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哪個省面積最小(一個拼湊起來的省份)
2023-06-21 05:54:04
在我們國家各個省份版圖中,有的像橢圓形,有的像長方形,有的就和周邊省份縱橫交錯極其不規則。每個省份的省會不是挨南就是挨北,不是偏東就是偏西。但是有一個省就不一樣,方方正正,省會處於正中央,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主角---貴州省。
貴州省版圖
從圖上所示,貴州基本就是個正方形,從省城到四邊省邊界,平均約300公裡。貴州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註定了貴陽將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的交通中心。
貴州高鐵(部分)路線圖
30年河西,30年河東。也許貴州這個方章大印是不是意味著在今後30年將大有作為呢?我們拭目以待。
貴州省開始在明朝就出現了。是不是一開始,貴州的版圖就是這樣的呢?其實不是的,貴州自從設立以來,是一步步吞噬周邊土地,漸漸地才形成今天的版圖局面。
春秋以前,貴州為荊州西南裔,屬於荊楚或南蠻的一部分。
戰國後期,夜郎國逐步發展成為西南地區的大國之一(夜郎國大部分疆域在今貴州境內)
公元前25年,夜郎國被滅,但郡縣制在夜郎地區最後確立。
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
宋宣和元年(1119),朝廷為奉寧軍承宣使知思州軍事土著首領田佑恭加授貴州防禦使銜,貴州才成為行政區劃的名稱。
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
今天我們重點講明朝後期,貴州怎樣從一個彈丸之地逐步成為方章大印的。
明朝時期貴州版圖
明朝設貴州省前,當地土司林立,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建省後,各方勢力暴動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當時還是四川管轄的潘洲宣慰司控制的遵義縣,猶如一把匕首深深插在貴州北部,使得貴州土司不敢輕舉妄動。
明末,貴州布政司領貴州宣慰司及貴陽、安順、平越3軍民府並都勻、黎平、思州、思南、銅仁、鎮遠、石阡7府
清初期貴州土地的擴張
雍正五年(1727年),將四川所屬遵義府及其所屬各縣改隸貴州,同時,將畢節以北的永寧(現敘永縣)全境劃歸四川,將廣西紅水河、南盤江以北之地置永豐州(現望謨、龍安、冊封一帶),與廣西的荔波、湖廣的平溪、天柱一併劃歸貴州管轄。
清朝貴州地圖
至此,貴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在上世紀50年代,貴州、四川有小部分土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遷。
五十年代貴州小部分土地的變遷
1952年秀山縣九江鄉劃歸貴州松桃縣,九江鄉劃入松桃縣管轄,屬城關區。具體原因就不知道了,有知道的可以分析一下。
1953年,四川省重慶市的南桐地區,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鐵礦和煤礦。尤其是煤礦,儲量超過3億噸。為了開採當地的鐵、煤資源,一系列的區劃調整開始了。周邊桐梓縣17個鄉劃歸給四川省重慶市,劃入了南桐礦區。
如今的貴州版圖
如今貴州正在借國家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戰略在奮勇前行。
那麼貴州版圖在下一步擴張調整中,最先調整哪一部分,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地方可以調整:
第一,把四川的合江縣併入貴州,使貴州變成一個沿江省份,把合江改為「黔北經濟特區-黔北市」主打交通物流產業。
「黔北市」設想圖
第二,把新晃併入貴州,在新晃玉屏之間設立黔東市,可以承接東部地區貿易加工產業。新晃就像一個攔路虎一樣,嚴重製約了貴州東部的交通發展。要不是新晃的因素,貴州東部的松從高速和銅仁到從江的城際鐵路估計已經實現。
「黔東市」設想圖
完美版貴州地圖:
完美版貴州地圖
以上就是樓上老王,以地圖的角度看貴州的過去,猜想貴州的未來。不知道各位認同嗎?
關注我,我們一起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