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物試驗釜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0:28:31 1
專利名稱:水合物試驗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水合物試驗爸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合物試驗釜,是一種探測水合物形成與分解過程中物理、化學變化過程的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各種電氣連接件為探測水合物試驗釜內物理、化學的變化過程提供了內外連接的通道,由於天然氣水合物的合成反應一般在10個MPa左右,試驗釜內壓力較高,對這些電氣連接件的要求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電氣連接件必須絕緣,防止探頭引線間的短路;二是需要連接件的強度高,有足夠的強度餘量;三是足夠好的氣密性,杜絕試驗期間高壓甲烷氣體的洩露;第四,要有利於試驗樣品以及試驗釜的便捷安裝,儘可能避免安裝期間的各種隱患。[0003]圖1所示結構是目前常用的試驗釜結構圖,該試驗釜的電氣連接部件包括兩側控溫板循環液進出口、單側氣體進出口、電阻元件連接模塊以及溫度探頭連接模塊,上述連接器件都位於試驗釜的右端部法蘭之上。對於冷浴液進出口以及氣體進出口而言,這三者都完全固定在法蘭上,其安裝和拆卸不受釜內空間及樣品的影響。電阻元件連接模塊以及溫度探頭連接模塊需要和內部的測試探頭相連,對樣品、探頭的安裝過程影響較大。在裝樣過程中,如果上述模塊位於試驗釜的頂部,出於裝樣方便的考慮,各探頭和連接模塊要麼採用插拔式連接、要麼採用更長的探頭引線。當樣品、探頭安裝完畢後,和安裝法蘭需要同步進行的是如何安放多餘的探頭引線或引線插頭。試驗釜在裝完樣品後,釜內剩餘的空間已經不多,難以安放多餘的引線和插頭。再加上安裝過程中無法主動控制釜內和釜蓋之間多餘的引線和連接頭,引線和連接頭易於被擠壓在控溫板和樣片之間,容易導致短路和斷路。一旦引線和插頭沒有妥善安置,試驗釜往往無法正常工作。當電氣連接模塊位於試驗釜底部時,高壓和水的浸泡經常導致漏電,該問題隱蔽且不易解決,經常導致錯誤的實驗結果。[0004]當電氣連接部件位於試驗釜頂部時,試樣、探頭和法蘭安裝不便;當這些模塊位於底部時,又無法保證各電子元件之間的長期、有效絕緣。為了確保天然氣水合物試驗釜的正常工作,目前急需要解決試驗釜安裝不便和絕緣不好的難題。實用新型內容[0005]基於上述問題,為了提高試樣、探頭和法蘭安裝便利性,並保證各電子元件之間的長期、有效絕緣,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合物試驗釜。[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0007]一種水合物試驗釜,包括圓柱形的釜筒和釜蓋,所述釜筒的兩端與釜蓋密封連接,在所述釜筒一端的外側壁上設有電子元件連接模塊,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圓周設有若干個電子元件連接承臺,若干個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承臺圍繞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均勻分布,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壁厚大於所述釜筒的壁厚,並且在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與釜筒的連接位置設為圓弧過渡連接,所述釜筒的兩端通過端面法蘭與釜蓋連接。[0008]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承臺的數量根據監測探頭的種類和數量來確定,並且均勻分布在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圓周上。[0009]改造後的水合物試驗釜,試驗過程中保證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一端向上,以確保電子元件接線端子的絕緣效果不受水的影響。[0010]與以往的試驗釜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水合物試驗釜把電阻和溫度的連接模塊布設在了試驗釜的釜筒上部,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固定在法蘭上,這種固定方式既避免了頂部法蘭的安裝不便,同時也避免了試樣中的水直接接觸電阻和溫度的連接模塊,確保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0011]本實用新型與以往裝置相比,同時解決了探頭、試樣、法蘭的安裝困難以及水、高壓氣體所導致的電子元件連接模塊漏電問題。[0012]從安裝時間來看,該裝置與電氣元件位於頂部法蘭時相比,改造前需要至少8個小時來安裝,改造後試樣的填充和試驗釜的裝配僅需2個小時。從安裝後的效果來看,改造前由於不能保證探頭引線布設於冷板周圍,探頭引線易於被擠壓在控溫冷板與樣品之間。探頭引線的錯位只有在正式試驗一段時間以後才能發現,往往耽誤較多的試驗時間,給試驗帶來被動。[0013]與電子元件連接模塊位於試驗釜底部法蘭的固定方式相比,測得的溫度值自上而下均勻分布,樣品的溫度梯度具有較好的一致性,改造前的測點溫度自上而下波動較大,不符合一般的試驗規律。[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合物試驗釜,安裝方便、安裝可靠性高、提高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0015]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0016]圖1是背景技術中提到的試驗釜的內部結構圖。[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水合物試驗釜的內部結構圖。[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水合物試驗釜釜筒的外觀圖。