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與流程
2024-04-13 06:04:05 1
1.本技術涉及數據分析及康復治療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2.康復旨在通過各種措施,使患者在身體功能方面和心理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從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3.現有技術中,需要居民自主地到康復科尋求康復治療,但是居民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了解存在認知偏差,不能及時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健康隱患並尋醫問診。
4.另外,養老雲平臺與康復專科系統、社區與康復醫院中記錄的居民健康狀況數據不互通,康復科醫生不了解居民的健康狀況,不能充分挖掘居民的康復需求。存在不能及時為居民提供準確的康復治療建議,延誤居民的治療時間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能夠解決居民無法及時發現自身健康隱患的問題。
6.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該方法包括:
7.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其中所述健康狀況信息包括所述居民的年齡、性別、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居民的患病情況中的一項或多項;
8.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
9.若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
10.為接受所述康復邀約的居民,預約康復就診治療。
11.進一步地,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包括:
12.獲取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其中所述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包括年齡範圍與分值的映射關係、性別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居民的患病情況與分值的映射關係;
13.根據所述康復指標量化評估表中每項健康狀況信息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居民的每項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
14.進一步地,所述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包括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
15.所述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包括:
16.所述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
17.進一步地,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包括:
18.向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發送康復邀約提示信息,所述康復邀約提示信息包括所述
居民的姓名、聯繫方式和地址,使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向所述居民發出康復邀約;
19.所述方法還包括:
20.接收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反饋的所述居民對所述康復邀約是否接受的結果。
21.進一步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22.當所述居民不接收所述康復邀約,且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二康復需求閾值時,再次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
23.其中,所述第二康復需求閾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
24.進一步地,所述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包括:
25.獲取養老雲平臺中記錄的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
26.進一步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27.當所述居民進行康復就診治療後,保存所述居民的康復就診治療記錄,並將所述居民的康復就診記錄同步到養老雲平臺。
28.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裝置,該裝置包括:
29.獲取模塊,用於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其中所述健康狀況信息包括所述居民的年齡、性別、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居民的患病情況中的一項或多項;
30.處理模塊,用於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若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以及為接受所述康復邀約的居民,預約康復就診治療。
31.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時,具體用於獲取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其中所述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包括年齡範圍與分值的映射關係、性別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居民的患病情況與分值的映射關係;根據所述康復指標量化評估表中每項健康狀況信息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居民的每項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
32.進一步地,所述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包括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以及所述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包括:所述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
33.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時,具體用於向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發送康復邀約提示信息,所述康復邀約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居民的姓名、聯繫方式和地址,使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向所述居民發出康復邀約;並且所述處理模塊,還用於接收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反饋的所述居民對所述康復邀約是否接受的結果。
34.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還用於當所述居民不接收所述康復邀約,且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二康復需求閾值時,再次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其中,所述第二康復需求閾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
35.進一步地,所述獲取模塊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時,具體用於獲取養老雲平臺中記錄的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
36.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還用於當所述居民進行康復就診治療後,保存所述居民的康復就診治療記錄,並將所述居民的康復就診記錄同步到養老雲平臺。
37.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至少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電腦程式或指令時,實現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38.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存儲有電腦程式或指令,所述電腦程式或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39.本技術通過根據居民的年齡、性別、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居民的患病情況等健康狀況信息,確定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並在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時,向居民發送康復邀約,以及為接受康復邀約的居民預約康復就診治療,能夠快速識別居民的康復需求,為居民預約相應的康復就診治療,可以解決居民無法及時發現自身健康隱患的問題,能夠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
