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4:13:36

本實用新型涉及USB數據傳輸連接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
背景技術:
USB作為電腦外設的一種高速連接標準,目前廣泛應用於各種外部設備上比如電腦、印表機、掃描儀、手機、數位相機等各種電子設備,目的是為了規範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由於USB接口具有即插即用、支持熱插板傳輸速度快、連接靈活等諸多優點,USB數據傳輸連接器也隨之成為眾多電子設備必不可少的部件,不斷的有新型的USB連接器推出。
現有此類產品分為上下兩排連接端子,呈線狀的上下排端子分別與塑膠成型後進行組裝,使用塑膠護套進行固定,組裝後其尾端呈上下兩排的夾口狀,實現電子功能時通過PCB板電路及PCB板上的電子原件(電容、電阻),再讓其尾端夾住PCB進行SMT,過程十分複雜,且不良率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結構複雜,通常將端子塑膠成型,EMI彈片,卡鉤與端子功能整合進行一體式設計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套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一側的外殼、上端子、下端子,所述上端子和下端子配合連接為端子,並插置於絕緣本體內,所述上端子包括上基座和嵌設於上基座內的上端子組,所述上基座沿上端子組軸線方向的兩側延伸設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下端子包括下基座和嵌設於下基座內的下端子組,所述下基座沿下端子組軸線方向的兩側延伸設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下基座沿下端子組軸線方向的兩側設置有彈性卡鉤,所述彈性卡鉤的延伸方向與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端子的插口端為用於能夠正反插接的上下兩排式結構,尾端為用於替代PCB板的一排式結構。
優選地,所述絕緣本體由上護套和下護套拼接組成。
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沿上端子和下端子尾端方向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均設置有通孔,所述下護套的內表面與通孔對應位置設置有與通孔相匹配的定位柱,所述上護套的內表面與定位柱對應位置設置有與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
優選地,所述端子上緊貼有電子元件,所述端子通過短接與電子元件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本實用新型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的插口端設為上下兩排,實現了正反插的功能,通過將現有技術中固有護套改為上下兩片直接與端子進行組裝拼合,實現了端子無需與塑膠成型的功能,通過將尾端呈一排式,並且將端子內部若干個快充功能的電源端子設計為短接,將電子原件直接貼在端子上,取代了現有技術中固有的PCB模式,使得生產過程極大的優化,良率得以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中上端子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中下端子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中下護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USB正反插數據傳輸連接器,如圖1和圖2所述,包括絕緣本體、套設於所述絕緣本體一側的外殼1、上端子4、下端子5,上端子4和下端子5配合連接為端子,並插置於絕緣本體內,端子的插口端為用於能夠正反插接的上下兩排式結構,這樣設計可實現正反均可插的功能,尾端為用於替代PCB板的一排式結構。
如圖3和圖4所示,上端子4包括上基座42和嵌設於上基座內的上端子組43,上基座42沿上端子組43軸線方向的兩側延伸設置有第一固定部41,下端子5包括下基座52和嵌設於下基座內的下端子組53,下基座52沿下端子組53軸線方向的兩側延伸設置有第二固定部51,第一固定部41和第二固定部51均沿上端子4和下端子5尾端方向設置。
絕緣本體由上護套和下護套拼接組成,通過將現有技術中固有護套改為上下兩片直接與端子進行組裝拼合,實現了端子無需與塑膠成型的功能。
如圖4所示,第二固定部51遠離下端子組53的一端且沿下端子組53軸延伸的方向固接有彈性卡鉤6,彈性卡鉤6的延伸方向與第二固定部51的延伸方向相反,這樣設計當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插入USB的母座時,兩個彈性卡鉤6可以與USB母座的舌片的兩側彈性牴觸,為兩者的插接配合提供合適的力度。
如圖3、圖4和圖5所示,第一固定部41和第二固定部51上均設置有通孔8,下護套3的內表面與通孔8對應位置設置有與通孔8相匹配的定位柱7,上護套2的內表面與定位柱7對應位置設置有與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圖中為畫出)。
如圖3和圖4所示,下端子組4的尾端設有與上端子組5的尾端相配合的間隙,這樣實現了上端子、下端子拼合後和彈性卡鉤一體式設計,同時也實現端子插口呈兩排式結構,端子尾端呈一排式結構,並且端子上緊貼有電子元件9,端子通過短接與電子元件9連接,短接是由若干個具有快充功能的電源端子組成,通過將端子內部若干個具有快充功能的電源端子設計為短接,再將電子原件緊貼在端子上,這樣設計替代了現有技術中固有的PCB模式,使得生產過程極大的優化,良率得以提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