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名勝古蹟對比(江西文物古蹟最多的城市)
2023-06-21 07:44:09
說到江西省的大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省會南昌,作為江西的第一大城市和全省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南昌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對於江西省第二大城市,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其中九江、贛州、上饒這3個城市競爭最為激烈,如果按照GDP來排名,最有資格入選的就是贛州市。
地處贛江上遊、江西南部的贛州市,自古就是「承南啟北、呼東應西、南撫百越、北望中州」的戰略要地。城市總面積39379.64平方公裡,佔江西省總面積的23.6%,全市常住人口897.0014萬人,其中客家人口佔比95%以上,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其面積比我國的臺灣島面積還大。
據記載,贛州早在公元前214年就已經設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包括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陽明、辛棄疾等人都曾在此主政過,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蹟,尤其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濱水城市,素有「千裡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等美譽。
從古至今,贛州都吸引著文人隱士流連於此,以至於有享譽全國的「贛州八景」之說。除了秀麗的山水風光,建於北宋嘉佑年間的古城牆也令這座城市聞名遐邇。據介紹,古城牆平均高7米,全長3.6公裡,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磚砌石城牆。
在古城牆上,有兩處不可錯過的古蹟景點——鬱孤臺和八鏡臺。其中坐落在贛州城西北賀蘭山上的鬱孤臺,因樹木蔥鬱,山勢孤獨而得名,距今至少有1200多年的歷史。作為贛州老城區的制高點,鬱孤臺吸引了李渤、蘇東坡、辛棄疾等歷代名人前往遊覽,尤其是辛棄疾留下的一首名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讓鬱孤臺從此名揚天下。
始建於北宋嘉佑年間(1056年)的八境臺,因郡守孔宗瀚築臺後繪製《虔州八境圖》,並以圖求蘇軾作《虔州八境圖八首並序》而得名。整座建築高28.5米,飛簷鬥拱,雄偉壯麗,臺下章、貢二水匯入贛江,景色如畫,現已成為贛州古城的標誌景觀。
開鑿於唐朝的通天巖石窟,坐落在贛州市城區西北郊6.8公裡處,是我國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處石窟群。石窟內至今保存著唐代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其規模之宏大,保護之完整,堪與龍門石窟相媲美,被譽為「江南第一石窟」。
近年來,贛州市積極探索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使轄區內的雅溪古村、東龍村等眾多古村,以獨具地方特色的新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這些村莊依山傍水而建,環境清幽,返璞歸真的農耕文明與生態山水,讓遊人仿佛來到了一處穿越千年的世外桃源。
在我國大力發展旅遊業的今天,贛州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助力。據統計,2020年在文化旅遊業的帶動下,贛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5.2億元,GDP增幅實現「十三五」時期全省五連冠,很有希望晉升二線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