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17:13:01 1
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能夠同時進行多個洗衣機內桶的搬運,且相互獨立的運作也不幹涉,符合現代化大規模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包括機架裝置、滑軌裝置、皮帶輸送裝置、夾取裝置;所訴機架裝置包括支撐座和固定在支撐腳上的機架,所述滑軌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的滑軌,在所述夾取裝置上對應設有滑塊,所述夾取裝置可以通過所述滑塊和所述滑軌滑動配合在所述機架上滑動;所設皮帶輸送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皮帶輸送裝置包括輸送皮帶和驅動所述輸送皮帶運行的驅動電機,所述夾取裝置上設置有皮帶卡扣與所述輸送皮帶固定連接。
【專利說明】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洗衣機內桶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洗衣機內桶的翻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洗衣機是一種利用機械能帶動水流清洗衣物等織物的家用電器,根據轉動方式分有波輪旋轉洗衣機和滾筒洗衣機。洗衣機的內桶是全自動洗衣機的核心零件。現有的全自動洗衣機內桶的桶壁上,或者設置有許多豎向、傾斜的壓筋,在這些豎向的壓筋之間,設置有許多整齊排列的排水孔。
[0003]在洗衣機的內桶生產製造過程中,使用生產線進行製造,一般是將金屬薄板按照要求剪切成需要的寬度和長度,根據衝壓不同的孔洞和滾筋的要求,通過不同的模具工作平臺,完成折邊、扣模、滾筋、包邊等工序,製成符合要求的洗衣機內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到搬運裝置,搬運裝置通過夾取機構夾取洗衣機內桶將洗衣機內桶衝上一工序的工作平臺移動到下一工序的工作平臺上。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生產,同一工序的可能存在多個設備在同時工作,現有的搬運設備只能實現單獨洗衣機內桶的搬運,如需同時實現多個洗衣機內桶的搬運則需要多個搬運設備,增加了設備投入也增加了佔地面積。不符合大規模自動化生產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能夠同時進行多個洗衣機內桶的搬運,且相互獨立的運作也不幹涉,符合現代化大規模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裝置、滑軌裝置、皮帶輸送裝置、夾取裝置;所述機架裝置包括支撐座和固定在支撐腳上的機架,所述滑軌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的滑軌,在所述夾取裝置上對應設有滑塊,所述夾取裝置可以通過所述滑塊和所述滑軌滑動配合在所述機架上滑動;所述皮帶輸送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皮帶輸送裝置包括輸送皮帶和驅動所述輸送皮帶運行的驅動電機,所述夾取裝置上設置有皮帶卡扣與所述輸送皮帶固定連接。
[0006]為了夾取裝置運行的更為平穩,所述機架包括若干相對平行設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之間相互間隔並通過橫杆連接;每個所述支架上分別設有滑軌。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皮帶輸送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兩端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上分別設有皮帶輪,所述皮帶輪質檢通過所述輸送皮帶連接;所述橫杆上設有可供所述輸送皮帶穿過的通孔。
[0008]進一步的,為了加強結構減少振動,在安裝有驅動電機側的支撐座上還設有加強筋板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
[0009]進一步的,提供一個具有雙工位的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結構,所述機架包括兩個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設有兩個夾取裝置,所述夾取裝置通過設置在所述夾取裝置上的滑塊和設置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滑軌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動,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兩側分別設有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上分別設有皮帶輪並分別套裝有第一輸送皮帶、第二輸送皮帶,所述第一軸承座連接的皮帶輪的最高點和所述第二軸承座的皮帶輪的最低點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使得第一夾取裝置通過皮帶卡扣固定連接第一輸送皮帶的下半層皮帶、所述第二夾取裝置通過皮帶卡扣固定連接第二輸送皮帶的上半層皮帶。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根據生產需求設置數個夾取裝置在機架上,且只需設置一個滑軌用於夾取裝置的運動,同時可以根據需要同時工作的夾取裝置的個數來確定機架上可供運行的滑軌的長度,每個夾取裝置分別由不同的驅動電機帶動皮帶驅動,同時進行多個洗衣機內桶的搬運,每個夾取裝置也相互獨立的運作也不幹涉,符合現代化大規模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的的第二視角的部分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的的第三視角的部分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的的第四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的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的部分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包括機架裝置、滑軌裝置、皮帶輸送裝置、夾取裝置47。