附圖說明
4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要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41.圖1為本技術中提供的一種康復治療的現有業務流程圖。
42.圖2為本技術中提供的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的流程圖。
43.圖3為本技術中提供的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的整體流程圖。
44.圖4為本技術中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用例功能圖。
45.圖5為本技術中提供的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46.圖6為本技術中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47.為使本技術的目的和實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示例性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示例性實施方式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48.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中對於術語的簡要說明,僅是為了方便理解接下來描述的實施方式,而不是意圖限定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除非另有說明,這些術語應當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義理解。
49.本技術中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於區別類似或同類的對象或文本實體,而不必然意味著限定特定的順序或先後次序,除非另外註明。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用語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
50.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組件的產品或設備不必限於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組件,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於這些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組件。
51.術語「模塊」是指任何已知或後來開發的硬體、軟體、固件、人工智慧、模糊邏輯或硬體或/和軟體代碼的組合,能夠執行與該元件相關的功能。
52.圖1為康復治療的現有業務流程圖。如圖1所示,現有康復治療的業務流程中,需要居民自發地去門診預約掛號或者通過管家、他人進行代預約掛號,康復醫生接受到患者的
康復治療需求(即居民的掛號請求),並為該有康復治療需求的患者進行診斷、開具醫囑。患者付費後由該患者的康復治療師進行後續的康復治療項目,其中該患者的康復治療師由康復治療師長根據該患者的醫囑進行分配,另外,患者也可以選擇在期望時間段康復治療(即治療預約)。總而言之,目前只有當居民自身發現需要進行康復治療時,並主動地向康復機構預約就診,康復科醫生才能發現並就診該具有康復需求的居民。這導致不能及時為居民提供準確的康復治療建議,而延誤居民的治療時間的問題。
53.基於此,本技術提供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能夠精準識別居民的康復需求,並向具有康復需求的居民發送康復治療邀請,以期及時為居民提供專業的康復治療。
54.圖2為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該方法主要應用於電子設備中,具體可用於康復醫院的康復科系統中,該方法包括:
55.s201: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其中所述健康狀況信息包括所述居民的年齡、性別、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居民的患病情況中的一項或多項。
56.為了能夠快速識別居民的康復需求,電子設備需要從不同的渠道採集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其中,電子設備可以收錄居民或者居民的家庭醫生輸入的該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
57.其中,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可以為跌倒風險、疼痛風險、認知錯誤風險以及噎食風險等,居民的患病情況可以為居民是否患有高血壓、心臟病以及腎炎等疾病。
58.可選地,電子設備還可以獲取養老雲平臺中記錄的關於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
59.s202: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
60.作為一種示例:電子設備可以將居民健康狀況信息中居民的年齡、性別、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居民的患病情況中的一項或多項健康狀況信息作為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輸入,經過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處理,得到該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
61.其中,可以基於多個康復需求樣本,來實現對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訓練,康復需求樣本中可以包括居民的多項健康狀況信息以及該居民的目標康復需求分值,康復需求樣本中的居民的多項健康狀況信息可以從康復就診記錄或者養老雲平臺中獲取得到,而居民的目標康復需求分值可以由康復醫師基於居民的多項健康狀況信息得出。在對康復需求分析模型進行訓練時,電子設備可以將康復需求樣本中居民的多項健康狀況信息作為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輸入(當然,在第一次將居民的多項健康狀況信息輸入到康復需求分析模型之前通常有初始化的過程,即為康復需求分析模型對應的神經網絡的各層配置參數,如隨機配置參數等),得到康復需求分析模型輸出的該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後,通過損失函數(loss function),可以計算康復需求分析模型輸出的該居民的康復需求分與該康復需求樣本中居民的目標康復需求得分的差異,損失函數的輸出值(loss)越高表示差異越大,那麼對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訓練過程就變成了儘可能縮小這個loss的過程。電子設備根據損失函數的輸出值來更新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每一個神經網絡層的參數(如使用梯度下降法學習算法來更新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每一個神經網絡層的參數),比如:如果輸出的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高了,就調整康復需求分析模型每一個神經網絡層的參數使該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低一些,不斷地調整直到康復需求分析模型輸出的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與該康復需求樣本中居民的目標康復需求得分相符,完成對康復需求分析模型的訓練。
62.s203:若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
63.電子設備在得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後,根據設定的第一康復需求閾值,判斷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是否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若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則說明該居民有較大的患病風險或者該居民具有一些功能障礙的疾病可能會影響該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為該居民進行康復治療。電子設備向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的居民發送康復邀約(如將康復邀約發送到居民的手機上等)。電子設備還可以將康復邀約信息同步發送給該居民的家庭醫生,以使該居民的家庭醫生獲知該居民的最新健康情況。
64.另外,為了更合理的向居民發送康復邀約,保證居民的健康,電子設備還可以根據居民進行康復就診治療後的治療結果,對第一康復需求閾值進行更新。作為一種示例:電子設備可以在收錄設定數量的居民的康復治療結果後,根據收錄的多個居民的康復治療結果中記錄的居民不需要進行康復治療的比例,調整第一康復需求閾值。例如,當超過40%的居民在接受康復邀約並由康復醫生進行康複診斷後,發現該居民的健康狀況並不需要特殊的康復治療,則電子設備會升高第一康復需求閾值,以減少向不需要康復就診治療的居民發送康復邀約的情況,提高電子設備識別居民康復需求的精準性。
