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味道(港片的港味除了)
2023-04-15 02:52:42 9
本文作者: 李嘯天
聊起港片的港味,大公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就是香港電影裡沒有蘿莉,只有御女。
我們翻來覆去的盤點,發現這還真的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香港電影裡,無論是巔峰期還是低谷期,對於女性的消費,都是只有御女/熟女,沒有蘿莉,沒有美少女。
這是為什麼呢?
可惜的是,大公並沒有深挖其根源究竟是啥。只簡單提到大陸人記憶中的「港味」。這裡就沿著大公的思路,繼續往前走一步。(因為他自己挖的坑,又不想自己去填。害得我只好勉為其難替他擦屁股。唉,容易嘛我?)
大公提到的觀點的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家記憶中的港味女神級美女,從李麗珍、柏安妮到劉嘉玲、張曼玉、關之琳,再到王祖賢、李嘉欣、鍾麗緹、梅豔芳、周慧敏,再再到莫文蔚、楊千嬅、張栢芝、Twins等等,她們飾演的角色都是成熟範的御女角色,絕無蘿莉氣。即便是他們演繹青春風,也是與大叔們在談戀愛,或者直接演雛妓,壓根不見少女風。即便我們覺得他們的角色很清純,那也是成熟之後的純潔,而不是青春的單純。當然,葉蘊儀是唯一的例外。
換句話說,香港電影裡缺少青春愛情片。日本、韓國的崛起,無不是靠純愛系列的青春片。像日本早期的《東京愛情故事》《同一屋簷下》《情書》,韓國早期的《我的野蠻女友》《藍色生死戀》等。還有臺灣,在電影高峰過去之後,也是靠回歸純愛系列的愛情片在支撐市場,出現了《流星花園》《藍色大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純愛系的青春片。但是,這樣的電影類型,在香港電影裡付之闕如。香港的愛情片,是《胭脂扣》,是《花樣年華》,是《春光乍洩》這樣的成年人的愛情,要麼也是《甜蜜蜜》《如果·愛》這樣純粹成年人的愛情,而非以初戀為主的純愛青春片,再就是輕喜劇類型的愛情,像《瘦身男女》《嫁個有錢人》那種,就更不用說了,都絕非純愛系。
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只有御女,沒有蘿莉?
這個特色就涉及到了香港電影的另一面,就像一枚錢幣的兩面,正宗的港味,除了御女,還有就是搞基。
當然,這裡的搞基,不單純指《春光乍洩》這樣的純正的搞基片。港味的搞基,是說,香港電影喜歡搞「雙雄」,搞兄弟情,義字當先,不是感情勝似感情又超越感情。
早期的狄龍、姜大衛,就不用說了,《獨臂刀王》《十三太保》《刺馬》等,風華絕代,風頭無二。
稍早一些,有周潤發、李修賢主演的《喋血雙雄》,更是將「搞基」一樣的兄弟情推到了頂點。
再之後,又有鄭伊健、郭富城的《風雲》,劉德華、劉青雲的《暗戰》,梁朝偉、劉德華的《無間道》,都將港片中的雙雄對峙的風格演繹的淋漓盡致。
再再之後,《黑社會》《寒戰》《無雙》,依舊將雙雄戲演出新花樣。
如果大公來搞的話,他一定會細細列出來,然後鉤沉背後的故事,興味盎然。我不是他,肚子裡沒那麼多貨,這裡不細講了,省得露怯。再說了,「雙雄」題材的香港電影,大家其實都很熟悉了,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不少來。
這裡,更想挖掘的是背後的原因。
對於好萊塢來說,作為影視圈的扛把子,對於各種電影類型的總結,早就非常成體系化了。對於非單一演員擔綱的影片來說,好萊塢的總結是角色之間最穩固的關係是「三角關係」,即一個有擔當有遠見的領導者,然後有一個能打能拼的英雄者,再然後要有一個專幹髒活累活的搞笑者。典型如《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自然是魔法三人組的領導者,赫敏則是一位頭腦聰明的學霸,羅恩則是搞笑擔當,這個三人組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魔法故事之旅。
