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方法及系統與流程
2024-04-15 21:27:05
1.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方法及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方法及系統,屬於飼料生產中廢氣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2.目前,各行業面臨的環保形勢嚴峻,環保治理壓力大,而隨著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進一步提高,行業環保問題將進一步凸顯。在飼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氣具有高溫、高溼、高塵、異味、大風量等特性(如:烘乾冷卻排氣溫度一般為65-75℃,相對溼度55-70%,粉塵濃度30-50mg/nm3,臭氣無量綱5000以上),其中,水分子作為異味成分的重要載體,則其必須進行處理;此外,涉及的各類除臭設備對廢氣的含溼量有較高要求,對進氣含水率有條件限制。
3.飼料行業中,廢氣處理一直為行業內的技術難點。傳統的飼料生產廢氣處理僅僅為純粹的末端治理方式,即生產工段產生廢氣
→
環保設備處理
→
廢氣外排,該處理工藝為末端治理,花費高、代價大,穩定性低,惡劣天氣條件下無法滿足排放要求,即未形成與生產工藝有效結合的技術手段。而在飼料實際生產過程中,烘乾機、冷卻器、粉碎機等主要設備均需大量補風,基於此,轉變原有末端治理思路,使廢氣治理與飼料生產過程有機聯動,徹底解決廢氣排放問題。
4.現有技術cn113082881a、cn214680648u中結合膨化料或顆粒料製備工藝的實際情況,從生產源頭及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將飼料生產加工各個工段中產生的廢氣降塵、換熱、均壓後回用至各工段,將生產工藝中的廢氣循環利用,從而徹底解決粉塵、異味及高溫等廢氣問題,並有效實現廢氣零排放;其中,具體公開脈衝脈衝除塵器上設置有粉塵濃度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但其僅用於監控除塵效果及壓差情況,保證廢氣處理工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迴風管上設置有風速傳感器與風壓傳感器,但其僅實時監測風速風壓情況,保證廢氣處理後回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5.cn214972515u中公開「用於飼料生產中的廢氣回收系統」,適用於飼料生產的廢氣回收利用中,可以將所有尾氣循環利用,從而徹底解決異味廢氣問題,並有效實現廢氣零排放;其中,具體公開配置有若干安全檢測設備,具體為:冷卻器的進風口端設置有若干個溫溼度傳感器;脈衝脈衝除塵器殼體上配置有壓力傳感器ⅰ及報警器;脈衝脈衝除塵器的進氣口端的管路上配置有溫溼度傳感器ⅰ和粉塵傳感器ⅰ;換熱器的出氣口端配置有粉塵傳感器ⅱ和溫溼度傳感器ⅱ;均壓降速箱內壁設置有壓力傳感器ⅱ。cn216259628u中公開「脈衝脈衝除塵器布袋粉塵檢測系統」,包括花板、顯示屏、控制器和若干組布袋組件,其通過在布袋出口處的文氏管管口處設置與布袋一一對應的粉塵探頭,一旦檢測到從布袋出口處流出的空氣中粉塵超過設定值,就能夠快速確定發生破損的布袋,從而針對性進行修理或替換,充分保證了除塵生產效率,有效避免布袋損壞對平排放質量的不利影響。cn109126314a中公開「在線清灰型脈衝脈衝除塵器清灰系統的故障診斷系統」,包括:多個壓力傳感器,分別安裝於儲氣罐入口、脈衝清灰壓縮空氣總管以及每一
個布袋室分氣包;控制器,與每一個所述壓力傳感器信號連接,用於接收所述壓力傳感器以傳來的第一數據,並將所述第一數據與預存儲的第二數據比對,並輸出判斷結果;電源,分別與每一個所述壓力傳感器以及所述控制器電連接;顯示裝置,用於接收所述控制器輸出的判斷結果並顯示。
6.儘管現有技術中出現有轉變原有末端治理的思路,使廢氣治理與飼料生產過程有機聯動,徹底解決廢氣排放問題,但隨著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相適應的自動化控制技術方面還處於空白。
技術實現要素:
7.本發明基於現有飼料廢氣零排放處理情況,提出了一種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方法及系統。在本技術方案中,在飼料廢氣零排放處理的基礎上,通過系統各工段溫度傳感器、粉塵探測器、壓力傳感器、溫溼度探測器等有機結合作用,實時呈現系統運行數據,實現異常狀況報警,並經對引風風機、水泵等變頻控制,實現系統控制與管理。
