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回收空調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0:38:36 2
專利名稱:熱回收空調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機,特別是涉及利用室內排風通過室外換熱器、室內機與室外機安裝在一體化機殼 內的風冷型熱回收空調機。
ニ背景技術:
城市的地下人防工程改為地下商場等民用設施,其特點是,地面不能放置冷卻塔、風冷室外機等,這就給商場選用、安裝空調帶來問題。但是,其必須設置多個新風井、排風井,以解決室內的通風換氣。還有,地下商場人員較多,新風量、排風量較大,室內空氣直接排出,不節能;如設置新排風能量回收裝置,初投資大,效率低,回收周期長。北方等水源不豐富地區不允許設置水冷空調(冷卻水塔),而風冷式空調冬季運行時室外機組易結霜,效率低。本發明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產生。
三、發明內容發明目的其目的在於,回收室內排風的能量,用室內排風作為室外機換熱空氣的一部分,提聞室外機換熱空氣的的品質,提聞機組性能,同時,室內機、室外機安裝在一體化機殼內部,放置在室內,應用於不能放置室外機及冷卻塔的場合。地下工程可利用新風井、排風井,引入室外新風、排出排風。技術方案有關本發明的熱回收空調機至少具有室內風冷換熱器、室外風冷換熱器,空調機包含上述室內風冷換熱器的室內機、包含上述室外風冷換熱器的室外機。室內機、室外機安裝在一體化機殼內部,並通過室內外機隔板分成室內機、室外機。室內機有迴風、新風、送風的開ロ,室外機殼有迴風、新風、排風的開ロ。包括室內換熱器、膨脹閥、四通換向閥、壓縮機、室外換熱器組成的製冷系統。包括迴風、新風、送風、送風機組成的室內風系統,包括新風、迴風、排風、排風機組成的室外機組風系統。部分室內迴風、與室外新風混合後經室內換熱器處理後,由送風機送入室內。室外新風、與部分室內迴風(室內排風)混合後經室外換熱器處理後,由排風機排至室外。空調機具有製冷·制熱模式轉換開關的控制器。在通過該製冷·制熱模式轉換開關設定為製冷運行模式的情況下,室內換熱器作為蒸發器,室外換熱器作為冷凝器。在通過該製冷·制熱模式轉換開關設定為制熱運行模式的情況下,室內換熱器作為冷凝器,室外換熱器作為蒸發器。[0019]該一體化機殼可由多個功能段多組成,可以分段運輸至安裝現場,組裝後使用。有益效果本熱回收空調機可充分回收排風能量,提高室外機的換熱空氣的的品質,提高機組性能;夏季降低冷凝溫度,冬季提高蒸發溫度、防止結霜。組合式結構方便運輸、就位,適應地下工程通道狹小的特點。利用地下工程的新風井、排風井,引入室外新風、排出排風,不佔用地面空間。
四
圖I是本熱回收空調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熱回收空調機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實線箭頭方向表示製冷運行模式時製冷劑流動方向,虛線箭頭方向表示制熱運行模式時製冷劑流動方向
五、具體實施方案具體實施方式
I :本實施例的熱回收空調機包括室內換熱器I、膨脹閥2、送風機3、四通換向閥4、壓縮機5、室外換熱器6、排風機7。室內換熱器I、膨脹閥2、四通換向閥4、壓縮機5、換熱器6組成製冷系統,其中,壓縮機5的出ロ端與四通換向閥4連接,四通換向閥4連接室內換熱器1,室內換熱器I連接膨脹閥2,膨脹閥2連接換熱器6,換熱器6再連接四通換向閥4,四通換向閥4再連接壓縮機5的進ロ端。第一迴風A、第一新風B、送風C、送風機3組成室內風系統,第二新風D、第二迴風E、排風F、排風機7組成室外機組風系統。製冷系統分別安裝在一體化機殼8內部,並通過室內外機隔板9分成室內機、室外機。室內機殼有迴風、新風、送風的開ロ,分別接第一迴風A、第一新風B、送風C ;室外機殼有迴風、新風、排風的開ロ,分別接第二新風D、第二迴風E、排風F ;空調機的第一迴風A、第一新風B、第二新風D、第二迴風E設有風量調節閥,可進行風量的調整。第一迴風A、與第一新風B混合後經室內換熱器I處理後,由送風機3送入室內。第二新風D、與第二迴風E混合後經室外換熱器6處理後,由排風機7排至室外。空調機具有製冷·制熱模式轉換開關的控制器。在通過該製冷·制熱模式轉換開關設定為製冷運行模式的情況下,室內換熱器I作為蒸發器,室外換熱器6作為冷凝器,四通換向閥4不得電,壓縮機5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經四通換向閥4流向室外換熱器6 (冷凝器),經過冷凝後流向膨脹閥2,經膨脹節流後進入室內換熱器I (蒸發器),變為低溫低壓的氣體,再經四通換向閥4回到壓縮機5,完成製冷循環。此時室內空氣狀態的變化過程是部分室內第一迴風A、與少量第一新風B混合後經室內換熱器I (蒸發器)降溫、除溼後,由送風機3送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熱溼負荷;此時室外空氣狀態的變化過程是第二新風D、與部分室內第二迴風E (室內排風)混合後降低新風的溫度,經室外換熱器6(冷凝器),帶走熱量,由排風機7排至室外,由於空氣溫度降低了,製冷系統的冷凝溫度相應降低,機組的製冷性能係數COP提高。