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吹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42:46 1

本發明涉及園林電動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吹葉機。
背景技術:
吹葉機在園林電動工具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吹風將地面上的樹葉、草屑、樹枝等垃圾吹成一堆,以便於進行後續處理,減輕使用者的負擔。但現有的吹葉機只能吹走體積較輕的雜物,而生活中,落葉等雜物往往會掉落到潮溼、狹小的地帶,這些雜物不會被普通的吹風給吹走,因此需要提高吹葉機在吹風時的風速。現有技術的吹葉機一部分是通過改變電機的轉速來增減風速,這樣是比較浪費時間和電能的;事實上,在吹葉機的電機轉速不變且不斷電的情況下,最簡單的提高風速的方法就是縮小吹風口的橫截面積,這樣在單位面積通過的氣流密度會增大,風速也會隨之提高,現有技術中的另一部分吹葉機利用了這一點,給吹風機配上多個不同口徑的吹風管,但是由於配件過多,對於經常要帶到戶外使用的吹葉機使用不便;現有技術中的還有一部分吹葉機是在吹風管出風口處增加風量調節組件,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風量調節裝置與吹風管是一體的,如果風量調節裝置發生故障,就會影響整個吹葉機的使用,而且現有技術中的風量調節裝置結構複雜,使用或維修均不便。
另外,現有技術中吹葉機的吹風管的內壁面始終平行於其縱軸線,使得氣流容易集中在內壁的中心,導致經吹風管吹出的風速度不均勻,容易形成井噴現象,影響吹送樹葉的效果。
因此,如何對現有的吹葉機進行改進,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吹葉機,可通過調節風量調節片的轉動角度來調節吹風速度,且調節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且能明顯提高出風穩定性,改善裝置吹送枝葉的效果,同時減少振動,改善用戶的操作體驗。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吹葉機,包括具有吹風功能的機體、一端與所述機體連接的中空吹風管,所述機體吹出的風通過所述吹風管,所述吹風管的出風端設置有吹嘴,所述吹嘴上設置有用於調節風量的調節裝置;所述吹風管內壁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由進風端向出風端延伸且相互纏繞的螺旋曲面,氣流在所述吹風管內沿著所述螺旋曲面螺旋形流動。
所述調節裝置包括滑槽、滑軌、滑塊、旋鈕、轉軸、風量調節片、活動連杆,所述滑槽開設在所述吹嘴側壁上並沿其軸向布置,所述滑軌設置在所述吹嘴內壁上並沿其軸向對稱布置在所述滑槽兩側,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與所述吹嘴內壁之間,所述旋鈕與所述滑塊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旋鈕可滑動地穿設在所述滑槽上;所述轉軸沿所述吹嘴徑向設置且兩端均與所述吹嘴內壁轉動連接,所述轉軸沿所述風量調節片徑向固定連接在所述風量調節片的面上,所述轉軸的軸心線與所述吹嘴的軸心線相交並垂直;所述活動連杆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滑塊、所述風量調節片活動連接。
所述吹風管內壁上具有三個均等分布的螺旋曲面。
所述滑軌的的底板為與所述吹嘴同一中心軸線的弧形底板,所述滑塊為與所述吹嘴同一中心軸線的弧形滑塊。
所述旋鈕包括旋鈕手柄、旋鈕固定擋片和旋鈕螺杆,所述旋鈕手柄設置在所述旋鈕螺杆的一端,所述旋鈕固定擋片設置在旋鈕螺杆中部,所述旋鈕固定擋片為與所述吹嘴同一中心軸線的弧形擋片,所述旋鈕旋緊時所述旋鈕固定擋片抵接在所述吹嘴外壁上。
所述滑塊上故設有與所述旋鈕螺杆螺紋配合的螺紋套,所述滑塊上還固設有第一連杆座,所述風量調節片上固設有第二連杆座,所述活動連杆的兩端與所述第一連杆座、所述第二連杆座均通過銷軸連接。
所述吹嘴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吹風管的出風端。
有益效果:
採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吹葉機,其吹嘴上設有用於調節出風量的風量調節裝置,在使用吹葉機時可以方便地調節吹嘴出風端的面積和形狀,以改變吹風速度,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
2、本發明的吹葉機,其吹風管的內壁上具有螺旋曲面,使得氣流在吹風管內隨著螺旋曲面的延伸呈有規律的螺旋形流動,從而使得從出風端吹出的氣流穩定、均勻,避免了井噴的現象,改善了裝置吹送枝葉的效果。另外,螺旋結構提高了吹風管的固有頻率,避開了氣流的激勵頻率,從而降低了產生共振現象的可能性,改善了用戶的握持舒適度。
