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室內配水器給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2:18: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供水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室內配水器給水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建築室內給水管道系統多採用傳統枝狀供水方式,即直接通過三通、直通和彎頭等配件將管路連接形成的給水系統,這種方式存在水壓不穩定、配水不均勻、中間配件隱患多等缺點,特別是室內多個水龍頭同時使用時,水龍頭與來水方向的距離越遠,其出水量越小,這種出水量不均勻的現象是目前室內用水尤其是家庭用水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傳統枝狀管網系統所用的管材少,造價便宜。
配水器是室內給水系統中,用於連接給水主管道與各路水龍頭的分水裝置。配水器給水系統是在相同的供水壓力條件下,通過配水器將水量均勻的分配給各用水龍頭,使各用水點互不幹擾的新型家裝和公共設施給水系統。但是,配水器的使用增加管道的用量,導致了系統造價的升高。
例如在一個常見的兩衛一廚家庭房內,早上做早飯時間和洗漱時間往往是重疊的,當廚房和兩個衛生間水龍頭均處於使用中時,流量不穩定的現象很難避免,因此需考慮錯開各水龍頭使用時間才能保證所需的出水流量。
上述用水過程中,出水流量的不穩定性造成不好的用戶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將配水器與傳統枝狀供水系統相結合,提供一種新型室內配水器給水系統,即利用配水器分水均勻的特性,將其應用於室內給水系統中,從而提高各用水點的出水均勻性,保證出水流量和出水壓力滿足用戶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室內配水器給水系統,其包含總配水器,其特徵在於,總配水器與進水主管相連,將進水主管的水流分成三路,這三路水管分別作為室內各個房間的進水總管,即具體為「點到間」的用水配水方式,同時在各個房間裡管路的布置仍然為傳統枝狀給水管道系統。
總配水器將入戶主管的水分成水力條件相同或者相近的三路。
進水主管分成的三路水流管道,第一路管道進入主衛生間,第二路管道進入次衛生間,第三路管道進入廚房,即「點對間」供水。
第一路管道進入主衛後,通過三通、直通等配件以傳統枝狀管給水管道系統的方式為主衛中的大便器、浴缸、洗臉盆3個供水點供水;第二路管道和第三路管道以類似的方式分別為次衛中的大便器、淋浴、洗臉盆3個供水點和廚房中的洗菜盆、洗衣機、直飲水3個供水點供水。
總配水器的三路出水處均設有開關,通過開關可調節每個出水口所連接的支路水流量。
所述的管道,其管材宜採用可彎曲的冷熱水用II型耐熱聚乙烯雙層複合管材。
傳統枝狀給水管道系統採用在吊頂內沿天花板敷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配水器給水系統能夠在相同的供水壓力條件下,通過配水器將水量均勻的分配給各用水房間,使各用房間互不幹擾,是一種新型家裝和公共設施給水系統。此外,與傳統枝狀給水系統相比,配水器供水系統具有水壓力穩定、出水量均勻的優點,尤其當室內多個水龍頭同時使用的情況下優勢更加突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管路設計系統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管路設計平面圖;其中,1#為主衛洗臉盆用水點,2#為主衛大便器用水點,3#為主衛浴盆用水點,4#為次衛洗臉盆用水點,5#為次衛大便器用水點,6#為次衛淋浴用水點,7#為廚房洗菜盆用水點,8#為廚房洗衣機用水點,9#為餐廳直飲水用水點,10為總配水器,11入戶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實用新型室內配水器給水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此種兩衛一廚戶型的室內配水器給水系統通過一個總配水器,將入戶總管的水分三路送至三個用房間(分別為主衛生間,次衛生間,廚房),在每個房間裡仍然採取傳統的枝狀給水系統給每間用水點供水,與我們稱此種配水器系統為「點對間」,此外該系統包括尺寸為dn25×en3.5的冷熱水用II型耐熱聚乙烯雙層複合管材主管管道、尺寸為dn20×en2.8的冷熱水用II型耐熱聚乙烯雙層複合管材支管管道和九個出水點(1#~9#)。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室內管路平面圖。進水主管11通過總配水器10,將水分成三路,其中第一路進入主衛生間,相當於主衛生間的進水總管,該管通過三通、直通等部件以傳統枝狀管給水系統負責給主衛生間的洗臉盆1#、抽水馬桶2#和浴盆3#三個用水供水;第二路進入次衛生間,相當於次衛生間的進水總管,該管通過三通、直通等部件以傳統枝狀管給水系統負責給次衛生間的洗臉盆4#、抽水馬桶5#和淋浴6#三個用水點用水供水;第三路進入廚房間,相當於廚房間的進水總管,該管通過三通、直通等部件以傳統枝狀管給水系統負責給廚房間的洗菜盆7#、洗衣機8#和餐廳的直飲水9#三個用水點供水。配水器到各間,以及各間到用水點之間均用II型耐熱聚乙烯雙層複合管連接。配水器採用走頂設計方式,水管排設位置可根據房間具體裝修方式調整。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