[0019]圖4是圖3中C-C截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2 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水合物試驗釜,包括圓柱形的釜筒I和釜蓋2,所述釜筒I的兩端與釜蓋2密封連接,在所述釜筒I 一端的外側壁上設有電子元件連接模塊3,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3的圓周設有若干個電子元件連接承臺4,若干個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承臺4圍繞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3均勻分布,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3的壁厚大於所述釜筒I的壁厚,並且在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3與釜筒I的連接位置設為圓弧過渡連接,所述釜筒I的兩端通過端面法蘭5與釜蓋2連接。[0021]圖2 4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承臺4優選為3個,並且相互之間呈120度夾角分布在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3的圓周上。[0022]改造後的水合物試驗釜,試驗過程中保證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一端向上,以確保電子元件接線端子的絕緣效果不受水和高壓氣體的影響。[0023]與以往的試驗釜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水合物試驗釜把電阻和溫度的連接模塊布設在了試驗釜的釜筒上部,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固定在法蘭上,這種固定方式既避免了頂部法蘭的安裝不便,同時也避免了試樣中的水直接接觸電阻和溫度的連接模塊,確保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0024]本實用新型與以往裝置相比,同時解決了探頭、試樣、法蘭的安裝困難以及水、高壓氣體所導致的電子元件連接模塊漏電問題。[0025]從安裝時間來看,該裝置與電氣元件位於頂部法蘭時相比,改造前需要至少8個小時來安裝,改造後試樣的填充和試驗釜的裝配僅需2個小時。從安裝後的效果來看,改造前由於不能保證探頭引線布設於冷板周圍,探頭引線易於被擠壓在控溫冷板與樣品之間。探頭引線的錯位只有在正式試驗一段時間以後才能發現,往往耽誤較多的試驗時間,給試驗帶來被動。[0026]與電子元件連接模塊位於試驗釜底部法蘭的固定方式相比,測得的溫度值自上而下均勻分布,樣品的溫度梯度具有較好的一致性,改造前的測點溫度自上而下波動較大,不符合一般的試驗規律。[002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合物試驗釜,安裝方便、安裝可靠性高、提高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權利要求1.一種水合物試驗釜,其特徵在於,包括圓柱形的釜筒和釜蓋,所述釜筒的兩端與釜蓋密封連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釜筒一端的外側壁上設有電子元件連接模塊,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圓周設有若干個電子元件連接承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合物試驗釜,其特徵在於,若干個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承臺圍繞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均勻分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合物試驗釜,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承臺均勻分布在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圓周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合物試驗釜,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壁厚大於所述釜筒的壁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合物試驗釜,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與釜筒的連接位置設為圓弧過渡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合物試驗釜,其特徵在於,所述釜筒的兩端通過端面法蘭與釜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合物試驗釜,包括圓柱形的釜筒和釜蓋,所述釜筒的兩端與釜蓋密封連接,在所述釜筒一端的外側壁上設有電子元件連接模塊,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圓周設有若干個電子元件連接承臺,若干個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承臺圍繞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均勻分布,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的壁厚大於所述釜筒的壁厚,並且在所述電子元件連接模塊與釜筒的連接位置設為圓弧過渡連接,所述釜筒的兩端通過端面法蘭與釜蓋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合物試驗釜,安裝方便、安裝可靠性高、提高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文檔編號B01J3/04GK202962409SQ20122067892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王英梅, 吳青柏, 陳繼, 張鵬, 楊玉忠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