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小說閱讀技巧筆記(高考語文小說必備知識)
2023-06-15 23:32:08 1
高考語文小說閱讀技巧筆記?高考小說必備知識(二)D小說主題(標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高考語文小說閱讀技巧筆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高考語文小說閱讀技巧筆記
高考小說必備知識(二)
D小說主題(標題)
一、小說主題的基礎知識——小說的靈魂
1.主題與母題:
母題是一些寬泛意義上的主題,如改革與傳承、個人與集體、人 文與科學、人自
然、生死、愛恨、美醜……
2.主題的普世性
以思想為目的(自覺)、以故事為目的(非自覺)
3.主題的人表達(忌諱主題鮮明)
蘊含事實之中,形象大於思想;模糊處理,隱喻與象徵。
4.主題觀的演變
①價值取向:由單純到複雜(不追求恆定價值標準)
② 主題領域:由具體到抽象
5.主題的選擇與打磨
小說是否要立足當下——超越當下,挖掘永恆意義。
小說的打磨——生活真實與小說虛構。
6.如何提煉系小說主題:因人因文而異
從情節發展看:特別是情節的跌宕起伏和結尾安排。
從人物形象看:主人公和次要人物可以得到不同的主題。
從環境描寫看: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同等重要。
從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語言態度看:
7.主題概括常用基本術語:
8.標題的作用
9.標題 的含義(意蘊) 表層含義 深層含義
二.常見題型:略
E高考小說語言必備考點
高爾基說過: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小說是語言的藝術,它的情節發展,人物塑造,主題表達都離不開語言。
一、小說語言的基礎知識
1.小說語言的分類:
①作家的敘述語言: 重點關注用詞、句式、修辭、語言風格、地方色彩等。
②作品中的人物語言(對話、獨白) 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
2.語言的鑑賞角度:看詞、看句(修辭、句式)、看特色
a.看詞、從遣詞造句的角度去鑑賞,包括用詞、句式。
如疊字疊詞(①.使描繪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於藝術魅力; ②使音律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
動詞形容詞量詞的選用(精煉、準確)
文言詞(典雅:文章、言辭有典據,高雅而不淺俗。)
b.看句①(句式)
整句散句(整句指結構相同或相似,形式勻稱的句子;散句則是指結構不同,形式錯落的句子。整散結合的作用:①從語言效果上看,可以起到增強氣勢,調節音律的作用;②從讀者的閱讀心理看,可以起到增強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的作用;③從表達觀點的角度看,可以起到使觀點更加鮮明突出、更加具有說服力的作用。 )
長句短句(長句是指結構複雜、詞語較多的句子,大多是有較長的修飾成分;短句是指結構簡單、詞語較少的句子,大多沒有太多修飾成分。作用:長句,表意嚴密,內容豐富,精確細緻。短句: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奏感強 )
b.看句②(修辭)
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引用、對偶、借代等,這些修辭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為彼,形象生動,想像力豐富;擬人的作用是化物為人,親切自然,人格化等。
c.看特色(從語言風格的角度鑑賞)
質樸、平實(語言通俗化、口語化,少用修辭,少描寫性語句)
清新、華麗(講究節奏和韻律,多描繪性語言,多用引用、排比、對偶、 用典等修辭)
幽默、辛辣、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寓莊於諧、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從語體的角度、地域色彩、感情色彩鑑賞)
1.時代特色2.地域特色3.語體特色4褒貶鮮明
(1)口語:樸實、風趣、形象、生動、有地方色彩。
(2)書面語:莊重、典雅、含蓄深沉。
二、語言鑑賞的設題方式
1、某一詞語在文中如何理解?有什麼作用?
2、某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3、第一段中畫線部分突出的語言特色是什麼?請舉例分析。
4、對小說中畫線處的人物語言進行賞析。
5、本文語言有什麼特色?有什麼表達效果?
6、本文語言典雅,從詞語運用、句式選擇、修辭方法三個方面加以簡要賞析。
三、典題分析
1.《有聲電影》小說運用多種手法以取得語言的幽默效果,請從文中舉出三處手法不同的例子,並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①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知之」,或「一部倫理從何處說起」,借用並改換了經典語句,以造成幽默效果;
②如出門時二姥姥找眼鏡、三舅媽找鈕子、四狗子洗臉,同一行為模式重複多次,產生喜劇效果;
③如「既來之則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後,忽左忽右,離而復散,分而複合,主張不一,而又願坐在一塊兒」,將書面語與口語混搭,莊諧並出;
④如「直落得二姐口乾舌燥,二姥姥連喘帶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滿頭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寫人物窘態,帶有打油詩的詼諧意味;
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讓座位,「把前後左右的觀眾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爺」,把抱怨說成「感化」,反話正說。既諷刺又幽默;
⑥如二姐喊叫賣糖的,聲音之大令人「以為是賣糖的殺了人」,這種誇張令人忍俊不禁。
2.(2020浙江卷)《雪》賞析文中畫線部分的語言特點。
①使用疊詞、擬聲詞。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寫環境,襯託人物心理。
②語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徵色彩)。如通過描寫月亮升起,暗示(象徵)波塔波夫內心重燃希望。③語言具有詩化風格。如通過「花園仿佛抖動了一下」的擬人化描寫,表現波塔波夫內心的情感波瀾,情景交融,充滿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