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21:47: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機用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
背景技術:
旋轉式製冷壓縮機,靠氣缸內偏心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的迴轉造成工作容積的變化進行氣體壓縮,因其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現已成為市場最常見的壓縮機之一。
滾動活塞是旋轉式製冷壓縮機套的重要零件,其設置在壓縮機的偏心軸上,當主軸在原動機拖動下旋轉時,偏心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緊貼著氣缸內壁面迴轉,造成空間容積的變化。從而達到壓縮冷媒蒸汽的目的。隨著全民環保意識的提高,旋轉式壓縮機採用的冷媒向著綠色環保方向不斷發展,高效、節能、降耗已成為壓縮機行業不斷發展的目標。但由此帶來的壓縮機氣缸內高負荷、高功率、高溫、高壓等嚴酷條件對氣缸內部件特別是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以來,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均為實心結構,相對重量較大,進而造成驅動活塞旋轉的能耗高。本申請人經過研究得到了空心柱體的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其雖能減輕重量,降低能耗,但由於其結構複雜,加工難度大,成本較高,難以實現大批量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使其結構簡單、加工便捷、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包括內管與外管,內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外的擋邊,外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內的擋邊,內管擋邊與外管一端連接,外管擋邊與內管一端連接,內管、外管之間形成空腔。
具體地,上述內管擋邊與外管一端的內表面或側面連接,外管擋邊與內管的外表面或側面連接。
更好地,上述內管擋邊與外管一端的內表面連接為焊接和/或過盈連接,外管擋邊與內管的外表面連接為焊接和/或過盈連接,這些連接方式更方便,密封更好。
更好地,上述內管擋邊與外管一端的側面連接為粘接,外管擋邊與內管的外表面連接為焊接和/或過盈連接,這些連接方式更方便。
更好地,上述內管擋邊與外管一端的內表面連接為焊接和/或過盈連接,外管擋邊與內管的側面連接為粘接,這些連接方式更方便。
更好地,上述空腔中填滿比重小於活塞材質的物質。
更好地,上述物質為樹脂或塑料,可方便注入空腔。顯然,上述物質也可為其他類似性質的物質。
更好地,上述物質為添加了固化劑的樹脂,這樣可以在常溫下注射和凝固。
更好地,上述內管擋邊和/或外管擋邊設置通孔,上述填充物由小孔注入空腔內。
更好地,上述內管擋邊和/或外管擋邊與外管和/或內管間設置間隙,上述填充物由間隙注入空腔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將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結構簡化為向外擋邊的內管與設置向內擋邊的外管,而且內、外管加工簡單,因此整個活塞結構簡單、加工成本低、成品率高,便於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如圖1所示,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包括內管1與外管2,內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外的擋邊11,外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內的擋邊21,內管、外管之間形成空腔6。
上述內管擋邊11與外管一端的內表面23通過焊接3連接,外管擋邊21與內管的外表面13通過焊接3連接。
實施例2,如圖2所示,如圖1所示,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包括內管1與外管2,內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外的擋邊11,外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內的擋邊21,內管、外管之間形成空腔6。
上述內管擋邊11與外管一端的內表面23連接為過盈連接4,外管擋邊21與內管的外表面13連接過盈連接4。
上述空腔中填充塑料5,以增加對內管和外管的支撐力。
上述填充塑料5可由設置在內管擋邊的通孔15注入空腔內6,也可由設置在外管擋邊的通孔(圖中未畫出)注入空腔內;還可由設置在內管擋邊與外管非擋邊部位的縫隙(圖中未畫出)注入空腔內,或由設置在內管非擋邊與外管擋邊部位的縫隙(圖中未畫出)注入空腔內。
實施例3,如圖3所示,空腔3中未填充塑料5,其餘同實施例2。
實施例4,如圖4所示,如圖1所示,製冷壓縮機用滾動活塞,包括內管1與外管2,內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外的擋邊11,外管一端面軸向設置向內的擋邊21,內管、外管之間形成空腔6。
上述內管擋邊11與外管一端的內表面23連接為過盈連接4,外管擋邊21與內管的側面14為連接。
為使外管擋邊21與內管的側表面14更好地連接,可使用焊接或粘接將二者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