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低碳生活方案(倡導綠色消費制止包裝浪費)
2023-04-14 19:35:12
綠色消費低碳生活方案?「打開包裝,有種吃虧上當的感覺」前不久,湖南省嶽陽市讀者張女士在超市買了一袋軟糖,拆袋後發現,別看外包裝挺大,裡面的軟糖卻並沒有多少「就那麼幾顆糖,分別用小袋子裝起,再塞進大包裝從外面看當然是鼓鼓一大包,可其體積都是被氣體和包裝材料撐起來的」張女士說,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綠色消費低碳生活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綠色消費低碳生活方案
「打開包裝,有種吃虧上當的感覺。」前不久,湖南省嶽陽市讀者張女士在超市買了一袋軟糖,拆袋後發現,別看外包裝挺大,裡面的軟糖卻並沒有多少。「就那麼幾顆糖,分別用小袋子裝起,再塞進大包裝。從外面看當然是鼓鼓一大包,可其體積都是被氣體和包裝材料撐起來的。」張女士說。
當前,不少食品開始使用獨立小包裝。初衷是大包裝打開後,食品仍可以被方便地儲存和攜帶。不過,這項設計在部分商家手中變了味。小商品大包裝,簡單商品複雜包裝,引起不少消費者質疑:花錢到底是買商品還是買包裝?
北京市讀者宋女士也有相似經歷。她在超市購買了一袋藍莓果醬夾心餅乾。「這個餅乾我吃過,之前一打開就是長長的一排餅乾。現在拆開包裝袋,裡面是塑料盒,盒子裡是小包裝,每個小包裝裡只有兩塊餅乾。」宋女士說。
線下購物已是如此,網購更是容易「上當」。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楊先生最近給女朋友網購了幾袋凍幹榴槤,也受到過度包裝的誤導。「商品確實標了重量,但買時沒多想,女朋友發來照片,一小捧果肉被分裝在9個方盒子裡。」楊先生說,「那包裝鼓鼓的,有燒水壺那麼大,誰能想到果肉只有那麼一點?」
適度的商品包裝可以保障商品在貯存、運輸中的安全,還可以促進商品銷售。但是片面強調促銷功能,就可能導致過度包裝。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韓雪山認為,一些商家有意藉助精美包裝提升商品附加值,遠遠超出了包裝的基本功能。湖南省廣告協會副會長羅洪程表示,從營銷角度而言,包裝具有商品價值表述的功能,能夠吸引商品的目標群體。大包裝或精包裝可以突出商品價值,但商品本身也應表裡一致,不然就可能讓消費者產生「上當」的感覺。
對此,有讀者在來信中表示,「過度包裝,不僅不實惠,而且不環保,造成資源浪費。許多食品包裝都是塑料製品,過度包裝會加重垃圾處理工作壓力。」
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相關部門陸續制定出臺了多項國家標準,如《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通則》明確,應合理簡化包裝結構及功能,不宜採用繁瑣的形式或複雜的結構,儘量避免包裝層數過多、空隙率過大。市場監管總局也公布了一批商品過度包裝執法典型案例,涉及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妝品領域,曝光了多款包裝空隙率不合格、過度包裝的商品。這些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過度包裝的問題依然存在,還需久久為功、持續整治。
中秋佳節將至,月餅市場逐步暢旺,過度包裝問題再度引起熱議。8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批准發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正式實施。修改單提出:糧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包裝層數不應超過三層;生產組織應採取措施,控制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月餅和粽子的包裝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等。
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這是企業必須執行的「剛性指南」。有專家表示,借著新的國家標準,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和查處,儘快為過度包裝商品「瘦身」。
羅洪程說,「商家要對市場有正確的認識,禮品需要包裝,但大家更希望日常消費品一分錢一分貨。對於過度包裝的商品,消費者最終會選擇『用腳投票』。」
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消費者,儘量購買和選用資源節約型產品;走親訪友時,自覺選擇簡單適度包裝的產品。
(張健參與採寫)(沈童睿)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