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師級轉業什麼級別(副師級轉業到地方)
2023-06-24 11:55:10 3
副師級轉業到地方,對應什麼行政級別?從《人世間》說開去網上關於副師級軍官轉業到地方的相關討論,呈兩級分化趨勢:一部分人認為是對應副廳級,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是對應正處級。究竟怎麼個對應法?
筆者從《人世間》說開去,為大家說清楚關於副師級轉業到地方的一系列問題。在此之前,筆者需要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副師級。
副師級(正旅級)在正團級之上、正師級之下,副師長、師副政委、師參謀長、師政治部主任等都是副師級。副師級佩戴大校軍銜,也有部分副師級軍官佩戴上校軍銜,這種情況少之又少。
▲《人世間》姚立松劇照
回歸到《人世間》,姚立松就是副師級幹部,其劇中正式職務是「江遼省生產建設兵團三師政治部主任」。對此絕大多數人都很「懵」,這究竟是什麼概念?
生產建設兵團是我國軍墾體制的一種體現方式,主要是為了達到鞏固邊防、發展經濟、安置人員等目的。時至今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我國碩果僅存的生產建設兵團。
具體到《人世間》姚立松所任「江遼省生產建設兵團三師政治部主任」一職,這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為便於大家理解,筆者需要逐字逐詞地為大家解讀:
一、江遼省生產建設兵團;
根據劇情推斷來看,「江遼省生產建設兵團」的原型或為「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援引軍史專家徐平的介紹,除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兵團級,其他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為正軍級。譬如,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一職由黑龍江軍區司令員汪家道兼任。
二、三師;
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下轄第1、2、3、4、5、6師,編有3個獨立團、3個獨立營。至1970年底,兵團人員合計118萬,規模僅次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舊照
生產建設兵團是納入軍隊序列的準軍事部隊,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仿照軍隊的編制師、團、營、連、排、班。因而,兵團戰士是「沒有軍籍的軍人」。
三、政治部主任;
需要指出的是,生產建設兵團團以上領導往往由現役軍官擔任,姚立松擔任的正是三師政治部主任,此為擁有軍籍的副師級幹部。姚立松不容易,當兵二十多年就休了八次假,一步一步的從基層做了起來。
根據劇情的推進,姚立松從三師政治部主任的崗位上退了下來,轉業到地方出任江遼省交通廳某處任處長。據筆者推斷,姚立松所任處長一職,應為正處級實職。
▲《人世間》關於姚立松轉業後的劇照
副師級軍官轉業到地方,其任用大多有兩種可能:
正處級實職領導職務;
副廳級非師職領導職務。
副師級對應地方是副廳級,轉業到地方出任實職領導職務,需要降半級使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姚立松轉業到地方,擔任正處級職務並無不可,這也是符合相關規定的。
平心而論,姚立松的職務安排已經相當不錯了,算得上是「人盡其才」。對於反映時代脈絡的影視劇,筆者一再強調「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人世間》中的副師級幹部轉業到地方,對應正處級行政級別,並非「姚立松」一家。譬如,原第42集團軍163師副政委周新全就是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周新全(原第42集團軍163師副政委周新全)
周新全生於1953年3月,河南鄧縣人。1969年12月,周新全在鄧縣林扒區衛生院學醫。1972年12月,周新全參軍入伍,被分配至第55軍163師489團1營2連。至1979年2月,周新全隨第163師參加了對越反擊戰。
此戰,第55軍迎來了軍史上的高光時刻。僅第163師斃敵5293人、傷敵530人、俘敵38人,合計5861人,殲敵數量位列參戰步兵師之首。
暫且不說第163師輝煌戰史,重點說一下周新全的戰後發展。1983年4月,周新全出任第163師489團政治部主任(副團級)。
▲對越自衛反擊戰舊照
1985年8月,第55軍撤編,第163師轉隸第42集團軍,周新全提任489團政委(正團級)。1991年4月,周新全升任第163師政治部主任(副師級)。
1994年2月,周新全轉任第163師副政委(副師級)。1997年3月,時年44歲的周新全轉業到地方,出任揭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正處級)。
彼時,揭陽已於1991年12月明確為地級市。地級市的組織部部長是市委常委成員,行政級別為副廳級,而副部長則為正處級。
▲周新全生活照
看到沒?周新全在軍隊任職時,屬於副師級。結合上文,我們不難發現,副師級對應的行政級別原則上是副廳級。
軍官轉業至地方後,降半級使用擔任正處級職務,這也是符合相關轉業條例的。
▲《人世間》姚立松晚年劇照
筆者之前在看《人世間》的時候,沒有留意到這一細節。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人世間》在細節方面做的確實是很到位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姚立松繼續在軍中服役會是什麼情況呢?在筆者看來,就算是不在兵團轉業,到了「百萬大裁軍」之際,也會走轉業的路子。
參考資料:
[1]《我國有多少生產建設兵團?都是什麼級別?》(軍史專家 徐平);
[2]《井延坡工作室|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幹部級別的沿革》(中國軍網)。
,