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6-15 21:45:16 2
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蟲菌檢驗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蟲菌(害蟲、黴菌的統稱)病害是館藏文物,尤其是有機質文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對於館藏文物,包括已遭受蟲菌病害的文物和入庫前文物的安全、無公害的消毒技術的研究,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科技工作中的重要研究方向;由於文物是物質文化遺產的寶貴見證,同時其質地往往較為脆弱,廣泛應用的物理殺蟲法如高溫/低溫殺蟲、微波殺蟲、乾燥失水殺蟲方法會對材料的物理性狀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應用於文物殺蟲滅菌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廣泛用於文物消毒的殺蟲滅菌方法主要有充氣(二氧化碳、氮氣)降氧等物理殺蟲法以及採用環氧乙烷、溴甲烷、硫醯氟等燻蒸劑進行化學法防治,此時就需要用到燻蒸裝置。
[0003]現有技術中,燻蒸裝置缺少配套的蟲菌檢驗裝置,無法實時觀測低氧、環氧乙烷等物理或化學燻蒸環境對蟲菌的燻蒸效果,因此難以做出評價;工作人員檢查時,需要打開燻蒸裝置的密閉門,取出預先放置在燻蒸室中的蟲菌試管以觀察蟲菌死亡情況;這就造成燻蒸氣體洩漏,或者改變低氧環境的氣壓,使燻蒸室的燻蒸環境發生較大變化,不僅不便於檢查,而且還可能使得工作人員因吸入燻蒸氣體而患病。
[0004]因此,就需要一種燻蒸裝置,能夠便捷地評價燻蒸效果,並能夠降低檢查時對燻蒸室燻蒸環境的影響程度,便於檢查。
【發明內容】
[0005]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燻蒸裝置,能夠便捷地評價燻蒸效果,並能夠降低檢查時對燻蒸室燻蒸環境的影響程度,便於檢查。
[0006]本發明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包括設有燻蒸室的裝置本體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於裝置本體的檢驗器;所述檢驗器包括一筒體I,所述裝置本體設有與燻蒸室連通且用於定位筒體I的通孔;所述筒體I內設有用於放置蟲菌的蟲菌腔,所述筒體I上設有用於使蟲菌腔與燻蒸室相連通的通氣孔。
[0007]進一步,所述筒體I的軸向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為開口端,所述通氣孔設在筒體I的筒壁上。
[0008]進一步,所述封閉端設有密封頭;所述密封頭沿筒體I的徑向延伸,使得所述筒體I與堵頭組合呈「T」形。
[0009]進一步,所述密封頭的底部設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抵在燻蒸室內壁使得燻蒸室與外界密封隔離。
[0010]進一步,所述檢驗器還包括一筒體Π,所述筒體Π套接在筒體I外,且所述筒體I可沿筒體Π的軸向滑動;所述筒體Π與通孔螺紋連接;當所述筒體Π滑動至筒體I的封閉端時,所述筒體Π覆蓋通氣孔。[0011 ]進一步,所述檢驗器還包括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於開口端的密封蓋。
[0012]進一步,所述密封蓋以螺紋連接方式連接於開口端。
[0013]進一步,所述密封蓋上設有透明的用於察看蟲菌腔的觀察窗。
[0014]進一步,所述密封蓋上設有發光組件,所述發光組件包括用於向蟲菌腔發射光線的燈珠。
[0015]進一步,所述密封蓋沿筒體I的徑向延伸並超出筒體Π的外沿;所述密封蓋上設有便於對其施加軸向拉力的手拉部。
[0016]進一步,該燻蒸裝置還包括一護蓋,所述護蓋以可拆卸方式連接在裝置本體的外壁並可覆蓋通孔,且所述護蓋與外壁之間形成一與通孔連通的密封區。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蟲菌腔可放入裝有活蟲或者黴菌的帶孔眼試管,通氣孔使得蟲菌腔與燻蒸室的燻蒸條件保持一致;燻蒸時筒體I的一部分置入燻蒸室,未置入燻蒸室的部分需要密封處理,防止燻蒸室與外界連通;在檢查時只需要快速取出蟲菌腔的試管或者通過透視觀察即即可實現,與打開燻蒸裝置的密閉門相比,通過本發明能夠降低檢查時對燻蒸室燻蒸環境的影響程度,便於檢查,便捷地對燻蒸效果做出評價;而且,本發明適用於文物、檔案、圖書、農林及動植物檢疫,可用於開發新型燻蒸劑的效果評價,以評價某種實驗燻蒸劑的藥效及最佳組合(溫度、溼度、濃度、時間等),在最佳組合實驗條件下評價某種燻蒸劑對被燻蒸物品有無影響,還可便捷、快速地檢測到擊倒、抑制和殺死各種指示生物(危害不同藏品的優勢病蟲種類各異)的時間。