8.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提出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系統,設置在飼料生產系統中,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冷卻器、脈衝除塵器及熱交換器,冷卻器進料口與飼料生產系統連接,冷卻器出風口與脈衝除塵器進風口之間通過風管ⅰ連接,脈衝除塵器出風口與熱交換器進風口之間通過風管ⅱ連接,熱交換器出風口與冷卻器迴風口之間通過迴風管連接,冷卻器、脈衝除塵器及熱交換器三者之間形成廢氣回收再利用的循環通路,將飼料生產工藝中的廢氣循環利用,從而徹底解決異味廢氣問題,並有效實現廢氣零排放;其中,風管ⅰ、脈衝除塵器、風管ⅱ及熱交換器上均套設有保溫層;熱交換器冷凍水出口通過冷凍水回管ⅰ與冷凍水箱連通,冷凍水箱通過冷凍水供管ⅰ與熱交換器冷凍水進口連通,熱交換器、冷凍水回管ⅰ、冷凍水箱及冷凍水供管ⅰ之間形成冷凍水回收再利用的外循環通路;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控制器、數據採集單元和執行單元,控制器通過數據輸入接口連接有人機界面,控制器通過數據反饋接口與數據採集單元連接,控制器通過數據輸出接口與執行單元連接;其中,控制器:包括溫度控制模塊、風壓控制模塊、報警模塊和脈衝控制模塊;數據採集單元:包括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工藝中反饋數據採集及傳輸的傳感器群,其中,傳感器群包括設置在冷卻器內的溫度傳感器ⅰ、設置在風管ⅰ上的粉塵探測器ⅰ和溫溼度探測器ⅰ、設置在脈衝除塵器上的風壓傳感器ⅰ、設置在風管ⅱ上的粉塵探測器ⅱ和溫溼度探測器ⅱ和風壓傳感器ⅱ及設置在迴風管上的溫溼度探測器ⅲ和風壓傳感器ⅲ;溫度傳感器ⅰ、粉塵探測器ⅰ、溫溼度探測器ⅰ、風壓傳感器ⅰ、粉塵探測器ⅱ、溫溼度探測器ⅱ、風壓傳感器ⅱ、溫溼度探測器ⅲ和風壓傳感器ⅲ均通過電信號與控制器連接;執行單元:包括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工藝中控制器指令執行的設備群,設備群包括設置在冷凍水供管上的外循環泵、設置在迴風管上的變頻引風機、報警器和故障燈及設置在脈衝除塵器吹噴管上的電磁脈衝閥;溫度控制模塊通過電信號與外循環泵連接,風壓控制模塊通過電信號與變頻引風機連接,報警模塊通過電信號與報警器和故障燈連接,脈衝控制模塊通過電信號與電磁脈衝閥連接;
其中,控制器:一方面接收自人機界面輸入的溫度設定值、粉塵濃度設定值、溼度設定值和風壓設定值,另一方面接收自數據採集單元反饋的溫度檢測信息、粉塵檢測信息、溼度檢測信息和風壓檢測信息,完成信息分析、數值比對及判斷。通過人機界面接收設置指令,通過執行單元發出指令,通過數據採集單元發出數據採集指令;人機界面:完成溫度設定值、粉塵濃度設定值、溼度設定值和風壓設定值的輸入。對於人機界面上的布置,可設置有多功能表、外循環泵運行標識圖標、外循環泵停止標識圖標、變頻引風機運行標識圖標、變頻引風機停止標識圖標、報警器運行標識圖標、報警器停止標識圖標、故障燈運行標識圖標和故障燈停止標識圖標等;數據採集單元:接收控制器發出的數據採集指令,完成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過程中溫度檢測信息、粉塵濃度檢測信息、溼度檢測信息和風壓檢測信息的採集和傳輸,即反饋給控制器;執行單元:完成控制器發出的指令。
9.優選的,所述控制器和人機界面均設置在中控室內的plc控制柜上,報警器和故障燈均設置在控制柜上,其中,設定參數通過人機界面設置到plc系統中,在綜合反饋數據,實現自動調控變頻引風機和外循環泵水;其中,並通過零排放系統中各工段設置的傳感器群,實現數據實時呈現及異常狀況報警,便於系統控制與管理。
10.優選的,所述溫度傳感器ⅰ為四個,均勻分布在冷卻器內,保證將冷卻器內的溫度進行有效的、準確的採集,進而為控制器反饋精準的數據,而便於本控制系統控制的穩定性。
11.優選的,所述粉塵探測器ⅰ和溫溼度探測器ⅰ設置在靠近冷卻器出風口的風管ⅰ段處。
12.優選的,所述溫溼度探測器ⅲ設在靠近熱交換器的迴風管段處。
13.優選的,所述風壓傳感器ⅲ設在靠近變頻引風機的迴風管段處。
14.優選的,所述熱交換器通過冷凝管連接有冷凝水收集箱,將由於廢氣換熱而形成的冷凝水進行外排和收集,進而保證熱交換器的正常工作,間接的保證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工序的穩定性。
