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8:35:11 2
專利名稱: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屬於橋用鋼梁的構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水電站這樣的大型土木工程建設中,平拉索橋作為一種臨時施工用橋以建造工期短、投資省而得到大量應用。目前通常在平拉索橋中的鋼橫梁採用的是截面形式為工字形的結構,該種鋼梁在工程實際中有大量的應用,但由於其內只有單一塊腹板作為支撐,在較大的車輛荷載的情況下,該種鋼梁會發生扭轉變形,從而影響索橋的安全及使用。因此,這種剛性橫梁結構還是不理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箱型截面的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這種鋼梁能滿足平拉索橋在較大車輛荷載下的正常使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由頂板、腹板和底板組成,腹板為並列的兩塊,其上下兩端分別與頂板和底板連接,腹板並列兩塊之間的間距I 10cm,其內中空,使該橫梁截面形成箱型結構。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頂板與底板之間形成兩個豎向支撐點的箱體結構,相比以前的工字鋼截面形式的一個支撐點的橫梁結構,本實用新型更加穩定,承受荷載能力更強。且本實用新型安裝方便,能夠提供較大抗扭剛度,大大增強了平拉索橋在重型車輛運行時的安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切斷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腹板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頂板,2-腹板,3-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看圖1和圖2,圖1展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展示了將圖1中的結構從中部切斷的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到,該結構由頂板1、腹板2和底板3組成,腹板2為並列的兩塊,其上下兩端分別與頂板I和底板3連接,使該橫梁截面形成箱型結構。看圖3,圖3展示了本實用新型的腹板2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單塊的腹板2是扁U型的薄板結構,中部是下凹槽形狀,兩端為翼狀,這樣的形狀具有較好的受力和抗扭能力。本實用新型實施時是將如圖3所示的腹板2兩塊並列放置,兩塊腹板2的上端與頂板I焊接,下端與底板3焊接,在其中部形成箱體,該箱體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相比工字型的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箱體結構承載力更強。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箱體結構承載力和抗扭能力更強,腹板2並列兩塊之間的間距為I 10cm。當然,以上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範例,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結構由頂板(I)、腹板(2)和底板(3)組成,腹板(2)為並列的兩塊,其上下兩端分別與頂板(I)和底板(3)連接,使該橫梁截面形成箱型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腹板(2)並列兩塊之間的間距I 1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拉索橋上的剛性橫梁結構,該結構由頂板(1)、腹板(2)和底板(3)組成,腹板(2)為並列的兩塊,其上下兩端分別與頂板(1)和底板(3)連接,使該橫梁截面形成箱型結構。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頂板與底板之間形成兩個豎向支撐點的箱體結構,相比以前的工字鋼截面形式的一個支撐點的橫梁結構,本實用新型更加穩定,承受荷載能力更強。且本實用新型安裝方便,能夠提供較大抗扭剛度,大大增強了平拉索橋在重型車輛運行時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E01D19/00GK202989759SQ20122069738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謝春生, 李松, 李立文, 羅海燕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