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電線路鐵塔基礎的加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6:22: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電線路加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輸電線路鐵塔基礎的加固結構。
背景技術:
由於煤礦過度無序開採,導致採空區塌陷,引發輸電線路鐵塔塔材彎曲變形,鐵塔傾斜,倒塔或斷線等事故,嚴重威脅電力線路的安全運行。根據電力部門的運行經驗分析看,傳統加固技術在現場應用中經常碰到以下問題:傳統鐵塔基礎加固技術,鐵塔向一側傾斜時,在相反方向打拉線。傳統打拉線穩定鐵塔的做法,在採空區塌陷過程中也就是鐵塔傾斜的過程,極易發生拉線將鐵塔攔腰拉斷,使得後果更加嚴重。輸電線路鐵塔面對採空區的範圍日益擴大的現狀,需研發更加有效的新型實用加固技術,來滿足輸電線路鐵塔加固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輸電線路鐵塔基礎的加固結構,能夠通過調整塔腳高度實現輸電線路鐵塔傾斜加固糾偏,滿足線路安全運行的需要,實現隱患的提前防範和預防。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下端的圈梁,圈梁固定於地面,所述圈梁上端設置有砼基礎,砼基礎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的基礎腿上,砼基礎上沿豎直向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套筒,每個套筒內沿豎直向套設有鋼柱,鋼柱與套筒轉動連接,鋼柱支承在圈梁上,所述鋼柱通過轉動帶動套筒、砼基礎和基礎腿豎直升降。
所述砼基礎為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的四個基礎腿上的井字梁,井字梁的四個十字交叉部位分別位於四個基礎腿。
所述井字梁的八個梁外端部位均固定內嵌有套筒,每個套筒內均套設有鋼柱。
所述井字梁內設置有若干組鋼筋,所述鋼筋穿入四個基礎腿內,並與基礎腿固定連接。
所述輸電線路鐵塔的四個基礎腿上均設置有基墩,基墩與井字梁的十字交叉部位固連。
所述套筒與鋼柱通過螺紋連接。
所述鋼柱上端設置有旋轉杆,旋轉杆軸線垂直於鋼柱的軸線。
所述圈梁為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下端的正方形鋼筋混凝土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輸電線路鐵塔下端澆築圈梁,圈梁與地面固定一體,圈梁上端設置砼基礎,砼基礎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的基礎腿上,使輸電線路鐵塔下端的四個基礎腿在一個加固基礎上成為一個整體,對輸電線路鐵塔的底部實現整體加固,砼基礎上固定設置有套筒,套筒內設置鋼柱,鋼柱與套筒轉動連接,鋼柱支承在圈梁上,當輸電線路鐵塔出現傾斜的時候,通過旋轉相應位置的鋼柱使套筒以及砼基礎帶動傾斜的輸電線路鐵塔的基礎腿抬升,從而使四個基礎腿處於同一個水平面上,實現了對輸電線路鐵塔的糾偏。本實用新型能夠對鐵塔基礎進行加固,加固糾偏效果良好,滿足線路安全運行的需要,達到線路運行《DL/T 741-2010架空輸電線路運行規程》標準,實現隱患的提前防範和預防,保證安全生產。
進一步,砼基礎採用井字梁結構,井字梁的十字交叉部位連接基礎腿,井字梁的八個梁外端部位均固定內嵌有套筒,套筒內套設有鋼柱,利用八組套筒和鋼柱實現對四個不同位置的基礎腿傾斜時進行高度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其中,1-圈梁、2-井字梁、3-鋼柱、4-套筒、5-旋轉杆、6-基礎腿、7-基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下端的圈梁1,圈梁1為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下端的正方形鋼筋混凝土梁,圈梁1固定於地面,所述圈梁1上端設置有砼基礎,砼基礎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的基礎腿6上,砼基礎上沿豎直向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套筒4,每個套筒4內沿豎直向套設有鋼柱3,鋼柱3與套筒4轉動連接,鋼柱3支承在圈梁1上,套筒4與鋼柱3通過螺紋連接,鋼柱3上端設置有旋轉杆5,旋轉杆5軸線垂直於鋼柱3的軸線。鋼柱3通過轉動帶動套筒4、砼基礎和基礎腿6豎直升降。砼基礎為澆築在輸電線路鐵塔的四個基礎腿6上的井字梁2,井字梁2的四個十字交叉部位分別位於四個基礎腿6,井字梁2的八個梁外端部位均固定內嵌有套筒4,每個套筒4內均套設有鋼柱3,井字梁2內設置有若干組鋼筋,鋼筋穿入四個基礎腿6內,並與基礎腿6固定連接。輸電線路鐵塔的四個基礎腿6上均設置有基墩7,基墩7與井字梁2的十字交叉部位固連。輸電線路鐵塔上還設置有拉線。
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進行輸電線路鐵塔基礎加固的具體步驟如下:
1)通過經緯儀測量鐵塔的傾斜方向,在傾斜的相反方向上設置2根拉線或4根拉線,對鐵塔進行初步穩固;
2)在鐵塔的四個基礎腿6的主材粘錨角鋼對主材進行加固;
3)採用高壓水泥灌漿,消除塔基周圍30米半徑範圍的地表和深層已開裂的裂縫,使塔基成為完整基礎,消除大裂縫對地基的切割作用;
4)開挖基礎,在四個基礎腿6上澆築井字梁2,井字梁2內植入若干組鋼筋,鋼筋穿入四個基礎腿6內並固定連接,使井字梁2的四個十字交叉部位分別位於四個基礎腿6上,並使基礎腿6底部的基墩7與十字交叉部位固連,在井字梁2的八個梁外端部位均固定內嵌豎直向的套筒4,套筒4內設鋼柱3,鋼柱3頂端設旋轉杆5;
5)在井字梁2下端澆築正方形的圈梁1,使鋼柱3支承在圈梁1上,在井字梁2的梁架範圍的基坑採用水泥灌漿和錨杆掛網加固並進行表層柔性防水、設置排水溝,防止地基開裂和嚴格控制地表水從塔基及附近區域滲入地基造成地基產生新的沉降;
6)待井字梁2及圈梁1混凝土達到強度後,對輸電線路鐵塔通過調整鋼柱3進行抬升或下調進行調整,使其滿足運行要求。
本實用新型成功化解了煤礦採空區輸電線路鐵塔的加固糾偏難題,為輸電線路鐵塔加固問題積累了諸多經驗,具備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本實用新型加固糾偏效果良好,未發生任何不安全事故,完全滿足線路安全運行的需要,達到了《DL/T 741-2010架空輸電線路運行規程》所要求的運行標準,實現了隱患的提前防範和預防,保證了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