65.s204:為接受所述康復邀約的居民,預約康復就診治療。
66.電子設備在接收居民接收康復邀約的信息後,基於該居民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齡以及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為該居民代預約掛號,並將掛號成功的信息發送給該居民。其中掛號成功的信息中包含該居民的基本信息、預約的科室信息、掛號信息修改的途徑(例如一個網絡連結,居民可以點擊該網絡連接進入修改頁面,並在修改頁面修改基本信息以及選擇期望的就診時間等)、就診排序以及推薦就診的時間段等信息。居民可以根據電子設備掛號成功的信息中包含的就診排序以及推薦就診的時間段等信息自主安排時間前往康復就診,也可以根據掛號成功的信息中包含的掛號信息修改的途徑更改就診時間等,電子設備在接收到用戶的更改信息後為該用戶重新進行代預約掛號,並將新的掛號成功的信息發送給該居民。
67.當居民進行康復就診治療後,電子設備可以保存該居民的康復就診治療記錄,並將該居民的康復就診記錄同步到養老雲平臺,形成對應該居民的康復檔案,其中該居民的康復檔案中記錄了該居民的姓名、年齡、性別、家庭醫生的信息、康復治療醫生的信息、康復治療信息以及患病情況等信息。
68.在一些情況下,居民可能由於出差、外出工作等原因,在接收到電子設備發送康復邀約後,無法及時接受康復邀約,進行康復就診治療。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保證居民的健康,當不接受康復邀約的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二康復需求閾值時,電子設備可以再次向該居民發送康復邀約並且還可以在康復邀約信息中攜帶康復治療的必要性的提示信息。其中,第二康復需求閾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
69.需要理解的是,本技術不局限於設置第一康復需求閾值和第二康復需求閾值,還可以設置大於第二康復需求閾值的第三康復需求閾值等。也就是說,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在居民未接受康復邀約的情況,電子設備會隨著居民的康復需求(如康復需求分值)上升多次提醒居民進行康復就診治療,保障居民的健康。
70.本技術通過根據居民的年齡、性別、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居民的患病情況等健康狀況信息,確定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並在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時,向居民發送康復邀約,以及為接受康復邀約的居民預約康復就診治療,能夠快速識別居民的康復需求,為居民預約相應的康復就診治療,可以解決居民無法及時發現自身健康隱患的問題,能夠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
71.為了精準識別居民的康復需求,本技術實施例中,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包括:
72.獲取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其中所述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包括年齡範圍與分值的映射關係、性別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居民的患病情況與分值的映射關係;根據所述康復指標量化評估表中每項健康狀況信息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居民的每項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
73.表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的示例。需要說明的是,表1僅為舉例說明,實際使用過程中,該表可以由專業的康復醫生進行設置並進行更新。
74.表1
[0075][0076]
其中,每項健康狀況信息具有一個映射關係(也即評分標準),電子設備根據居民的每項健康狀況信息以及每項健康狀況信息對應的映射關係,分別得到性別及年齡、發生某種意外的風險以及患病情況的分值a、b、c,最後將a、b、c進行累加或者將a、b、c按照如表1中所示的0.2*a+0.4*b+0.4*c的計算式進行累加,得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其中,總分值即為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總分值的計算公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每項健康狀況信息對應的映射關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0077]
可選地,所述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包括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
[0078]
所述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包括:
[0079]
所述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
[0080]
為了更好地說明居民發生某種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現以噎食風險為例如表2所示,表2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居民發生噎食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表。需要說明的是,表2僅為舉例說明,實際使用過程中,該表可以由專業的康復醫生進行設置並進行更新。通過表2可以根據評分標準(即映射關係)對噎食風險的每項評估內容進行評估,得到每項評估內容的分值,將每項評估內容的分值進行累加進而得到日期e、f、g下的每一天發生噎食風險的分值e、f、g。可選地,取分值e、f、g的平均值作為居民可能發生噎食風險的分值。
[0081]
表2
[0082][0083][0084]
為了提高康復邀約的成功率,在上述各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包括:
[0085]
向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發送康復邀約提示信息,所述康復邀約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居民的姓名、聯繫方式和地址,使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向所述居民發出康復邀約;
[0086]
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反饋的所述居民對所述康復邀約是否接受的結果。
[0087]
其中,當居民接收康復邀約並進行康復治療後,電子設備會將居民的康復檔案更新到養老雲平臺,並向該居民的家庭醫生發送協助康復治療消息,以使該居民能夠在家庭醫生的幫助下快速並準確地完成整個康復治療,加快居民的痊癒。
[0088]
為了更好地說明本技術中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的整體流程,以圖3為例,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的整體流程圖。如圖3所示,電子設備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並在後臺建立並保存該居民的康復檔案,其中居民的康復檔案包含該居民
的健康狀況信息以及該居民的聯繫方式、地址和家庭醫生等信息。電子設備會根據居民康復檔案中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並為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的居民打上康復需求標籤。電子設備可以直接通過居民的聯繫方式向該居民發送康復邀約或者通過居民的家庭醫生上門邀約該居民,並接收與記錄居民或者居民的家庭醫生反饋的邀約結果,根據該居民反饋的邀約結果為該居民預約康復醫師進行康復治療,最後將該居民的康復就診記錄保存並同步更新到養老雲平臺中。
[0089]
圖4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用例功能圖。如圖4所示,電子設備主要具有居民篩選、康復需求標籤打標、康復邀約以及康復檔案管理四項功能。在居民篩選功能中,電子設備會根據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得到該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在康復需求標籤打標功能中,當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時,電子設備將該居民打上康復需求標籤。在康復邀約功能中,電子設備可以直接向標有康復需求標籤的居民發送康復邀約消息,或者由家庭醫生接收康復邀約信息並上門邀請該居民後,電子設備記錄家庭醫生反饋的邀約結果。電子設備還可以查看每一位居民的邀約結果,當該居民接受康復邀約時,為該居民預約康復就診治療,當該居民沒有接受康復邀約時且該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二康復需求閾值時,電子設備可以再次向居民發送康復邀約。當居民多次拒絕康復邀約時,電子設備可以選擇終止向該居民發送康復邀約。在康復檔案管理功能中,電子設備保存該居民進行康復就診治療後的康復就診治療記錄,並將該居民的康復就診記錄同步到養老雲平臺,形成對應該居民的康復檔案,其中電子設備可以根據該居民的姓名、聯繫方式基本信息查詢到該居民的康復檔案。