[0018]為了夾取裝置運行的更為平穩,所訴機架裝置包括支撐座4和固定在支撐座4上的機架5。
[0019]所述滑軌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5的滑軌6,在夾取裝置47上對應設有滑塊7,夾取裝置47通過滑塊7和滑軌6滑動配合在機架5上滑動;皮帶輸送裝置設置在機架5上,皮帶輸送裝置包括輸送皮帶8和驅動輸送皮帶8運行的驅動電機9,夾取裝置47上設置有皮帶卡扣10與輸送皮帶8固定連接。
[0020]機架5包括若干相對平行設置的支架31,支架31之間相互間隔並通過橫杆32連接;每個支架31上分別設有滑軌6 ;皮帶輸送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支架31兩端的軸承座33,軸承座33上分別設有皮帶輪34,皮帶輪34之間通過輸送皮帶8連接;橫杆32上設有可供輸送皮帶8穿過的通孔35。
[0021]為了加強結構減少振動,在安裝有驅動電機9側的支撐座4上還設有加強筋板36與支架31固定連接。
[0022]見圖5,機架5包括兩個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設置3上設有兩個夾取裝置:第一夾取裝置39、第二夾取裝置40,夾取裝置通過設置在夾取裝置上的滑塊7和設置在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上的滑軌6滑動配合在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上滑動,所述第一支架37、第二支架38兩側分別設有第一軸承座48、第二軸承座49,所述第一軸承座48、第二軸承座49上分別設有第一皮帶輪45、第二皮帶輪46並分別套裝有第一輸送皮帶41、第二輸送皮帶42,所述第一軸承座48連接的第一皮帶輪45的最高點和所述第二軸承座49的第二皮帶輪46的最低點的高度保持一致,使得第一夾取裝置39通過皮帶卡扣10固定連接第一輸送皮帶41的上半層皮帶43、所述第二夾取裝置40通過皮帶卡扣10固定連接第二輸送皮帶的下半層皮帶44,實施例一是一個雙工位的洗衣機內桶的夾取運送裝置,包括了兩個由不同的驅動電機帶動皮帶驅動的夾取裝置,且只需設置一個滑軌用於夾取裝置的運動,同時兩個夾取裝置的運作也不幹涉。
[0023]本實用新型可根據生產需求設置數個夾取裝置在機架5上,且只需設置一個滑軌用於夾取裝置的運動,同根據需要同時工作的夾取裝置的個數來確定機架上可供運行的滑軌的長度,每個夾取裝置分別由不同的驅動電機帶動皮帶驅動,每個夾取裝置也相互獨立的運作也不幹涉,符合現代化大規模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
[0024]以上所述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裝置、滑軌裝置、皮帶輸送裝置、夾取裝置; 所述機架裝置包括支撐座和固定在支撐腳上的機架, 所述滑軌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的滑軌,在所述夾取裝置上對應設有滑塊,所述夾取裝置可以通過所述滑塊和所述滑軌滑動配合在所述機架上滑動; 所述皮帶輸送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皮帶輸送裝置包括輸送皮帶和驅動所述輸送皮帶運行的驅動電機,所述夾取裝置上設置有皮帶卡扣與所述輸送皮帶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包括若干相對平行設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之間相互間隔並通過橫杆連接,每個所述支架上分別設有滑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皮帶輸送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兩端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上分別設有皮帶輪,所述皮帶輪質檢通過所述輸送皮帶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橫杆上設有可供所述輸送皮帶穿過的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其特徵在於:在安裝有驅動電機側的支撐座上還設有加強筋板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洗衣機內桶的運送裝置的運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包括兩個相對平行設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設有兩個夾取裝置,所述夾取裝置通過設置在所述夾取裝置上的滑塊和設置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滑軌滑動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動,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兩側分別設有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上分別設有皮帶輪並分別套裝有第一輸送皮帶、第二輸送皮帶,所述第一軸承座連接的皮帶輪的最高點和所述第二軸承座的皮帶輪的最低點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使得第一夾取裝置通過皮帶卡扣固定連接第一輸送皮帶的下半層皮帶、所述第二夾取裝置通過皮帶卡扣固定連接第二輸送皮帶的上半層皮帶。
【文檔編號】D06F37/30GK204000323SQ20142027811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8日
【發明者】周利鋒, 張寧峰, 沈偉健 申請人:江蘇尚誠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