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人:我從床上看我自己
2023-04-01 18:50:15 2
20年前,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的博士生彼得·布魯格(PeterBrugge)因試圖科學地解釋所謂的心理現象而聞名。
一位神經科學家把一位21歲的癲癇病人介紹給白人,這位年輕的病人是一位服務員,有一天當他發現自己在他面前時,他差點自殺。
這種幻覺似乎是由於停用了一些抗驚厥藥物引起的。一天早上,他沒有去上班,而是倒了幾杯啤酒,躺在床上。
他感到頭暈,於是站起來,轉過身來,發現自己還躺在床上。他意識到自己就是那個想躺在床上跳槽的人,所以他感到非常生氣。他躺在床上大叫,搖了搖頭,甚至跳了起來。
但是什麼也沒用。更糟的是,他的意識也可以被轉移到兩個身體裡。當他的意識進入床上被動懶漢的身體時,他可以看到床邊的另一個人彎下腰來搖晃自己。
很快,恐懼和混亂佔據了他的頭腦:他是誰是站在那裡的那個人還是躺在那裡的那個人不再能忍受分裂的自我。那個可憐的年輕人終於從窗戶跳了下來。
當我在2011秋天訪問Brugge的時候,他給我看了一張那個年輕人跳下的建築物的照片。
病人很幸運。他從第四層跳下,來到榛樹林中救了他的命。然而,布魯格說,他並不真的想自殺,只是想把身體和自我結合起來。
這種幻覺在醫學上被稱為自動現象(在Greek汽車中意味著自我,Skopeo意思是凝視)。這些幻覺最簡單的形式是感覺到有人在你身邊,即使你看不見物體。
多佩爾根效應在幻覺中更進一步,即一個人實際上看到另一個人,或者甚至與另一個人交互。
但是最著名的自尊現象是身體之外的體驗。在傳統的外出體驗中,人們告訴自己他們與身體是分離的,並且從其他角度來看待自己,比如從天花板上俯瞰自己在床上。
雖然聽起來生動而令人驚嘆,但不幸的是,這些只是我們大腦中已經存在的功能障礙引起的幻覺。這些奇怪的經歷解釋了人類大腦如何構造支配意識的主觀情緒,並認識到意識的現在存在。他也許是理解我們自我意識的最好方式。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OlafBlonk為我們指明了方向。2002年,Blanc給一位43歲的婦女帶來了很多經驗。他一直在治療具有耐藥性的顳葉癲癇患者。腦部掃描沒有顯示任何病變,所以BLANC轉向外科手術來檢測病變。
與傳統的腦電圖不同,Bronk的研究小組將電極植入患者的頭顱,直接從大腦皮層記錄腦電活動。
正是在這種刺激過程中,布朗克發現,當直角回的電極(顱骨後部的一個小區域)受到刺激時,病人產生了奇怪的感覺。
當刺激電流較弱時,病人表現出被困在床上並從高處墜落的感覺;當治療組增加電流強度時,病人產生一種身體外的體驗。她說,我從床上看我自己。
角回位於前庭皮質附近(前庭系統負責人體的姿勢和平衡感)。布朗克因此得出結論,電刺激破壞了感覺和前庭信號的整合,如觸覺,並觸發出體外。經驗。
下一步是誘發健康人的身體體驗。2005年,哲學家託馬斯·梅辛格和布朗克以及他的學生比娜·朗根哈格一起設計了一個實驗來證實受試者實際上會感覺到虛擬的身體。
幾年後,布朗克推動了實驗的進展。再一次,一些實驗對象有地方感,並且偏離了自己的身體。最令人震驚的事情之一是,其中一個實驗對象說他躺在掃描儀裡時看到自己的身體在空中。
我們非常興奮。實驗期間的掃描顯示,受試者的體外體驗與TPJ整合觸覺、視覺、本體感覺和前庭信號的活動密切相關。波狀頂骨連接與自我定位感有關,也就是人們認為自己的位置。
這個發現很重要:顳頂聯合連接包括角回在內的各個區域,並整合各種感覺以形成身體的自我認同。
類似的過程可以用來解釋一些特別強的分離效果嗎克裡斯也許能提供最轟動的例子。克裡斯和他的弟弟戴維幾個月前死於愛滋病。
克裡斯回憶說:我當時很害怕,很傻。我看到自己還在床上,從來不知道自己錯了什麼。我的第一反應是我死了。我喘著氣,頭暈目眩,試圖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然後電話響了,我拿起電話。是戴維打來的。我立刻認出了他的聲音。我幾乎崩潰了,但同時我也感到非常高興。
但是戴維的電話沒有持續多久,他告訴我他沒有太多的時間。他只是想說他很好。讓我告訴全家人,然後他掛斷電話。
克裡斯說:然後有一種強烈的乾燥感,我感覺自己幾乎被拖回床上,然後又掉回身體裡。
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大衛想讓我知道,他做的很好。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他正在以某種方式從另一個世界與我溝通。雖然我的教育背景告訴我,這很荒謬,但很難理智,因為經驗是哦,真的。
克裡斯正在經歷一種非常強烈的分離作用,在神經科學術語中也稱為體外屍檢,這在許多方面不同於體外經驗。患者的情緒狀態更加強烈,並且涉及感覺運動系統。
通常,真實的個體和虛構的個體都有活動和互動,他們分享情感和思想。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盧卡斯·赫德裡奇。
海德裡奇和布朗克利用腦掃描數據發現,體外自窺幻覺的患者通常表現出對左後腦島和周圍皮質的損害跡象。體外視覺與情緒有關,這意味著它與島葉皮質有關。la負責整合視覺、聽覺、感覺、運動、本體感受、前庭和內臟信號。當整合有例外時,它相當於身體變成兩個。
然而,大腦必須選擇一個身體來放置自我意識,或者選擇一個身體來固定自我取向、自我意識和第一人稱視角,所以在體外存在自我窺視。
基於這些發現,梅辛格和布朗克認為,是時候研究存在的更哲學性的部分了,例如創造具體化所需要的東西,即最小的現象自我。
梅辛格告訴我,從哲學家的觀點來看,找到自我意識的必要和充分成分很重要。我們已經證明,大多數人認為必要的東西實際上不是必須的。相反,梅·辛格爾相信被具體化的感覺是更加幼稚的。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有了體現的意識之後,下一步就是把原來的自我轉變為主觀意識。
當你不僅感覺自己在身體裡,而且感覺你能夠控制你的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在身體上時,那是更強的自我形式。梅·辛格爾說。然後你有遠見,指向世界,也指向你自己。這比化身更高。
雖然我們現在對自我神經學的理論基礎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許多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不管我們對自己的感覺有多複雜,自尊告訴我們,它都來自我們的身體。
正如梅辛格在《自我隧道》一書中所寫,擁有身體及其感官和部位是歸屬感的基礎。難怪布魯格的年輕患者試圖通過跳樓自殺來調和身體與自我。他拼命想再次成為自己,再一次擁有同樣的身體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