3、本發明的吹葉機,其吹嘴可拆卸地連接在吹風管的出風端,在吹嘴內的風量調節裝置發生故障時,將吹嘴取下更換備用吹嘴即可正常使用吹葉機,無需等待維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旋鈕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調節裝置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中吹風管沿其中心軸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8為圖6中B-B處的剖視示意圖。
其中,吹風管1,吹嘴2,調節裝置3,螺旋曲面4,滑槽5,滑軌6,滑塊7,旋鈕8,轉軸9,風量調節片10,活動連杆11,旋鈕手柄12,旋鈕固定擋片13,旋鈕螺杆14,螺紋套15,第一連杆座16,第二連杆座17,銷軸18。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吹葉機,包括具有吹風功能的機體(圖中未畫出)、一端與機體連接的中空吹風管1,機體吹出的風通過吹風管1,作為本發明的改進,吹風管1的出風端設置有吹嘴2,吹嘴2上設置有用於調節風量的調節裝置3,在使用吹葉機時可以方便地調節吹嘴2出風端的面積和形狀,以改變吹風速度,使用方便;吹風管1內壁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由進風端向出風端延伸且相互纏繞的螺旋曲面4,氣流在吹風管1內沿著螺旋曲面2螺旋形流動,從而使得從出風端吹出的氣流穩定、均勻,避免了井噴的現象,改善了裝置吹送枝葉的效果,另外,螺旋結構提高了吹風管的固有頻率,避開了氣流的激勵頻率,從而降低了產生共振現象的可能性,改善了用戶的握持舒適度。
作為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如圖3所示,調節裝置3包括滑槽5、滑軌6、滑塊7、旋鈕8、轉軸9、風量調節片10、活動連杆11,滑槽5開設在吹嘴2側壁上並沿其軸向布置,滑軌6設置在吹嘴2內壁上並沿其軸向對稱布置在滑槽5兩側,滑塊7滑動設置在滑軌6與吹嘴2內壁之間,旋鈕8與滑塊7通過螺紋連接,旋鈕8可滑動地穿設在滑槽5上;轉軸9沿吹嘴2徑向設置且兩端均與吹嘴2內壁轉動連接,轉軸9沿風量調節片10徑向固定連接在風量調節片10的面上,轉軸9的軸心線與吹嘴2的軸心線相交並垂直;活動連杆11的兩端分別與滑塊7、風量調節片10活動連接。
如圖7及圖8所示,吹風管1內壁上具有三個均等分布的螺旋曲面4。三個螺旋曲面4相互纏繞,且相鄰的各個螺旋曲面4由光滑的面連接而成,使得吹風通道的內部線條柔和、均勻,減少氣流流動的阻力。
如圖3及圖5所示,滑軌6的的底板為與吹嘴2同一中心軸線的弧形底板,滑塊7為與吹嘴2同一中心軸線的弧形滑塊。採用與吹嘴2側壁同一中心軸線上的弧形結構,滑塊7能沿滑軌2自如滑動,且節約空間,使裝置結構更加緊湊。
如圖4所示,旋鈕8包括旋鈕手柄12、旋鈕固定擋片13和旋鈕螺杆14,旋鈕手柄12設置在旋鈕螺杆14的一端,旋鈕固定擋片13設置在旋鈕螺杆14中部,旋鈕固定擋片13為與吹嘴2同一中心軸線的弧形擋片,旋鈕8旋緊時旋鈕固定擋片13緊緊抵接在吹嘴2外壁上,這樣就達到固定滑塊的作用,使滑塊7不易鬆動,旋鈕8旋緊後風量調節片10固定在某一角度上,裝置吹出穩定的風速。
如圖5及圖6所示,滑塊7上故設有與旋鈕螺杆14螺紋配合的螺紋套15,滑塊7上還固設有第一連杆座16,風量調節片10上固設有第二連杆座17,活動連杆11的兩端與第一連杆座16、第二連杆座17均通過銷軸18連接。
吹嘴2可拆卸地連接在吹風管1的出風端。在吹嘴2內的風量調節裝置3發生故障時,將吹嘴2取下更換備用吹嘴即可正常使用吹葉機,無需等待維修,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發明調節風速、風量的工作流程這樣來實現:
需要調節風量或風速時,將旋鈕8旋鬆,推動旋鈕8沿滑槽5滑動,此時滑塊7在滑軌6上滑動,通過活動連杆11帶動風量調節片10在吹嘴2內隨轉軸9轉動,以改變從吹嘴2出風口吹出的風量,風量調節片10在吹嘴2上的橫截面上的投影必然大小不同,這樣,能夠從吹嘴2出風口中吹出的風量也會大小不同,進而影響到吹風的速度。由於旋鈕8在滑槽5中是連續滑動,因此吹風速度也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其中,當旋鈕8在滑槽5中處於靠近吹嘴2出風端的一端時,風量調節片10呈水平狀態,幾乎將整個吹嘴2出風口完全放開,這樣就具有了最大的吹風量,此時風速最低,當旋鈕8在滑槽5中處於遠離吹嘴2出風端的一端時,風量調節片10呈豎直狀態,僅僅留下風量調節片10與吹嘴2內壁之間的縫隙,這樣就具有了最小的吹風量,此時風速最高,旋鈕8在滑槽5中靠近吹嘴2出風端的一端向遠離吹嘴2出風端的一端滑動時,吹風量由大變小,風速由低到高,當調節到所需風量或風速時,旋緊旋鈕8,此時風量調節片10固定在某一角度,即完成對風量或風速的調節。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