至於中國的故事,《西遊記》也是典型的三角結構,其中一個意志堅定目標明確的領導者唐僧,一個能打能鬥的英雄孫悟空,然後是專幹髒活累活的沙僧與負責搞笑的豬八戒。唐僧 孫悟空 豬沙,這是一個穩固的三角關係,豬八戒與沙僧兩個角色在譜系上應該合二為一,分開的話,很明顯沙僧的戲份少很多,存在感不足。三角關係穩定了,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觀影需要,三種角色,總有一款適合你。
但是,香港電影之所以有自己的特色,就在於它沒有按照好萊塢的常規路數去拍片,而是將「雙雄戲」的結構拍出了千般風情,擁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反讓好萊塢來學習香港了,《盜火線》《黑衣人》《尖峰時刻》等,莫不如此。即便是學,好萊塢的「雙雄」也更偏向於一強一弱,一正一邪,兩個角色反差較大的互補式結構,與香港的雙雄模式並不相似。
只有香港,才可以將「雙雄」玩出自己的特色。
為什麼?
是香港電影人的創作自覺嗎?
答案是:當然不。
至於真相,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資本在作祟,一切都是金錢在發生作用。
因為香港電影在崛起的過程中,黑社會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既給錢,又給人,助推了香港電影的高速發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發展迎來了高光時刻,相對應的,香港電影也快速發展。而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存在亂象。典型之一,就是黑社會對於香港電影的深度參與。
起初,黑社會投資電影是為了洗錢。黑社會大佬將販毒等各種非法賺來的錢,去投向拍電影,借道將資金洗白,簡直是一個不能再好的途徑。你想啊,一部投資2000萬的電影,我先把2000萬打進去,然後通過租場地、租道具、片酬、宣發等渠道將錢「合理」花出去。錢轉了一輪,可能有1500又重新回到了投資人的手中。畢竟,租場地、租道具這些可能壓根就不需要花錢,打個招呼就可以搞定,但是表面上的合同是將錢走了一遍的。還有宣發,對外號稱宣傳花了500萬,可能一分都沒花掉,但表面合同上錢是走了一遍的。也就是說,表面投資2000萬,可能實際上用於電影製作的部分只有500。這就是影視洗錢的路數。
可是,黑社會發現除了洗錢之後,拍電影真的可以賺錢。即便實際只投了500萬,但最後電影大賣,可能賺回來的就有1500萬。這可比販毒強多了。又合法,又賺錢,還不用洗,更可以出名,何樂而不為?
於是,大量黑社會的資金湧入到了影視行業。
香港各大電影人,沒有與黑社會打交道過的,壓根就不存在。強如成龍、劉德華、曾志偉、劉嘉玲、梅豔芳,也無不受到過黑社會赤裸裸的威脅。黑社會出資讓你拍片,你敢不拍?那簡直是不想混了。
至於出人,就更不用說了,「新義安」把頭的向華強本色出演《賭神》裡的「龍五」,都不用演,揮手投足之間,本本分分,就足以將黑社會的特點給呈現出來了。
其他,像出身於「14K」的陳惠敏、吳孟達、柯俊雄、樊梅生(樊少皇爸爸),出身於「和合圖」的吳志雄、何家駒、林嶺南(南燕)、霍瑞華(刀疤仔),出生於「和勝和「的 陳清(雙鷹青)、冼寶明......(大公在之前的文章裡已梳理過,感興趣的可以去翻翻。)
總之,黑社會直接參與電影角色的人簡直不能再多了。
甚至,洪金寶、成龍、曾志偉、梅豔芳儘管受過黑社會威脅,但他們自己的勢力跟黑社會也相差無幾,就不多說了。
話兜回來,黑社會對於電影的最大影響,還不是出錢出人,而是對於電影風格的深度影響。
因為黑社會是出資人,是老闆,是擁有話語權的人,那麼這種話語權的必然指向,就是對電影故事有要求,對電影風格有影響。
黑社會對什麼最熟悉?當然是對自己最熟悉。於是,香港片裡的黑社會題材就有了泛濫之勢。而且,黑社會拍黑社會,自己拍自己,自然不能將自己拍出反面角色,肯定要往好的一面去拍,要展示黑社會好的一面。
可是,黑社會好的一面是什麼呢?