15.優選的,所述冷凍水箱出水口通過冷凍水回管ⅱ與飼料生產線中的製冷主機回水口連通,飼料生產線中的製冷主機出水口通過冷凍水供管ⅱ與冷凍水箱進水口連通,冷凍水箱、冷凍水回管ⅱ、製冷主機及冷凍水供管ⅱ之間形成冷凍水回收再利用的內循環通路,提供低溫冷凍水為高溫廢氣降溫,進而提高熱交換器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冷凍水回管ⅱ上設有內循環泵,溫度控制模塊還通過電信號與內循環泵連接。
16.優選的,所述冷凍水箱上部設有溢流口和補水口,冷凍水箱底部設有排汙口,該設置,保證冷凍水箱穩定、有序的為熱交換器供應冷凍水,以及,收集熱交換器排出的冷凍水,間接的保證本控制系統的可控性和穩定性。
17.一種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將經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系統所得的迴風通入至冷卻器內,溫度傳感器ⅰ檢測冷卻器內溫度,並將溫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溫度高於或低於設定值20~35℃時,溫度控制模塊向外循環泵發出開大或關小的指令,控制冷卻器中的溫度在設定溫度範圍內;或者,報警模塊向報警器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向故障燈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
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冷卻器內迴風溫度過低,與物料溫差大,形成冷凝水,影響產品品質;迴風溫度過高,無法及時將物料冷卻,導致料溫高、易結塊、發黴變質。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的迴風溫度來調節外循環泵的運行頻率,以滿足降溫要求的最低運行頻率,進而實現節能目的;b.粉塵探測器ⅰ檢測風管ⅰ內粉塵濃度,並將粉塵濃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粉塵濃度高於300mg/l時,報警模塊向報警器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向故障燈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由粉塵探測器ⅰ檢測的粉塵濃度來判斷生產飼料的品質好壞,當濃度高於300mg/l時,飼料含粉率較高,品質較差,需返工處理;c.溫溼度探測器ⅰ檢測風管ⅰ內溫度和相對溼度,溫溼度探測器ⅱ檢測風管ⅱ內溫度和相對溼度,並將對應的溫度信號和對應的溼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溫溼度探測器ⅰ檢測的溫度-溫溼度探測器ⅱ檢測的溫度>15℃時,和/或溫溼度探測器ⅰ檢測的相對溼度與溫溼度探測器ⅱ檢測的相對溼度之差>10%時,報警模塊向報警器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向故障燈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溫溼度探測器ⅰ與溫溼度探測器ⅱ之間的溫度差、相對溼度情況,來判斷風管ⅰ、風管ⅱ及脈衝除塵器的密封及運行情況。當溫溼度探測器ⅰ檢測的溫度-溫溼度探測器ⅱ檢測的溫度>15℃,風管ⅰ的保溫層、脈衝除塵器的保溫層可能被破壞,風管ⅰ與脈衝除塵器之間可能漏風,以及,脈衝除塵器內布袋可能因冷凝水糊袋;d.粉塵探測器ⅱ檢測脈衝除塵器內粉塵濃度,並將粉塵濃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粉塵濃度高於300mg/l時,報警模塊向報警器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向故障燈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由粉塵探測器ⅰ、粉塵探測器ⅱ檢測的粉塵濃度來確定脈衝除塵器是否正常運行,當濃度高於300mg/l時,脈衝除塵器內可能出現布袋掉袋或破損等情況,需停機檢查布袋;e.溫溼度探測器ⅲ檢測迴風管內溫度和相對溼度,並將對應的溫度信號和對應的溼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溫度值大於35℃,和/或相對溼度>90%時,報警模塊向報警器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向故障燈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溫溼度探測器ⅱ、溫溼度探測器ⅲ來確定熱交換器的工作效率和運行狀態好壞。