在通過該製冷·制熱模式轉換開關設定為制熱運行模式的情況下,室內換熱器I作為冷凝器,室外換熱器6作為蒸發器,四通換向閥4得電,壓縮機5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經四通換向閥4流向室內換熱器I (冷凝器),經過冷凝後流向膨脹閥2,經膨脹節流後進入室外換熱器6 (蒸發器),變為低溫低壓的氣體,再經四通換向閥4回到壓縮機5,完成製冷循環。此時室內空氣狀態的變化過程是部分室內第一迴風A、與少量第一新風B混合後經室內換熱器1(冷凝器)升溫後,由送風機3送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熱負荷;此時室外空氣狀態的變化過程是第二新風D、與部分室內第二迴風E(室內排風)混合後提高新風的溫度,經室外換熱器6 (蒸發器),由排風機7排至室外,由於空氣溫度提高了,製冷系統的蒸發溫度相應提高,機組的性能係數COP提高,並且室外機組不易結霜。
具體實施方式
2 :本實施例的熱回收空調機是在實施例I的機組上,通過隔板9、隔板10、隔板11、隔板12、隔板13、,將機組分成新迴風混合段14、室內換熱段15、室內送風機段16、新迴風(排風)混合段17、室外換熱段16、室外排風機段17等多個功能段,上述功能段上述功能段可拆開,可以分段運輸至安裝現場,組裝成一體式機殼8後使用。
權利要求1.熱回收空調機,該熱回收空調機至少具有室內風冷換熱器(I)、室外風冷換熱器(6),其特徵在於,包含上述室內風冷換熱器的室內機、包含上述室外風冷換熱器的室外機安裝在一體化機殼(8)內。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回收空調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室內換熱器(I)、膨脹閥(2)、四通換向閥(4)、壓縮機(5)、室外換熱器(6)組成的製冷系統。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回收空調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迴風(A)、第一新風(B)、送風(C)、送風機(3)組成的室內風系統,包括第二新風(D)、第二迴風(E)、排風(F)、排風機(7)組成的室外機風系統; 第一迴風(A)、與第一新風(B)混合後經室內換熱器(I)處理後,由送風機(3)送入室內; 第二新風(D)、與第二迴風(E)混合後經室外換熱器(6)處理後,由排風機(7)排至室外。
4.如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熱回收空調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室內換熱器(I)、膨脹閥(2)、四通換向閥(4)、壓縮機(5)、室外換熱器(6)組成的製冷系統分別安裝在一體化機殼(8)內部,並通過室內外機隔板(9)分成室內機、室外機; 室內機有迴風、新風、送風的開口,室外機殼有迴風、新風、排風的開口。
5.如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熱回收空調機,其特徵在於,具有製冷 制熱模式轉換開關的控制器; 在通過該製冷 制熱模式轉換開關設定為製冷運行模式的情況下,室內換熱器(I)作為蒸發器,室外換熱器(6)作為冷凝器; 在通過該製冷 制熱模式轉換開關設定為制熱運行模式的情況下,室內換熱器(I)作為冷凝器,室外換熱器(6)作為蒸發器。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回收空調機,其特徵在於,該一體化機殼(8)由多個功能段多組成,可以分段運輸至安裝現場,組裝後使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熱回收空調機,其目的在於,利用室內排風作為室外機換熱空氣的一部分,回收室內排風的能量,提高室外機換熱空氣的品質,提高機組性能,同時,室內機、室外機安裝在一體化機殼內,放置在室內,應用於不能放置室外機的場合。本實用新型中,包括第一迴風A、第一新風B、送風C、送風機(3)組成的室內風系統,包括第二新風D、第二迴風E、排風F、排風機7組成的室外機風系統,還包括室內換熱器(1)、膨脹閥(2)、四通換向閥(4)、壓縮機(5)、室外換熱器(6)組成的製冷系統。
文檔編號F24F1/02GK202419805SQ20112018235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日
發明者倪慶海, 姚永明, 徐總勇, 紀祥清, 趙大友 申請人:江蘇高科應用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