是搞基。
是義氣。
是義字當頭。
講義氣,最大莫過於兄弟情。
在兄弟情誼面前,什麼感情,什麼親情,什麼同胞情,統統什麼都不是,統統靠邊站。
《英雄本色》裡的小馬哥,就是典型,對他來說,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才壓根不管你是否落難是否牛氣,只要認準了就是你那就是你。只要成為了我的兄弟,那麼我就不惜為你付出一切。
所以,香港電影裡,黑社會可以想當然地成為主角,《古惑仔》大行其道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黑社會題材的影片裡,警察都是弱雞,是唯利是圖的小人,是背信忘義的反派。主角可能是一名殺手,也可能是一名俠盜,或者是一名叛經離道的人物,但充滿了人情味,飽含人格魅力。
再就是武俠題材,也恰到好處地為「俠義」精神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行俠正義、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等精神,正好符合了黑社會的精神想像,是他們所想像的自己。
所以,香港電影裡,最出名的莫過於武俠片與黑幫片,都與投資香港電影的黑社會的精神追求息息相關。
強如大文人金庸,也被影視文化所反哺,在他的小說裡也深受影響,講述一個義字,從創作早期的郭靖、令狐衝,到中期的喬峰、張無忌,再到晚期的韋小寶,無不如此。像韋小寶,在世人的眼裡,大清朝廷與紅花會與神龍教,三者不同戴天,互為仇敵,但是在韋小寶眼裡才不管這些,只看誰對我好,那我就對誰好,只講究一個樸素的「義」字,才不管什麼是與非。這就與黑社會裡的「義氣」一脈相承。
在黑社會裡,大家來源不一,家庭條件不一,但是只要入了幫會,就都是兄弟,都要講究義氣。
香港電影與黑社會之間的關係,就這麼相互影響,將黑社會的「義」字當先,演繹成了香港電影的特質,成為了香港電影標誌性的內容輸出。拍得多了,就有了烙印,風格也就形成了,正宗港片再也難以離開這些元素了。即便沒有了黑社會的參與,同樣的元素也被完美地繼承了下來。
所以,香港電影的標準港味,就是兄弟情,就是「搞基」。
上面說了,在「搞基」的特質之下,什麼感情,什麼親情,什麼同胞情,都得靠邊站。所以,香港電影裡,缺少純愛。因為黑社會不相信純愛啊!
香港電影在「搞基」為主之下,對於女性的審視,就是俯視的角度,就是陪襯,就是花瓶,就是純欲的。
所以,即便清純如王祖賢、李嘉欣、周慧敏等絕世美女,在香港電影的審視之下,也統統變成了御女,而不是蘿莉。
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畢竟我也在寫劇本,而作為編劇,最大的痛苦就在於自己想寫的或者自己認為牛逼的題材,市場壓根就不給你機會,而資方之於編劇,直接就是我想要什麼你就寫什麼,到底是有錢者才是老大,必須要聽從,否則你連門都進不了。
日前,聽莊文強老師的課,他也提到在香港曾經就是黑社會直接出題目,然後讓編劇來寫,而且限定時間,寫不出來或者寫的不好會直接將編劇打到吐血。在這種情況下,編劇還有何節操可言,還不是乖乖聽金主的指揮,讓寫啥寫啥。
黑社會想要的,當然就是「搞基」,還有「御女」了。懂了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