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5:37:11 2
專利名稱: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水晶球的改良設計,詳而言之,特別是將兩個各呈半球體的水晶球與轉軸黏固複合成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
水晶球最吸引人也最具有變化性的地方,就在於模型動態景觀所提供的趣味性及裝飾效果,因此,從事水晶球的製造廠商無不絞盡腦汁,期使模型的動態效果能更為生動有趣,以吸引消費者青睞。
傳統水晶球固然可利用底座音樂鈴或馬達所提供的動力經過傳動機構的帶動使水晶球內的模型展現旋轉的動態效果,但該旋轉動作僅止於水晶球內部而已。
本設計人累積有多年關於水晶球的設計製造經驗,不斷戮力於水晶球動態景觀的各種變化,經過實體設計與開發,進而完成本件「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一種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於底座固定架支撐的水晶球由兩個底面的形狀、大小相同且為平面的水晶球複合而成,夾置於所述兩個水晶球之間為一轉軸,該轉軸活動樞接在底座固定架上,使該所述兩個水晶球能以該轉軸為軸心,以手動或自動方式自由轉動。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水晶球由兩個各呈金字塔的水晶球複合而成。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水晶球由兩個呈半球體的水晶球複合而成。
在前述
背景技術:
中本設計人提及傳統水晶球利用底座音樂鈴或馬達所提供的動力經過傳動機構帶動使水晶球內的模型旋轉。同樣的動力傳遞模式也可運用在本實用新型中,亦即,將底座音樂鈴或馬達所提供的動力經過傳動機構來帶動轉軸3使其自動旋轉。
經過上述設計使分別裝置於半球體水晶球2a、2b內的模型,能因旋轉使兩者相對位置不停更換,亦即呈現所謂景觀顛倒(upside down)的趣味畫面。舉例而言,於半球體水晶球2a、2b內設置亮片A,則當下方半球體水晶球2b旋轉至上方位置時,該亮片A將因重力因素由上而下緩緩降落至底部,以仿真雪花飄落的景象,而此刻原本在上方位置另一半球體水晶球2a則旋轉至下方,並使亮片A因重力因素累積在球體的地極區域(pole),等到再次轉至上方位置時,該亮片A又再由上而下緩緩降落。如此周而復始形成瑞雪紛飛的動態景觀。類似有趣的主題設計及模型動態,對業者而言,設計規劃及想像空間極為寬廣,端視個人的巧思與市場的趨勢。
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水晶球雖以兩個半球體(hemisphere)複合而成,但並不以此為限定,舉凡金字塔(pyramid)或其它形狀均可適用。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透過精簡創新的結構設計,將兩個各呈半球體的水晶球底部結合轉軸後複合為一體,使半球體水晶球以轉軸為軸心經手動或自動旋轉,令裝置於兩個半球體水晶球內部的裝飾模型通過旋轉呈現相對位置顛倒互換的動態景觀,確能增進水晶球動態景觀的趣味性及裝飾效果。已符合實用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賜準、實感德便。
權利要求1.一種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其特徵在於,於底座固定架支撐的水晶球由兩個底面的形狀、大小相同且為平面的水晶球複合而成,夾置於所述兩個水晶球之間為一轉軸,該轉軸活動樞接在底座固定架上,使該所述兩個水晶球能以該轉軸為軸心,以手動或自動方式自由轉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所述水晶球由兩個各呈金字塔的水晶球複合而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所述水晶球由兩個呈半球體的水晶球複合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旋轉的複合式水晶球,是將兩個各呈半球體(hemisphere)的水晶球底部結合轉軸後三者黏固複合為一體,使半球體水晶球以轉軸為軸心經手動或自動旋轉,令裝置於兩個半球體水晶球內部的裝飾模型通過旋轉呈現相對位置顛倒互換(upside down)的動態景觀。
文檔編號A63H33/42GK2603474SQ0324440
公開日2004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31日
發明者劉江河 申請人:劉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