位是梅蘭芳先生。」 幾天後,梅蘭芳應邀到卓別林和範朋克等合辦的聯藝公司,以及米高梅、二十世紀等拍攝現場參觀。卓別林熱情相待,詳盡地向梅蘭芳介紹了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情況,最後兩人親切合影,為世人留下了一幅十分珍貴的照片。當時,梅蘭芳與卓別林都正值壯年,各自在藝術創作和表演道路上獨樹一幟,他們彼此仰慕,互相勉勵,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梅蘭芳與卓別林在好萊塢電影廠合影。旁立者為該廠導演及演員。
1954年,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舉世聞名的日內瓦會議,下榻於日內瓦萊蒙湖畔的花山別墅。就在這所普通的房子裡,周總理與世界影壇巨星卓別林有過一次親切而愉快的會見。他們之間的誠摯交往和深厚友情,被廣為傳頌。
「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再加上一根從來都不捨得離手的拐杖,卓別林用他的表情和動作將美國默片帶到最高峰。」查理·卓別林不僅是第一位偉大的銀幕喜劇演員,還是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導演之一。
↑卓別林1940年在電影《大獨裁者》裡使用的鬍鬚
↑卓別林生前用以塑造「流浪漢」的三件道具——禮帽、手杖和皮鞋。
似乎所有的獎項與榮譽在這位喜劇大師面前都變得單薄,他留下的經典作品以及不朽的銀幕形象,從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淡出人們的記憶。
↑卓別林獲得第44屆奧斯卡特別榮譽獎
↑1952年,電影《舞臺春秋》在倫敦雷賽斯特廣場帝國影院舉行首映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接見卓別林。
圖片來源:新華社、伽瑪圖片社、法新社
策劃&編輯: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