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9]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本發明的檢驗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包括設有燻蒸室10的裝置本體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於裝置本體的檢驗器;所述檢驗器包括一筒體II,所述裝置本體設有與燻蒸室10連通且用於定位筒體Il的通孔101;所述筒體Il內設有用於放置蟲菌的蟲菌腔2,所述筒體Il上設有用於使蟲菌腔2與燻蒸室10相連通的通氣孔3;本裝置可在現有的燻蒸裝置的基礎上進行簡單改造形成,只需在裝置本體上開設一個與筒體Il配合的通孔101;通孔101連接燻蒸室10和外界,筒體Il可沿該通孔101軸向移動;該通孔101優選為螺孔,此時筒體Il的筒壁上設有用於與通孔101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或者筒體Il通過另外的部件與該通孔配合;燻蒸前,在蟲菌腔2放入幾支裝有活蟲或者黴菌的帶孔眼試管,筒體Il通過燻蒸裝置的通孔101部分置於燻蒸室10內,而且置入燻蒸室10的部分開設有通氣孔3,通氣孔3使得蟲菌腔2與燻蒸室10的燻蒸條件保持一致,筒體Il與通孔101的接觸面及蟲菌腔2與外界連通的部分需密封,防止燻蒸室10與外界連通;檢查密封性後即可啟動燻蒸;在燻蒸過程中,可快速打開筒體Il上蟲菌腔2與外界連通的部分並取出試管後快速密封;當然,也可以先利用燻蒸裝置的外壁或者其它部件封閉通氣孔3,再打開筒體Il上蟲菌腔2與外界連通的部分並取出試管;與打開燻蒸裝置的密閉門相比,通過本檢驗器能夠降低檢查時對燻蒸室10燻蒸環境的影響程度,便於檢查。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筒體Il的軸向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為開口端,所述通氣孔3設在筒體Il的筒壁上;開口端同時也是蟲菌腔2的開口,蟲菌腔2通過開口端與外界連通;通氣孔3可為直徑處於內的圓形小孔,多個通氣孔3均勻分布在筒體11的筒壁,保證在燻蒸時蟲菌腔2與燻蒸室10連通。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封閉端設有密封頭4;所述密封頭4沿筒體Il的徑向延伸,使得所述筒體11與堵頭組合呈「T」形;「T」形是指其縱截面,類似於傘狀結構;密封頭4的邊沿超出筒體Il側壁;在檢查蟲菌消除效果時,筒體Il沿通孔101抽出的過程中,密封頭4逐漸向燻蒸室10內壁靠近並最終抵在內壁,從而對筒體Il形成限位作用,並且有利於保證密封頭4與內壁之間的密封性,防止燻蒸室10內的氣體、氣壓通過蟲菌腔2而洩出;為了進一步增強密封頭4與內壁之間的密封性,所述密封頭4的底部設有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可抵在燻蒸室10內壁使得燻蒸室10與外界密封隔離;所述密封件5優選為橡膠圈;例如,可將柔性的「O」形橡膠圈通過密封安裝槽安裝在密封頭4的底面。
[0024]本實施例中,所述檢驗器還包括一筒體Π9,所述筒體Π 9套接在筒體11外,且所述筒體Il可沿筒體Π 9的軸向滑動;當所述筒體Π 9滑動至筒體11的封閉端時,所述筒體Π 9覆蓋通氣孔3;筒體Il與筒體Π 9可以間隙配合方式相連,在間隙中還可設置密封塞,防止漏氣;如圖所示,筒體Π 9的高度約為筒體11高度的1/2,即在筒體Π 9與靠近開口端時,筒體Π9位於筒體Il的下部,且此時通氣孔3設在筒體Il上部;筒體Π9可設置外螺紋,外螺紋與燻蒸裝置的通孔101以螺紋配合方式相連,便於檢驗器的固定;而且,在設置筒體Π 9的情況下,可簡化對於現有的燻蒸裝置的改造,由於筒體Il與筒體Π9具有配合關係,只需要使筒體Π 9與現有燻蒸裝置實現配合,即可保證檢驗器的使用,對於外殼厚度較小的燻蒸裝置(如貨櫃式結構的燻蒸裝置)尤其適用。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檢驗器還包括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於開口端的密封蓋6;拆下密封蓋6即可取出試管;所述密封蓋6可以螺紋連接方式連接於開口端,方便安裝及拆卸,且便於加工成型;所述密封蓋6上可設有透明的用於察看蟲菌腔2的觀察窗7;觀察窗7可通過在密封蓋6上鑲嵌鋼化玻璃而成,能夠通過觀察窗7察看蟲菌腔2中的蟲菌情況,更方便檢查的進行;此外,所述密封蓋6上還可設有發光組件,所述發光組件包括用於向蟲菌腔2發射光線的燈珠8,多個燈珠8可環繞觀察窗7設置;發光組件還包括電路板、控制開關及電源,此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在此不再贅述;通過發光組件可以更方便地進行檢查。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密封蓋6沿筒體Il的徑向延伸並超出筒體Π9的外沿,此時密封蓋6與筒體11組成呈「T」形,不僅便於密封蓋6的安裝,而且密封蓋6還能對筒體11與筒體Π 9的間隙形成密封作用,進一步防止燻蒸氣體從間隙中漏出;所述密封蓋6上設有便於對其(指密封蓋6本身)施加軸向拉力的手拉部61;手拉部61便於在檢驗時抽拉出筒體Il,即通過密封蓋6對筒體11施加軸向拉力,使筒體11沿筒體Π 9滑動而逐漸抽出;手拉部61可以為多種結構,只要能實現所述效果即可;例如手拉部61可以是設在密封蓋6上的拉環,還可以是凸出於密封蓋6的手柄,如圖中所示,此時手拉部61為密封蓋6外側邊沿部分向內凹陷所形成的凹槽。