當溫溼度探測器ⅲ測定的溫度高於35℃時,說明熱交換器的冷凍系統失效,需重點檢查冷凍系統中的管閥是否正常開啟,冷凍外循環泵是否損壞;f.風壓傳感器ⅰ檢測風管ⅱ內的風壓,並將對應的風壓信號傳遞給控制器;風壓傳感器ⅱ檢測脈衝除塵器內的風壓,並將對應的風壓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兩處的風壓差值大於3500pa時,報警模塊向報警器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向故障燈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風壓傳感器ⅰ、風壓傳感器ⅱ來判定脈衝除塵器是否運行正常。若風壓差值大於3500pa,此時,脈衝除塵器壓損大、阻力大,需檢查是否存在冷凝結露、布袋糊袋等情況;g. 通過電磁脈衝閥控制脈衝除塵器吹噴管的噴吹壓力不低於設定值;
其中,噴吹清灰可採用定時、定壓和手動清灰三種方式,如:設定清灰間隔時間為15s,設定的進出口壓差值為2500pa,並優先執行定壓清灰。除塵器控制系統對清灰、進口煙氣溫溼度、清灰壓力等運行參數進行實時控制,並將控制接口集成在零排放系統終端,以人機界面展示流程及各傳感器數值,實現作業現場、中控室雙控制;h. 風壓傳感器ⅲ檢測迴風管內的風壓,並將風壓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風壓高於或低於設定值-5~-30pa時,風壓控制模塊向變頻引風機發出指令,保證迴風管靠近冷卻器段的風壓在設定風壓範圍內;或者,報警模塊向報警器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向故障燈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風壓傳感器ⅲ來判定整個迴風管是否正常,變頻引風機前端迴風管實現微負壓(-5~-30pa),並通過變頻引風機的變頻控制實現。
18.本技術方案中涉及
ꢀ「
之間」、「內」、「上」等位置關係,是根據實際使用狀態下的情況而定義的,為本技術領域內的常規用語,也是本領域術人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常規用語。
19.採用本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技術效果為:在本發明中,通過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系統及對應的控制方法的設置,實現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的自動化,涉及的處理工序均由控制系統獨立完成,減少人工管理強度,降低勞動強度,且保證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中各工序及對應設備的穩定性、可控性和可追溯性;同時,將飼料生產廢氣進行有效處理,實現廢氣回收利用,降低環保壓力;本發明將飼料生產廢氣進行有效處理,實現廢氣零排放,比如:經熱交換器處理後的廢氣,在變頻風機的作用下,最終迴風至冷卻器;此外,本發明保證零排放系統的有效運行,若有異常,及時反饋和處理,降低系統故障率及運行能耗,為飼料的穩定性生產提供較好的前提保障。
附圖說明
20.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控制系統的邏輯連接示意圖(一);圖3為本發明中控制系統的邏輯連接示意圖(二);圖4為本發明中涉及的部分電路實例圖(一);圖5為本發明中涉及的部分電路實例圖(二);圖6為本發明中涉及的部分電路實例圖(三)圖7為本發明中涉及的plc控制櫃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工作狀態中的人機界面顯示圖;圖中,1、冷卻器,2、脈衝除塵器,3、熱交換器,4、風管ⅰ,5、風管ⅱ,6、迴風管,7、冷凍水回管ⅰ,8、冷凍水箱,81、溢流口,82、補水口,83、排汙口,9、冷凍水供管ⅰ;10、控制器,11、數據採集單元,12、執行單元,13、人機界面;14、溫度控制模塊,15、風壓控制模塊,16、報警模塊;17、溫度傳感器ⅰ,18、粉塵探測器ⅰ,19、溫溼度探測器ⅰ,20、風壓傳感器ⅰ,21、粉塵探測器ⅱ,22、溫溼度探測器ⅱ,23、風壓傳感器ⅱ,24、溫溼度探測器ⅲ,25、風壓傳感器ⅲ;
