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再熱鍋爐尾部雙煙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15:38:51 1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火力發電廠的二次再熱鍋爐尾部結構,用於一次及二次再熱汽溫調節。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火電燃煤機組已進入大型化、高參數階段,大批的600℃等級的600MW和1000MW超超臨界一次再熱機組已投入商業運行。在目前的材料結構下(以HR3C、超級304H、P91和P92材料為核心),很難再大幅提高蒸汽參數。為進一步提高機組熱效率,當前我國在大力推進大型二次再熱機組的開發,並且已有少量的二次再熱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對於二次再熱鍋爐,難點在於一次再熱蒸汽出口溫度和二次再熱蒸汽出口溫度在寬負荷範圍內(50%~100%BMCR)的調節並均能達到設計值。
對於二次再熱鍋爐再熱汽溫的調節,國內外鍋爐製造廠採用的調溫手段主要有兩種,方案一,基於尾部雙煙道的擋板調溫(輔)+煙氣再循環調溫(主);方案二,基於三煙道的擋板調溫。方案一的調溫原理:尾部煙道分為前後兩個煙道,每個煙道內布置均一級再熱器的低溫段和省煤器,在每個煙道底部均設置擋板。並設置煙氣再循環系統,不同負荷下通過調整煙氣再循環的流量來增加尾部煙道受熱面的換熱量。再輔以擋板調節,用以調整兩個煙道內再熱器的煙氣流量,進而調整再熱汽溫;方案二的調溫原理:尾部煙道分為前、中、後三個煙道,三個煙道內分別布置一次低再、二次低再、低過,各低再和低過後布置省煤器,在每個煙道出口分別布置煙氣調節擋板。通過三個擋板的調節保證各級再熱汽溫達到設計值。方案一,調節靈敏,但存在再循環風機可靠性差、影響鍋爐效率的問題;方案二,三個擋板同時調整,存在調節性能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一次及二次再熱汽溫可以方便調節,可靠性強的新型二次再熱鍋爐尾部雙煙道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一種二次再熱鍋爐尾部雙煙道結構,尾部煙道分為前後相鄰設置的雙煙道,分別為第一煙道和第二煙道;該第一煙道從上到下依序設置一次再熱器低溫段和二次再熱器低溫段,二次再熱器低溫段下方設置第一省煤器,該第一煙道底部設置第一調溫擋板;該第二煙道設置低溫過熱器,該低溫過熱器下方設置第二省煤器,該第二煙道底部設置第二調溫擋板;該一次再熱器低溫段和二次再熱器低溫段之間設置第三省煤器。
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給出一種一次及二次再熱汽溫可以方便調節,可靠性強的新型二次再熱鍋爐尾部雙煙道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針對П型布置的煤粉爐,給出一種二次再熱鍋爐尾部雙煙道結構,其尾部煙道分為前後相鄰設置的雙煙道,分別為第一煙道1和第二煙道2;
該第一煙道1從上到下依序設置一次再熱器低溫段11和二次再熱器低溫段12,二次再熱器低溫段12下方設置第一省煤器13,該第一煙道1底部設置第一調溫擋板14。
該第二煙道2設置低溫過熱器21,該低溫過熱器21下方設置第二省煤器22,該第二煙道2底部設置第二調溫擋板23。
該一次再熱器低溫段11和二次再熱器低溫段12之間設置第三省煤器15。
實際使用時,可以根據受熱面所需的焓增合理選型和布置,確保設計工況下主蒸汽、一次再熱蒸汽和二次再熱蒸汽的參數達到設計值。
當工況變化或蒸汽參數偏離設計值時,為取保蒸汽參數達到設計值,通過關小(負荷降低)或開大(負荷上升)第二煙道2的第二調溫擋板23並適當調整第一煙道1的第一調溫擋板14,以改變兩個煙道內的流量,從而改變兩個煙道內受熱面的換熱量,實現一次再熱汽溫和二次再熱汽溫的調節,並在這個環節實現一次再熱汽溫達到設計值。由於二次再熱器的焓增小於一次再熱器,通過調整第三省煤器15的給水流量來調節二次再熱器低溫段的吸熱量,實現二次再熱汽溫達到設計值。
本實用新型中各個部件為現有設備,其工作方式和相應管路的連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