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3:20:21 1
專利名稱: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紫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紫
背景技術:
目前,在原油開釆中為防止輸油管道和釆油管柱結裙,主要採用的是添加化學藥劑的防紫方法。釆用此種防裙方法的缺點是費用高,需要頻繁操作,容易形成二次汙染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運行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維修方便、不會形成二次汙染的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銅基觸媒合
金井下防垢器,包括一端設置有接口的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接頭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管和套裝在接管內的防垢管,所述防垢管一端為封閉端,並在此封閉端的管壁上設置有進油孔;防港管內設置有扇形防紫片和圓形防垢片,所述扇形防垢片與圓形防垢片通過連接銷交替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現場使用、維修、管理方便,工作性能可靠,運行安全、費用低,是原油開釆過程中對原油防紫與除紫的理想設備。
2/2頁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扇形防垢片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圓形防港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l所示的一種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包括一端設置有接口的接頭1,所述接頭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管4和套裝在接管4內的防垢管3,所述防垢管3—端為封閉端,並在此封閉端的管壁上設置有進油孔8;防垢管3內設置有扇形防垢片5和圃形防垢片6,所述扇形防垢片5與圓形防垢片6通過連接銷7交替連接。
所述防垢管3的長度為400mm~ 1500mm。
位於防垢管3內兩端的連接銷7通過壓塊2分別與接頭1和所述防裙管3的封閉端連接。
如圖2所示,所述扇形防垢片5包括一圓形片體10,片體10上設置有一對用於連接連接銷7的通孔9,沿片體10圓周等位設置有多個扇形葉片ll。
相鄰扇形葉片11兩鄰邊的夾角oc為30°-80°。
如圖3所示,圓形防垢片6為一圓柱體,在其兩端面上各設置有一對用於連接連接銷7的連接孔12,兩對連接孔12中心連線的夾角為30° 。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其與油管連接,接管4進油口一端通過油管接箍與下一段油管連接,原油經脈港管3上的進油孔8進入防垢管3,當原油以一定的流速流經由一種特殊材料加工而成的扇形防紫片5和圓形防紫片6時,上述防垢片使流體產生極化現象,從而使流體中的陰、陽離子不易結合形成場,同時能使已板結的紫塊逐漸溶解、脫落。扇形防垢片5與圓形防垢片6通過連接銷7交替串聯設置,形成一個有旋向的流體空間,原油經過這個旋向空間,可增大液體與防港片的接觸面積,延長接觸時間,從而起到更好的防垢、除紫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包括一端設置有接口的接頭(1),其特徵在於所述接頭(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管(4)和套裝在接管(4)內的防垢管(3),所述防垢管(3)一端為封閉端,並在此封閉端的管壁上設置有進油孔(8);防垢管(3)內設置有扇形防垢片(5)和圓形防垢片(6),所述扇形防垢片(5)與圓形防垢片(6)通過連接銷(7)交替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其特徵在於 位於防垢管(3)內兩端的連接銷(7)通過壓塊(2)分別與接頭(1)和 所述防垢管(3)的封閉端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紫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扇形防垢片(5)包括一圃形片體(10),片體(IO)上設置有一對用 於連接連接銷(7)的通孔(9),沿片體(10)圓周等位設置有多個扇形 葉片Ul)。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其特徵在於 相鄰扇形葉片(11)兩鄰邊的夾角ct為30°-80°。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祐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圓形防垢片(6)為一圓柱體,在其兩端面上各設置有一對用於連接 連接銷(7)的連接孔(12),兩對連接孔(12)中心連線的夾角為30° 。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塘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防垢管(3)的長度為400mm~l5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銅基觸媒合金井下防垢器,包括一端設置有接口的接頭,所述接頭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管和套裝在接管內的防垢管,所述防垢管一端為封閉端,並在此封閉端的管壁上設置有進油孔;防垢管內設置有扇形防垢片和圓形防垢片,所述扇形防垢片與圓形防垢片通過連接銷交替連接。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現場使用、維修、管理方便,運行安全可靠,運行費用低,是原油開採過程中對原油防垢與除垢的理想設備。
文檔編號E21B37/00GK201269081SQ20082022836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2日
發明者劉寺意, 魯禮民 申請人:西安恆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