26、外循環泵,27、變頻引風機,28、報警器,29、故障燈;30、冷凝管,31、冷凝水收集箱,32、冷凍水回管ⅱ,33、冷主機,34、冷凍水供管ⅱ,35、內循環泵,36、電磁脈衝閥,37、脈衝控制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21.下面通過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22.在下述實施例中,涉及的設備及型號等如下:實施例1本實施例基於現有飼料廢氣零排放處理情況,提出一種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系統,在飼料廢氣零排放處理的基礎上,通過系統各工段溫度傳感器、粉塵探測器、壓力傳感器、溫溼度探測器等有機結合作用,實時呈現系統運行數據,實現異常狀況報警,並經對引風風機、水泵等變頻控制,實現系統控制與管理。
23.如圖1所示,具體包括:所述控制系統設置在飼料生產系統中,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冷卻器1、脈衝除塵器2及熱交換器3,冷卻器1進料口與飼料生產系統連接,冷卻器1出風口與脈衝除塵器2進風口之間通過風管ⅰ4連接,脈衝除塵器2出風口與熱交換器3進風口之間通過風管ⅱ5連接,熱交換器3出風口與冷卻器1迴風口之間通過迴風管6連接,冷卻器1、脈衝除塵器2及熱交換器3三者之間形成廢氣回收再利用的循環通路,將飼料生產工藝中的廢
氣循環利用,從而徹底解決異味廢氣問題,並有效實現廢氣零排放;其中,風管ⅰ4、脈衝除塵器2、風管ⅱ5及熱交換器3上均設置有保溫層;熱交換器3冷凍水出口通過冷凍水回管ⅰ7與冷凍水箱8連通,冷凍水箱8通過冷凍水供管ⅰ9與熱交換器3冷凍水進口連通,熱交換器3、冷凍水回管ⅰ7、冷凍水箱8及冷凍水供管ⅰ9之間形成冷凍水回收再利用的外循環通路;如圖2-3所示,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控制器10、數據採集單元11和執行單元12,控制器10通過數據輸入接口連接有人機界面13,控制器10通過數據反饋接口與數據採集單元11連接,控制器10通過數據輸出接口與執行單元12連接;其中,如圖4-6所示,控制器10:包括溫度控制模塊14、風壓控制模塊15和、報警模塊16和脈衝控制模塊37;數據採集單元11:包括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工藝中反饋數據採集及傳輸的傳感器群,其中,傳感器群包括設置在冷卻器1內的溫度傳感器ⅰ17、設置在風管ⅰ4上的粉塵探測器ⅰ18和溫溼度探測器ⅰ19、設置在脈衝除塵器2上的風壓傳感器ⅰ20、設置在風管ⅱ5上的粉塵探測器ⅱ21和溫溼度探測器ⅱ22和風壓傳感器ⅱ23及設置在迴風管6上的溫溼度探測器ⅲ24和風壓傳感器ⅲ25;溫度傳感器ⅰ17、粉塵探測器ⅰ18、溫溼度探測器ⅰ19、風壓傳感器ⅰ20、粉塵探測器ⅱ21、溫溼度探測器ⅱ22、風壓傳感器ⅱ23、溫溼度探測器ⅲ24和風壓傳感器ⅲ25均通過電信號與控制器10連接;執行單元12:包括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工藝中控制器10指令執行的設備群,設備群包括設置在冷凍水供9管上的外循環泵26、設置在迴風管6上的變頻引風機27、報警器28和故障燈29及設置在脈衝除塵器2吹噴管上的電磁脈衝閥36;溫度控制模塊14通過電信號與外循環泵26連接,風壓控制模塊15通過電信號與變頻引風機27連接,報警模塊16通過電信號與報警器28和故障燈29連接,脈衝控制模塊37通過電信號與電磁脈衝閥36連接;其中,控制器10:一方面接收自人機界面13輸入的溫度設定值、粉塵濃度設定值、溼度設定值和風壓設定值,另一方面接收自數據採集單元11反饋的溫度檢測信息、粉塵檢測信息、溼度檢測信息和風壓檢測信息,完成信息分析、數值比對及判斷。通過人機界面13接收設置指令,通過執行單元12發出指令,通過數據採集單元11發出數據採集指令;人機界面13:完成溫度設定值、粉塵濃度設定值、溼度設定值和風壓設定值的輸入。對於人機界面13上的布置,可設置有多功能表、外循環泵26運行標識圖標、外循環泵26停止標識圖標、變頻引風機27運行標識圖標、變頻引風機27停止標識圖標、報警器28運行標識圖標、報警器28停止標識圖標、故障燈29運行標識圖標和故障燈29停止標識圖標等(如圖8所示);數據採集單元11:接收控制器10發出的數據採集指令,完成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過程中溫度檢測信息、粉塵濃度檢測信息、溼度檢測信息和風壓檢測信息的採集和傳輸,即反饋給控制器10;執行單元12:完成控制器10發出的指令。
24.針對溫度傳感器ⅰ17、粉塵探測器ⅰ18、溫溼度探測器ⅰ19、風壓傳感器ⅰ20、粉塵探測器ⅱ21、溫溼度探測器ⅱ22、風壓傳感器ⅱ23、溫溼度探測器ⅲ24、風壓傳感器ⅲ25等數量,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進一步的限定。