[0027]本實施例中,該燻蒸裝置還包括一護蓋11,所述護蓋11以可拆卸方式連接在裝置本體的外壁並可覆蓋通孔101,且所述護蓋11與外壁之間形成一與通孔101連通的密封區;護蓋11可通過螺接方式連接於裝置本體;在燻蒸時蓋上護蓋11,可防止通過通孔101漏出的燻蒸氣體洩漏至外界,因此即使出現通孔101漏氣的情況仍可保證燻蒸效果及環境的安全性;在進行蟲菌檢驗時打開護蓋11即可,由於檢驗所需的時間較短,即使發生洩漏也不至於對燻蒸室燻蒸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當然,還可以將護蓋11設為全透明或者部分透明結構,並在其上集成照明裝置,此時即無需在密封蓋6上設置發光組件也可利用燈光對害蟲、黴斑進行直觀檢測,避免檢驗時燻蒸劑的微量滲漏,同時利於加工製造。
[0028]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設有燻蒸室的裝置本體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於裝置本體的檢驗器;所述檢驗器包括一筒體I,所述裝置本體設有與燻蒸室連通且用於定位筒體I的通孔;所述筒體I內設有用於放置蟲菌的蟲菌腔,所述筒體I上設有用於使蟲菌腔與燻蒸室相連通的通氣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I的軸向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為開口端,所述通氣孔設在筒體I的筒壁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封閉端設有密封頭;所述密封頭沿筒體I的徑向延伸,使得所述筒體I與堵頭組合呈「T」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頭的底部設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抵在燻蒸室內壁使得燻蒸室與外界密封隔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檢驗器還包括一筒體Π,所述筒體Π套接在筒體I外,且所述筒體I可沿筒體Π的軸向滑動;所述筒體Π與通孔螺紋連接;當所述筒體Π滑動至筒體I的封閉端時,所述筒體Π覆蓋通氣孔。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檢驗器還包括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於開口端的密封蓋。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上設有透明的用於察看蟲菌腔的觀察窗。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上設有發光組件,所述發光組件包括用於向蟲菌腔發射光線的燈珠。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沿筒體I的徑向延伸並超出筒體Π的外沿;所述密封蓋上設有便於對其施加軸向拉力的手拉部。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燻蒸裝置還包括一護蓋,所述護蓋以可拆卸方式連接在裝置本體的外壁並可覆蓋通孔,且所述護蓋與外壁之間形成一與通孔連通的密封區。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捷評價燻蒸效果的燻蒸裝置,包括設有燻蒸室的裝置本體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於裝置本體的檢驗器;所述檢驗器包括一筒體Ⅰ,所述裝置本體設有與燻蒸室連通且用於定位筒體Ⅰ的通孔;所述筒體Ⅰ內設有用於放置蟲菌的蟲菌腔,所述筒體Ⅰ上設有用於使蟲菌腔與燻蒸室相連通的通氣孔;蟲菌腔可放入裝有活蟲或者黴菌的帶孔眼試管,通氣孔使得蟲菌腔與燻蒸室的燻蒸條件保持一致;燻蒸時筒體Ⅰ的一部分置入燻蒸室,在檢查時只需要快速取出蟲菌腔的試管或者通過透視觀察即即可實現,與打開燻蒸裝置的密閉門相比,通過本發明能夠降低檢查時對燻蒸室燻蒸環境的影響程度,便於檢查,從而便捷地評價燻蒸效果。
【IPC分類】A01M13/00
【公開號】CN105707047
【申請號】CN201610064782
【發明人】周理坤, 王春
【申請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