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0:41:41 1
專利名稱: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生物質節柴灶餘熱的利用,特別是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農村爐灶大多用劈柴,農作物秸稈為燃料燒水做飯,部分熱量未利用,從牆內煙道排出,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吸熱水套安裝在牆體煙道內, 利用排出在煙道的熱量獲得熱水的技術。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其特徵是吸熱水套安裝在爐灶煙囪內,水箱設置在爐灶上方牆體,循環給水管,循環回水管將其連接,水箱上設置了水位計,牆體煙道安裝吸熱水套位置,預留口設置了護板,預留口設置的護板材質為鐵皮或石棉板,由於採取上述方案,對牆體煙道內排出的熱量被吸熱水套吸服,水套內水不斷加溫,通過連接在水箱的循環出水管、循環回水管往復循環,打開水龍頭,可方便獲得熱水,水箱設置的水位管,告知水箱內水量的多少,隨時打開閥門,向水箱注水。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吸熱水套與水箱各部件聯結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吸熱水套剖視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6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預留口護板前視圖圖7是圖6的側視圖圖8是圖7的A-A剖視圖圖中1吸熱水套 101儲水槽 1001水套內膽 102吸熱管 103水套煙道 104 循環出水口 105循環進水口 106焊接2水箱3水位計 301浮球4循環給水管401、402給水管接頭403自來水管404水龍頭405閥門5循環回水管 501、502回水管接頭6牆體 601煙道 602煙囪 603防雨帽 604屋頂7 三通8預留口 800護板801螺杆802安裝孔803循環給水管安裝孔804循環回水管安裝孔805水龍頭安裝孔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吸熱水套1設置在牆體6煙道601內,循環給水管4、循環回水管5兩端分別連接在吸熱水套1與水箱2,預留口 8安裝了護板800,下方設置了水龍頭404,循環回水管5安裝的三通7 —端設置了自來水管403,其上安裝有閥門405,水箱2設置在牆體6,其上設置有水位計3 ;爐體900設置了爐門9、進風口 902,菜鍋903置放在爐體900臺面,屋頂604外煙囪602設置了防雨帽603。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吸熱水套與水箱及各部件安裝示意圖圖中循環給水管4 一端由給水管接頭402聯接在吸熱水套1,另一端由給水管接頭402連接在水箱2,循環回水管5 一端由回水管接頭502連接在吸熱水套1,另一端由回水管接頭501連接在水箱2,回水管5 設置的三通一端安裝了自來水管403,其上安裝有閥門405,水箱2設置了水位管3,管內設置了彩色浮球301,以觀察水箱2內儲存水的容量,水龍頭404設置在吸熱水套1下方,805 為焊接點。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吸熱水套剖視圖圖中吸熱水套1內設置了儲水槽 101、水套煙道103、循環出水口 104、循環進水口 105、水龍頭安裝處805,水套內膽1001設置了多根吸熱管102,106為焊接點。圖4是圖3的俯視圖圖中吸熱水套1內水套煙道103設置了吸熱管102,由給水管接頭402安裝了循環給水管4。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圖中循環給水管4被給水管接頭402連接在吸熱水套1,水套內膽1001與吸熱管102接觸,予以焊接,在其內設置有水套煙道103。圖6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護板前視圖圖中護板8設置了安裝孔802、循環出水口 803、循環進水口 804、水龍頭安裝孔805。圖7是圖6的側視圖圖中8為護板。圖8是圖7的A-A剖視圖圖中護板8設置了安裝孔802。
權利要求1.一種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它是由吸熱水套與水箱組成,其特徵是吸熱水套(1)安裝在爐灶煙囪(601)內,水箱(2)設置在爐灶上方牆體(6),循環給水管G),循環回水管( 將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其特徵是 水箱(2)上設置了水位計(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其特徵是 牆體(6)煙道(601)安裝吸熱水套位置,預留口(8)設置了護板(8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其特徵是 預留口(8)設置的護板(800)材質為鐵皮或石棉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熱水套在農用生物質節柴灶的施用裝置,特別是能將爐灶煙囪排出的熱量充分的利用,其特徵在於,在爐灶煙囪內設置了吸熱水套,吸熱水套與水箱連接了循環水管,循環回水管由三通設置了自來水管,吸熱水套下部安裝了水嘴,水箱上設置了水位計,煙囪牆體上設置了預留口護板,可方便拆卸,對吸熱水套維修。
文檔編號F24B9/04GK202092177SQ201120182229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0日
發明者潘勇 申請人: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