25.實施例2基於實施例1,本實施例對控制器10和人機界面13的布置做進一步的限定,以對本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26.控制器10和人機界面13均設置在中控室內的plc控制柜上(如圖7所示),報警器28和故障燈29均設置在控制柜上,其中,設定參數通過人機界面13設置到plc系統中,在綜合反饋數據,實現自動調控變頻引風機27和外循環泵26;其中,並通過零排放系統中各工段設置的傳感器群,實現數據實時呈現及異常狀況報警,便於系統控制與管理。
27.實施例3基於實施例1-2,本實施例對溫度傳感器ⅰ17、粉塵探測器ⅰ18、溫溼度探測器ⅰ19、溫溼度探測器ⅲ24、風壓傳感器ⅲ25的布置做進一步的限定,以對本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28.溫度傳感器ⅰ17為四個,均勻分布在冷卻器1內,保證將冷卻器1內的溫度進行有效的、準確的採集,進而為控制器10反饋精準的數據,而便於本控制系統控制的穩定性。
29.粉塵探測器ⅰ18和溫溼度探測器ⅰ19設置在靠近冷卻器1出風口的風管ⅰ4段處。
30.溫溼度探測器ⅲ24設在靠近熱交換器3的迴風管6段處。
31.風壓傳感器ⅲ25設在靠近變頻引風機27的迴風管6段處。
32.實施例4基於實施例1-3,本實施例對熱交換器3做進一步的限定,以對本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33.熱交換器3通過冷凝管30連接有冷凝水收集箱31,將由於廢氣換熱而形成的冷凝水進行外排和收集,進而保證熱交換器3的正常工作,間接的保證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工序的穩定性。
34.其中,冷凍水箱8出水口通過冷凍水回管ⅱ32與飼料生產線中的製冷主機33回水口連通,飼料生產線中的製冷主機33出水口通過冷凍水供管ⅱ34與冷凍水箱8進水口連通,冷凍水箱8、冷凍水回管ⅱ32、製冷主機33及冷凍水供管ⅱ34之間形成冷凍水回收再利用的內循環通路,提供低溫冷凍水為高溫廢氣降溫,進而提高熱交換器3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冷凍水回管ⅱ32上設有內循環泵35,溫度控制模塊14還通過電信號與內循環泵35連接。
35.此外,冷凍水箱8上部設有溢流口81和補水口82,冷凍水箱8底部設有排汙口83,該設置,保證冷凍水箱8穩定、有序的為熱交換器3供應冷凍水,以及,收集熱交換器3排出的冷凍水,間接的保證本控制系統的可控性和穩定性。
36.實施例5本實施例提出一種用於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的控制方法。
37.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將經飼料生產廢氣零排放處理系統所得的迴風通入至冷卻器1內,溫度傳感器ⅰ17檢測冷卻器1內溫度,並將溫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當溫度高於或低於設定值20~35℃時,溫度控制模塊14向外循環泵26發出開大或關小的指令,控制冷卻器1中的溫度在設定溫度範圍內;或者,報警模塊16向報警器28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16向故障燈29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其中,冷卻器1內迴風溫度過低,與物料溫差大,形成冷凝水,影響產品品質;迴風溫度過高,無法及時將物料冷卻,導致料溫高、易結塊、發黴變質。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的迴風溫度來調節外循環泵26的運行頻率,以滿足降溫要求的最低運行頻率,進而實現節能目的;b.粉塵探測器ⅰ18檢測風管ⅰ4內粉塵濃度,並將粉塵濃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當粉塵濃度高於300mg/l時,報警模塊16向報警器28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16向故障燈29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由粉塵探測器ⅰ18檢測的粉塵濃度來判斷生產飼料的品質好壞,當濃度高於300mg/l時,飼料含粉率較高,品質較差,需返工處理;c.