[0090]
基於上述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裝置,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裝置包括:
[0091]
獲取模塊501,用於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其中所述健康狀況信息包括所述居民的年齡、性別、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居民的患病情況中的一項或多項;
[0092]
處理模塊502,用於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若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以及為接受所述康復邀約的居民,預約康復就診治療。
[0093]
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502根據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時,具體用於獲取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其中所述康復需求量化評估表包括年齡範圍與分值的映射關係、性別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居民的患病情況與分值的映射關係;根據所述康復指標量化評估表中每項健康狀況信息與分值的映射關係,以及所述居民的每項健康狀況信息,確定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
[0094]
進一步地,所述居民發生意外的風險包括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以及所述居民發生意外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包括:所述居民發生跌倒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疼痛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認知錯誤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居民發生噎食的風險與分值的映射關係。
[0095]
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502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時,具體用於向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發送康復邀約提示信息,所述康復邀約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居民的姓名、聯繫方式和地址,使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向所述居民發出康復邀約;並且所述處理模塊502,還用於
接收所述居民的家庭醫生反饋的所述居民對所述康復邀約是否接受的結果。
[0096]
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502,還用於當所述居民不接收所述康復邀約,且所述居民的康復需求分值大於第二康復需求閾值時,再次向所述居民發送康復邀約;其中,所述第二康復需求閾值大於第一康復需求閾值。
[0097]
進一步地,所述獲取模塊501獲取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時,具體用於獲取養老雲平臺中記錄的所述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
[0098]
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模塊502,還用於當所述居民進行康復就診治療後,保存所述居民的康復就診治療記錄,並將所述居民的康復就診記錄同步到養老雲平臺。
[0099]
圖6為一種電子設備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儲器603和通信總線604,其中,處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儲器603通過通信總線604完成相互間的通信。
[0100]
所述存儲器603中存儲有電腦程式,當所述程序被所述處理器601執行時,使得所述處理器601實現上述任一所述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的步驟。
[0101]
上述電子設備提到的通信總線可以是外設部件互連標準(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總線或擴展工業標準結構(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總線等。該通信總線可以分為地址總線、數據總線、控制總線等。為便於表示,圖中僅用一條粗線表示,但並不表示僅有一根總線或一種類型的總線。
[0102]
通信接口602用於上述電子設備與其他設備之間的通信。
[0103]
存儲器可以包括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個磁碟存儲器。可選地,存儲器還可以是至少一個位於遠離前述處理器的存儲裝置。
[0104]
上述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包括中央處理器、網絡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還可以是數字指令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專用集成電路、現場可編程門陳列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組件等。
[0105]
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內存儲有可由電子設備執行的電腦程式,當所述程序在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時,使得所述電子設備執行時實現上述任一所述一種居民康復需求識別方法的步驟。
[0106]
上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以是電子設備中的處理器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質或數據存儲設備,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存儲器如軟盤、硬碟、磁帶、磁光碟(mo)等、光學存儲器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導體存儲器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儲器(nand flash)、固態硬碟(ssd)等。
[0107]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技術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0108]
為了方便解釋,已經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進行了上述說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討
論不是意圖窮盡或者將實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開的具體形式。根據上述的教導,可以得到多種修改和變形。上述實施方式的選擇和描述是為了更好的解釋原理以及實際的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使用所述實施方式以及適於具體使用考慮的各種不同的變形的實施方式。
[0109]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技術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技術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術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0110]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技術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技術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術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0111]
本技術是參照根據本技術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0112]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13]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0114]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技術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技術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