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渦流噴射霧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1:16:1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渦流噴射霧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能源消費總量的大幅攀升,工業煙氣排放的SO2造成的大氣汙染問題日益嚴峻。大氣汙染不僅危害動植物生長、破壞臭氧層,而且會引發酸雨和溫室效應等問題。因此,對煙氣進行脫硫是控制SO2汙染的有效手段。
目前,為保證較高的脫硫效率,降低脫硫能耗,噴淋漿液的噴嘴常採用液包氣式霧化噴嘴,以增強漿液霧化效果,提高漿液與煙氣混合均勻程度,其中,液包氣式霧化噴嘴是通過設置霧化驅動介質,使漿液噴射時在噴嘴前端形成液包氣的噴嘴。但是,由於液包氣式霧化噴嘴上不僅設置有漿液輸入的管路,而且還設置有霧化驅動介質輸入的管路,因此,在脫硫塔內安裝液包式霧化噴嘴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施工難度大,安裝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渦流噴射霧化裝置,能夠克服以上缺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渦流噴射霧化裝置,包括霧化裝置本體,將霧化裝置本體分隔成上下兩層空間的密封塔板,所述密封塔板上設有若干個筒體,筒體底部設有通過盲板連接的若干渦流板,每個筒體上部均設有與盲板上下對應的收集鬥,所述收集鬥外壁通過連接板與筒體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筒體均勻排布在密封塔板上;結構合理,製造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渦流板均勻環設在盲板邊緣;本結構漿液沿徑向方向朝渦流板流動,流動到渦流板上的液體在強烈的渦旋氣流作用下產生噴射霧化,結構合理。
作為優選:所述盲板設在筒體底部中心位置;噴淋下來的漿液其中一部分通過收集鬥將其引流到渦旋板中心部位的盲板上。
作為優選:所述筒體呈圓柱形結構;結構合理。
作為優選:所述收集鬥呈圓錐形結構且內徑從上至下依次遞減;便於噴淋下來的收集漿液。
本實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為:
本結構噴淋下來的漿液其中一部分通過收集鬥將其引流到渦旋板中心部位的盲板上,盲板上的漿液沿徑向方向朝渦流板流動,渦流板上的液體在強烈的渦旋氣流作用下產生噴射霧化,另外一部分從密封塔板上沿外筒周邊流下,並在外筒壁上形成穩定的液膜;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外筒壁形成的液膜可有效捕集渦旋氣流中的煙塵顆粒物,漿液霧化將使氣液接觸的表面積大幅增加,顯著提高了吸收漿液對煙氣中SO2等汙染物的脫除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附圖標記:1、密封塔板;2、筒體;3、渦流板;4、盲板;5、收集鬥;6、連接板;7、霧化裝置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示,一種渦流噴射霧化裝置,包括霧化裝置本體7,將霧化裝置本體7分隔成上下兩層空間的密封塔板1,所述密封塔板1上設有若干個筒體2,筒體2底部設有通過盲板4連接的若干渦流板3,每個筒體2上部均設有與盲板4上下對應的收集鬥5,所述收集鬥5外壁通過連接板6與筒體2連接。所述筒體2均勻排布在密封塔板1上。所述渦流板3均勻環設在盲板4邊緣。所述盲板4設在筒體2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筒體2呈圓柱形結構。所述收集鬥5呈圓錐形結構且內徑從上至下依次遞減。
實際工作時,氣體通過渦流板3時,產生強烈的渦旋作用;噴淋下來的漿液其中一部分通過收集鬥將其引流到渦旋板3中心部位的盲板4上;流到盲板4上的漿液沿徑向方向朝渦流板流動;流動到渦流板上的液體在強烈的渦旋氣流作用下產生噴射霧化;噴淋下來的漿液其中另外一部分從密封塔板上沿外筒周邊流下,並在外筒壁上形成穩定的液膜;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外筒壁形成的液膜可有效捕集渦旋氣流中的煙塵顆粒物;漿液霧化將使氣液接觸的表面積大幅增加,顯著提高了吸收漿液對煙氣中SO2等汙染物的脫除效率。
上述實施例僅用於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