溫溼度探測器ⅰ19檢測風管ⅰ4內溫度和相對溼度,溫溼度探測器ⅱ22檢測風管ⅱ5內溫度和相對溼度,並將對應的溫度信號和對應的溼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當溫溼度探測器ⅰ19檢測的溫度-溫溼度探測器ⅱ22檢測的溫度>15℃時,和/或溫溼度探測器ⅰ19檢測的相對溼度-溫溼度探測器ⅱ22檢測的相對溼度>10%時,報警模塊16向報警器28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16向故障燈29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溫溼度探測器ⅰ19與溫溼度探測器ⅱ22之間的溫度差、相對溼度情況,來判斷風管ⅰ4、風管ⅱ5及脈衝除塵器2的密封及運行情況。當溫溼度探測器ⅰ19檢測的溫度-溫溼度探測器ⅱ22檢測的溫度>15℃,風管ⅰ4的保溫層、脈衝除塵器2的保溫層可能被破壞,風管ⅰ4與脈衝除塵器2之間可能漏風,以及,脈衝除塵器2內布袋可能因冷凝水糊袋;d.粉塵探測器ⅱ21檢測脈衝除塵器2內粉塵濃度,並將粉塵濃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當粉塵濃度高於300mg/l時,報警模塊16向報警器28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16向故障燈29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由粉塵探測器ⅰ18、粉塵探測器ⅱ21檢測的粉塵濃度來確定脈衝除塵器2是否正常運行,當濃度高於300mg/l時,脈衝除塵器2內可能出現布袋掉袋或破損等情況,需停機檢查布袋;e.溫溼度探測器ⅲ24檢測迴風管6內溫度和相對溼度,並將對應的溫度信號和對應的溼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當溫度值大於35℃,和/或相對溼度>90%時,報警模塊16向報警器28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16向故障燈29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溫溼度探測器ⅱ22、溫溼度探測器ⅲ24來確定熱交換器3的工作效率和運行狀態好壞。當溫溼度探測器ⅲ24測定的溫度高於35℃時,說明熱交換器3的冷凍系統失效,需重點檢查冷凍系統中的管閥是否正常開啟,冷凍外循環泵26是否損壞;f.風壓傳感器ⅰ20檢測風管ⅱ5內的風壓,並將對應的風壓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風壓傳感器ⅱ23檢測脈衝除塵器2內的風壓,並將對應的風壓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當兩處的風壓差值大於3500pa時,報警模塊16向報警器28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16向故障燈29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風壓傳感器ⅰ20、風壓傳感器ⅱ23來判定脈衝除塵器2是否運行正常。若風壓差值大於3500pa,此時,脈衝除塵器2壓損大、阻力大,需檢查是否存在冷凝結露、布袋糊袋等情況;
g.通過電磁脈衝閥36(無錫市永大自控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控制脈衝除塵器2吹噴管的噴吹壓力不低於設定值;其中,噴吹清灰可採用定時、定壓和手動清灰三種方式,如:設定清灰間隔時間為15s,設定的進出口壓差值為2500pa,並優先執行定壓清灰。除塵器控制系統對清灰、進口煙氣溫溼度、清灰壓力等運行參數進行實時控制,並將控制接口集成在零排放系統終端,以人機界面13展示流程及各傳感器數值,實現作業現場、中控室雙控制;h. 風壓傳感器ⅲ25檢測迴風管6內的風壓,並將風壓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0,當風壓高於或低於設定值-5~-30pa時,風壓控制模塊15向變頻引風機27發出指令,保證迴風管6靠近冷卻器1段的風壓在設定風壓範圍內;或者,報警模塊16向報警器28發出報警的指令,以及,報警模塊16向故障燈29發出閃爍的指令,則需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其中,通過風壓傳感器ⅲ25來判定整個迴風管6是否正常,變頻引風機27前端迴風管6實現微負壓(-5~-30pa),並通過變頻引風機27的變頻控制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